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俊芳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大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历史地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佛教
  • 3篇造像
  • 3篇佛教造像
  • 2篇雕塑
  • 2篇应县木塔
  • 2篇秘藏
  • 2篇民族
  • 2篇木刻
  • 2篇木塔
  • 1篇雕刻
  • 1篇雕刻艺术
  • 1篇性格
  • 1篇遗存
  • 1篇艺术
  • 1篇印度艺术
  • 1篇真实感
  • 1篇审美
  • 1篇实感
  • 1篇重读
  • 1篇蜻蜓

机构

  • 11篇山西大同大学

作者

  • 11篇杨俊芳
  • 2篇乔建奇

传媒

  • 5篇山西大同大学...
  • 3篇美术大观
  • 1篇美术观察
  • 1篇五台山研究
  • 1篇沧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时代的拷问——重读忻东旺作品被引量:1
2020年
2019年8月18日,"世界图像:徐冰《蜻蜓之眼》"艺术大展在今日美术馆启幕。徐冰的《蜻蜓之眼》一经展出,几乎所有人都被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真实感震撼了。那些真实的存在,在徐冰的蜻蜓"复眼"下,变成一种反思和内观。
杨俊芳
关键词:今日美术馆蜻蜓真实感
希腊和印度艺术对云冈石窟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重点对云冈石窟的雕塑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希腊雕塑、印度佛教艺术对云冈石窟雕塑特点的影响。云冈石窟是佛教艺术中国化、世俗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重要阶段,其艺术特点上承汉代之雄浑,远袭希腊之宏伟、印度之华丽,体现佛教之平等,鲜卑之大度,下启盛唐之丰腴,完成了中国雕塑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杨俊芳
关键词:雕塑佛教艺术
古都大同文化遗存综述
2011年
本文从美术和考古学的角度对大同的文化遗存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概述大同的历史沿革,以列表的形式介绍了大同各时代的文化遗迹,并按美术划分方法对这些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大的分类描述,包括雕塑、建筑和绘画三大类。简要论述了各时代遗存代表作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杨俊芳
关键词:雕塑
大同华严寺的历史考察
2008年
大同华严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寺内建筑、雕塑、壁画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考察大同华严寺时认为华严寺建筑是不可多得的辽金实物建筑,其中下寺的雕塑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雕塑精品,其中的合掌露齿菩萨被称为东方维纳斯。上寺近千平方米的壁画也让世人叹为观止。为了对进一步研究华严寺的建筑、雕塑和壁画有一个整体的历史把握,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并借助一些资料对华严寺的现状和历史沿革进行了考察。
杨俊芳
关键词:历史沿革
应县木塔辽代秘藏版画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四层佛像内发现秘藏有许多绘画作品,除过一幅卷轴画外,其余全部是版画。通过简述13幅经头黑白木刻版画和6幅彩印版画的题材内容,从美术角度对其雕刻技艺、图像样式进行分析,认为这些版画上承唐代宗教壁画,下启明清版画,代表着10世纪前后中国佛教造像的最高水平,是辽金佛教造像的经典样式和基本范例,对现存辽金佛教寺庙中的雕塑、壁画造像的断代有着不可替代的佐证作用,对研究辽代宗教传播、雕版印刷和服饰都有重大意义。
杨俊芳
关键词:黑白木刻
晋北佛教造像发展脉络被引量:3
2016年
魏晋佛教造像鼎盛时期雕凿的云冈石窟和四大菩萨之首的文殊道场五台山既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北传佛教的里程碑。晋北佛教造像是汉传佛教的圣地,其发展与演变的脉络清晰,传承有序,时代上贯穿始终,尤以云冈石窟和五台山佛教造像规格和艺术水平代表着当时佛教造像的最高水平。其留存至今的造像种类也十分丰富,塔寺、石窟中的造像最多,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的出自晋北的单体金、银、铜、石造像,以及版画、卷轴画、水陆画也堪称稀世瑰宝。
杨俊芳
关键词:佛教美术
大同佛教造像的民族性格
2013年
本文简述大同佛教艺术遗存,包括石窟雕塑,寺庙建筑、雕塑和壁画;以云冈石窟为例,论述了北魏拓跋鲜卑兼容并蓄、积极进取的民族性格;以辽金西京时期的佛教雕塑和壁画为例,分析了威武健美的"辽金样"佛教造像审美特点,体现了游牧民族崇佛尚武的民族性格,并对佛教造像在中国的演变进行了分期,认为民族性格对佛教造像的嬗变有着重要影响。
杨俊芳
关键词:佛教造像民族性格
辽代佛教造像的民族风格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对辽代遗存的佛教造像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以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辽代彩塑为主进行微观分析,认为辽代佛教造像具有不同于中原汉民族的审美特点,其造像上承唐风,又有自己的独特创造,体现出一种崇佛、尚武、尚金、男女平等的游牧民族风格。
杨俊芳
关键词:辽代佛教造像审美
应县木塔辽代秘藏之佛画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四层佛像内发现的辽代秘藏中有许多佛画,其中包括卷轴画、彩印版画、黑白木刻卷首画和佛经装饰图案。《采药图》的绘画风格有着明显的宋人影响,是辽代绘画中的精品之作;另外6幅彩印版画在中国版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黑白木刻插图卷首画是中国明清连环画的前身,代表着辽代黑白木刻版画的最高水平。
杨俊芳
关键词:秘藏佛画木刻
云冈石窟飞天服饰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飞天是云冈石窟造像中数量颇多的形象之一,本文根据云冈石窟雕凿的分期分别论述了早期、中期和晚期飞天的基本造型、装饰部位和服饰种类与特点,通过头饰、上衣、下裳、装饰品及飘带的样式演变,论述了云冈石窟飞天的特点、演变脉络,认为云冈飞天是印度歌舞形象与中国道教天仙及儒家礼教影响下的妇女形象相结合的中国式飞天,完成了由印度飞天向中国飞天的演变,佛教飞天的中国化、本土化、世俗化是在云冈完成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晚期的飞天雕刻是这种风格的延续。
乔建奇杨俊芳
关键词:飞天服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