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建奇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哲学宗教建筑科学更多>>
- 昙曜与平城佛教
- 2015年
- 昙曜是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439年)灭北凉时被徙至平城的。昙曜笃信佛法,历经太武灭法而不改其志。文成帝继位的第二年(453年),下诏恢复佛法,命昙曜返回京城并拜为帝师。昙曜奏请为皇室在武州山开窟造像。又建议实施了"僧祇户"、"僧祇粟"、"佛图户"的寺院经济规制。为配合开窟造像,组织高僧翻译佛经。昙曜在平城的30余年中,精进禅业,利用佛教辅佐皇权,使北魏中期的佛教达到了空前的兴盛。
- 乔建奇
- 关键词:昙曜寺院经济
- 善化寺大雄宝殿金代彩塑的整体布局与塑造语言被引量:2
- 2014年
- 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的金代彩塑,在整体布局的设计上,以群体组合结构营造庄严的气势,并与建筑空间融为一体。其凝重质朴的塑造语言,体现出金代匠师精湛的塑造技艺。
- 乔建奇
- 关键词:形神
- 云冈石窟雕刻中的西域人形象被引量:1
- 2015年
- 云冈首期、二期由北魏皇室主持兴建的大型窟群中,有特征鲜明的西域人形象。首期昙曜五窟的主尊和弟子群等形象,有印度笈多造像风格的影响,这与西域雕刻匠师参与造像有直接的关系;第二期窟群中,雕刻着一些形象特征鲜明的西域人,而这正是孝文帝太和年间各国遣使向北魏朝贡的历史写照。
- 乔建奇
- 浅谈中西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
- 2005年
- 中国古代建筑在审美趣味上注重含蓄和意境,西方古代建筑则注重神秘、威严和张扬。前者具有注重群体统一,后者注重单体之完美。
- 乔建奇
- 关键词:古代建筑艺术特色
- 云冈石窟飞天服饰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飞天是云冈石窟造像中数量颇多的形象之一,本文根据云冈石窟雕凿的分期分别论述了早期、中期和晚期飞天的基本造型、装饰部位和服饰种类与特点,通过头饰、上衣、下裳、装饰品及飘带的样式演变,论述了云冈石窟飞天的特点、演变脉络,认为云冈飞天是印度歌舞形象与中国道教天仙及儒家礼教影响下的妇女形象相结合的中国式飞天,完成了由印度飞天向中国飞天的演变,佛教飞天的中国化、本土化、世俗化是在云冈完成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晚期的飞天雕刻是这种风格的延续。
- 乔建奇杨俊芳
- 关键词:飞天服饰
- 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文化特征被引量:1
- 2014年
- 云冈石窟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雕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机交融的典范;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相得益彰的结合。中外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在这里融合、升华,创造出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经典模式——平城模式。这种造像模式对北魏其它地区及后代佛教造像艺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云冈石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第一个里程碑。
- 杨俊芳乔建奇
- 关键词:多元文化文化融合包容性继承性
- 素描的整体观察与整体表现
- 2004年
- 整体性是艺术表现的灵魂,素描中的整体表现是强化整体观念的符合科学规律的训练方法。它是遵照“整体—局部—整体”程序的循序渐进的作画过程。
- 乔建奇
- 关键词:感受力
- 北魏匠师在云冈石窟造像中的雕刻技法与审美理想
- 2014年
- 云冈石窟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雕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机交融的典范;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相得益彰的结合。北魏匠师在云冈石窟造像中所体现的精湛技艺和审美理想,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 乔建奇
- 关键词:审美理想石窟造像雕刻技法北魏文化艺术价值
- 云冈第7、8窟汉化特征小议
- 2004年
- 乔建奇
- 关键词:佛教造像雕刻艺术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