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肿瘤
  • 12篇胃癌
  • 10篇手术
  • 9篇切除
  • 9篇胃肿瘤
  • 8篇切除术
  • 7篇术后
  • 7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5篇预后
  • 5篇镜检
  • 5篇并发
  • 4篇全胃
  • 4篇全胃切除
  • 4篇全胃切除术
  • 4篇胃癌根治
  • 4篇胃癌根治术
  • 4篇胃切除
  • 4篇胃切除术
  • 4篇根治性

机构

  • 17篇安庆市立医院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汪大田
  • 19篇张亚铭
  • 16篇周潮平
  • 14篇汤代彬
  • 8篇马军
  • 7篇蒋鹏
  • 6篇宋玉庆
  • 6篇袁建伟
  • 5篇马军
  • 4篇高斌
  • 4篇马立
  • 4篇方静
  • 4篇袁建伟
  • 4篇蒋鹏
  • 3篇高斌
  • 3篇陈曦
  • 3篇昝建宝
  • 3篇高斌
  • 2篇郑小超
  • 2篇汪东树

传媒

  • 6篇国际外科学杂...
  • 3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腹部外科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第8届全国胃...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安全性及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与开腹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0月由安庆市立医院肿瘤外科同一手术组医师完成的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18例与同期进行的开腹右半结肠癌手术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组在手术时间(232.50±55.91) min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183.16 ±35.55) min,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上腹腔镜辅助组要短于开腹手术组,分别为(10.28±2.86)d vs(13.30±3.01)d,(2.39 ±0.98)d vs(3.95±1.25)d,P均<0.05,在术中出血上腹腔镜辅助组要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95.56±50.26) mL vs(140.41±98.10) mL,P<0.05,而两组间在手术质量评定、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肿瘤的分级分期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CME手术安全可行,可以作为右半结肠癌外科治疗的一种术式,在近期疗效上与开腹手术组无差异.
高斌张亚铭周潮平汪大田马军汤代彬蒋鹏袁建伟王宇翔杨飞
关键词: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胚胎学近期疗效
Ⅰ期和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40
2010年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系统回顾2000年1月—2009年1月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45例接受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与同时期接受改良根治术的12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对比,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早期并发症、生存率、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术后美容效果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为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和患侧上肢水肿,此方面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复发、远处转移率和生存期2组患者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而保乳手术术后美容效果和生活质量显著优于改良根治术,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在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早期并发症、生存率、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术后美容效果和生活质量方面,保乳手术明显优于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是Ⅰ、Ⅱ期乳腺癌的最佳手术方式。
马立宋玉庆张亚铭汪大田陈曦
关键词: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乳腺肿瘤
快速康复外科在远端胃癌BillrothI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案和传统方法在远端胃癌Billroth I式手术中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远端胃癌行Billroth I式吻合患者74例,分为传统手术组40例和快速康复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咽喉疼痛、急性胃扩张、切口及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快速康复组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咽痛明显减少(P<0.05),但两组患者出现急性胃扩张、切口及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急性胃扩张需重置胃肠减压管和禁食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反应蛋白(CRP)及血糖指标术后均升高,快速康复组各项指标升高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远端胃癌Billroth I式患者,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案是安全、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
周潮平张亚铭宋玉庆汪大田蒋鹏居霞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胃肿瘤
单中心186例早期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特征与预后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G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淋巴结转移对EG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2010年10月-2018年12月手术治疗的186例EG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例EGC患者中,17例(9.1%)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黏膜下癌(T1b)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黏膜内癌患者(T1a)(15.1%vs. 4.2%,χ^2=5.177,P=0.023);病灶最大径>2cm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病灶最大径≤2cm患者(14.3%vs. 5.5%,χ^2=4.190,P=0.041);伴有脉管浸润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无脉管浸润患者(50.0%vs. 6.8%,χ^2=21.247,P=0.000);总淋巴结清扫≥15枚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淋巴结清扫<15枚患者(12.5%vs. 0,χ^2=6.879,P=0.009);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手术方式与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关系(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有脉管浸润是EG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RR=6.886,95%CI=1.399~33.898,P=0.018)。173例(93.0%)患者具有完整随访资料,随访时间2~95个月。全组EGC患者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6.1%、92.4%,其中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为97.1%、95.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87.5%、65.6%,尽管前生存率优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78,P=0.115)。结论:黏膜下层浸润、病灶最大径>2cm、伴有脉管浸润的EGC患者有更高的区域淋巴结转移风险,因此对EGC要进行规范的淋巴结清扫以准确的判断术后病理分期及决定后续治疗。淋巴结转移对EGC患者预后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的长期随访研究确定。
周潮平汤代彬汪大田高斌马军袁建伟蒋鹏黄利娟张亚铭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转移预后
200例甲状腺癌回顾性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对经手术治疗的200例甲状腺癌患者资料分析,探讨本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特点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手术治疗的20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男女之比约1:4,男性甲状腺癌高发年龄为60~69岁,女性甲状腺癌高发年龄为50-59岁;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依次为乳头状癌、滤泡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乳头状癌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它病理类型,且各种病理类型男女比例不同。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声音嘶哑、低钙抽搐和手足麻木。1、3年生存率分别为99.8%和96.7%。患者术后生存率和病理组织类型相关,预后从好到坏依次为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结论甲状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乳头状癌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它病理类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是甲状腺癌最有效治疗方式;术后生存率和病理类型相关。
马立汪大田宋玉庆
关键词:甲状腺癌手术治疗并发症预后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普外科68例胃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开腹手术组35例,腹腔镜手术组33例,两组术后均实施EEN,观察指标:⑴两组手术及其并发症的情况,⑵EEN的耐受性,⑶术后营养状态,⑷术后化疗开始时间。结果 :⑴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无差异(P>0.05);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P<0.01)。⑵EEN的耐受情况:腹腔镜组腹胀、腹泻等不适反应少于开腹组(P<0.01),达到TEN的时间少于开腹组(P<0.01)。⑶术后营养状态: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较早出现了营养状态改善,两组间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4天,腹腔镜组营养状态改善明显,两组间体质量、右上臂肌周径、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腹腔镜组进展期胃癌病人在术后45 d内接受化疗例数明显多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减小了手术创伤,能更好地耐受EEN,更早地达到TEN,从而有利于改善术后营养状态,为辅助化疗提供良好条件。
宋康颉章琪何承龙郑小超汪大田昝建宝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胃癌早期肠内营养
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技术难点被引量:15
2015年
1994年,日本学者Kitano等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随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以其微创优势受到世人广泛关注。经过20多年的研究,早期胃癌腹腔镜手术技术取得较大进展。通过大样本、多中心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表明,早期胃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近、远期疗效相当,已被新版日本胃癌治疗规约确立为ⅠA 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
汪大田张亚铭马军汤代彬袁建伟蒋鹏
关键词:胃肿瘤腹腔镜手术胃癌根治术
腔镜胃癌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在胃上部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与可行性。方法: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为70例进展期胃上部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其中33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37例行常规开腹手术(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250.97±51.21)min vs.(226.57±44.61)min]、术中出血量[(203.94±99.06)ml vs.(276.22±148.61)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64±1.11)d vs.(5.35±1.46)d]、术后住院时间[(12.09±2.65)d vs.(13.95±3.7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脾门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1.2±1.2)枚与(1.2±1.3)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09%与13.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且具有安全、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方静张亚铭周潮平汪大田高斌汤代彬马军蒋鹏袁建伟
关键词:胃肿瘤保留脾脏腹腔镜检查淋巴结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输出袢梗阻并发Wernicke脑病1例报告被引量:1
2016年
wemicke脑病(Wernicke’sencephalopathy,WE)X称出血性脑灰质炎综合征,1881年由德国医生Carl Wernicke首次报道,是一种由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性脑病。
汤代彬高斌周潮平汪大田袁建伟张亚铭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ERNICKE脑病
腔镜甲状腺手术50例报告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总结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手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为50例患者经胸乳入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9例顺利完成腔镜甲状腺手术,1例因术中冰冻病理提示甲状腺癌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0~152 min,平均91 min;术中出血量5~82 ml,平均25.1 ml。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皮下隧道出血3例,皮下气肿6例,均经妥善处理痊愈。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前精心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是成功开展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前提。
马立方静汪大田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手术内窥镜检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