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志辉

作品数:1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结核
  • 4篇肺结核
  • 3篇X线
  • 2篇误诊
  • 2篇计算机摄影
  • 2篇肺癌
  • 2篇X线表现
  • 2篇CR
  • 2篇床旁
  • 1篇胆道
  • 1篇胆道引流
  • 1篇胆道引流术
  • 1篇胆汁
  • 1篇胆汁引流
  • 1篇导管消融
  • 1篇碘对比剂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新生儿
  • 1篇心动过速
  • 1篇心肌

机构

  • 13篇南阳市中心医...

作者

  • 13篇柴志辉
  • 2篇乔树新
  • 2篇柴志勇
  • 2篇曾宪强
  • 1篇张涛
  • 1篇尹瑞云
  • 1篇张建党
  • 1篇康琪
  • 1篇曾庆
  • 1篇李纲
  • 1篇毛绍芬
  • 1篇丁小琳
  • 1篇李玉东
  • 1篇邵合德
  • 1篇冯文化

传媒

  • 2篇中国乡村医药
  • 2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09
  • 2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与血管接触三级评价法在胰腺癌术前评价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CT,MDCT)肿瘤与血管接触(tumor vessel contact,TVC)三级评价法在胰腺癌术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80例,术前给予MDCT检查,比较TVC三级评价法与手术探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80例患者,手术中共探查408支胰周血管,其中腹腔干81支,肝总动脉87支,肠系膜上动脉82支,肠系膜上静脉76支,门静脉81支;与TVC三级评价法分析一致性κ检验结果分别为0.770、0.731、0.697、0.509和0.688,P<0.05;TVC三级评价法显示侵犯的周围器官主要为十二指肠,诊断胰周血管侵犯可切除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62.50%、96.07%和100.00%。肿物侵犯周围器官主要为十二指肠;CT诊断肿物可切除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00%、79.50%、80.00%和77.50%。结论进行TVC三级评价法在可手术胰腺癌患者术前评价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张涛王平柴志辉张建党
关键词:多排螺旋CT肿瘤血管胰腺癌术前评价
对肺结核病人采用三联转诊单的观察与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我科2007年新发现316例肺结核病例或疑似病例发放三联转诊单的追踪调查,其到定点防治机构接受进一步确诊的病例达254例(到位率82%),确保了肺结核病人到定点医疗机构检查治疗和规范服药。做好了初治病例的治疗和管理,为提高治愈率提供了保障。
乔树新曾宪强柴志辉
关键词:肺结核护理干预健康教育
CR在新生儿胸部床旁摄影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07年
计算机摄影(Computer radiorgraphy,CR)技术在影像检查中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改善了X线照片和图像质量,尤其对新生儿胸部床旁摄影的应用价值更加明显,为临床诊治新生儿疾病提供了可靠诊断依据。
柴志辉邵合德
关键词:新生儿床旁
后位法消融治疗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报告
2002年
目的:探讨后位法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后位法RFCA对76例慢-快型AVNRT患者进行慢径消融,其中,男24例,女52例,年龄18~62(平均42)岁,先从冠状窦口(Cso)下方的D区开始依次向Cso上方的C及B区寻找理想靶点,进行试消融及巩固消融。结果:76例AVNRT中74例消融成功,成功率97.4%;并发症少,仅2例出现短时间Ⅰ或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结果提示后位法射频导管消融是治疗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柴志勇尹瑞云毛绍芬冯文化李纲柴志辉康琪李玉东
关键词:射频导管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
2006年
柴志辉
关键词:急性粟粒型肺结核X线表现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发病率
介入性胆道引流术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20例疗效观察
2006年
丁小琳曾宪强柴志辉
关键词:胆汁引流
计算机摄影在危重急诊患者床旁的临床应用
2007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摄影(CR)在危重急诊患者床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危重急诊患者床边CR及相关资料根据曝光条件参数,运用计算机后处理技术对影像清晰度、对比度、密度等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结果:CR床旁甲片率79%,乙片率20.5%,废片率0.5%。结论:CR明显提高了危重急诊床边摄影的质量,降低了重复摄影概率,降低了辐射剂量为患者诊治争取了时间。
柴志辉
关键词:计算机摄影床旁
辛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早期口服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给予抗血小板、抗凝和抗缺血治疗同时,其中36例接受口服辛伐他汀20mg/d持续治疗至少3个月(辛伐他汀组),另32例未接受辛伐他汀治疗(非辛伐他汀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非致命性AMI及复发性心绞痛)。结果辛伐他汀组与非辛伐他汀组比较,6个月终点事件发生率(27.78%、62.50%P<0.05)显著降低。结论ACS患者早期口服辛伐他汀20mg/d能减少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用药安全。
柴志勇柴志辉
关键词:心绞痛心肌梗死辛伐他汀
离子型与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在静脉肾盂造影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对比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比较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优维显等)和离子型对比剂(泛影葡胺、安其格纳芬等)应用于静脉肾盂造影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8年728例因各种原因需进行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其中507例使用离子对比剂,221例使用非离子对比剂,对两组在用药期间和用药后一周内发生不良反应进行对比,使用卡方检验两者发生率是否一致。结果非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离子型对比剂(P<0.01)。结论在静脉肾盂造影中尽量应用非离子对比剂。
乔树新曾庆柴志辉
关键词:离子型对比剂静脉肾盂造影
肺上叶癌8例误诊为肺结核原因分析
2006年
柴志辉
关键词:肺结核肺上叶肺癌浸润性生长X线表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