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风

作品数:6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凯里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1篇新批评
  • 1篇新批评解读
  • 1篇秩序
  • 1篇生态批评
  • 1篇生态审美
  • 1篇诗歌
  • 1篇圈套
  • 1篇文本
  • 1篇现代诗
  • 1篇现代诗歌
  • 1篇解构主义
  • 1篇二元对立
  • 1篇《补墙》

机构

  • 3篇凯里学院

作者

  • 3篇梅风
  • 1篇李红艳

传媒

  • 2篇凯里学院学报
  • 1篇青年与社会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补墙》的生态批评解读
2015年
弗罗斯特作品中很多描写自然与人物关系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美国工业化之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内心之间关系的忧虑。从生态审美角度来解读《补墙》,诗人作了很有现实意义的探讨,对于生活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形下,应该让当代人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与人之间的不能是征服欲被征服的关系。留给他们以启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内心之间关系该何去何从,以至于达到和谐之状态。
梅风
关键词:生态审美
《雪夜林边驻脚》的新批评解读
2013年
《雪夜林边驻脚》是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这首诗在韵律和形式上体现了传统诗歌的特征,在基调上反映了现代诗歌的特征。而新批评则强调文本细读,注重文本本身,从语音、词汇、句法、修辞四个方面探讨这首诗的文本特点。
李红艳梅风
关键词:现代诗歌新批评文本
从解构主义对弗罗斯特《圈套》的剖析
2013年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他的诗表面平淡无奇,实则内涵丰富。选择弗罗斯特的《圈套》一诗,从措辞及主题角度对其进行解构主义分析。该诗在探讨现代社会存在问题时体现了语言的不确定因素,并利用语言这一固有特性对宇宙的秩序问题进行了探索。解构了建构该诗主题的一系列二元对立:善/恶,秩序/混乱,圈套/偶然等;该诗对这些二元观念的含糊不清消减了诗中对现代社会"碎片化"特征的再现,体现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担忧。
梅风
关键词:解构主义圈套秩序二元对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