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柯

作品数:10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芽孢
  • 4篇芽孢杆菌
  • 4篇绿原
  • 4篇绿原酸
  • 4篇杆菌
  • 4篇边界元
  • 4篇齿轮
  • 3篇本体温度
  • 3篇边界元法
  • 2篇养殖
  • 2篇养殖业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诱变
  • 2篇圆柱齿轮
  • 2篇圆柱直齿轮
  • 2篇直齿
  • 2篇直齿轮
  • 2篇忍冬
  • 2篇色谱

机构

  • 10篇广西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10篇李柯
  • 5篇樊宪伟
  • 4篇李有志
  • 3篇黄华梁
  • 1篇樊宪伟
  • 1篇熊友才

传媒

  • 2篇机械设计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8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齿轮本体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994年
用边界元法的原现分析研究渐开线圆柱直齿轮的本体温度,提出计算用的齿轮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对实例进行计算,对影响齿轮本体温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黄华梁李柯
关键词:齿轮本体温度边界元
渐开线圆柱直齿轮本体温度的边界元法分析被引量:3
1993年
本文应用边界元法的原理分析研究了渐开线圆柱直齿轮的本体温度。提出了齿轮模型边界条件的一种简化处理方法。对实例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数值准确、可靠、数据输入量少,可节约大量机时。
黄华梁李柯
关键词:渐开线齿轮圆柱齿轮边界元法
一株高产绿原酸的栗褐芽孢杆菌诱变菌株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产绿原酸的栗褐芽孢杆菌诱变菌株,命名为栗褐芽孢杆菌(Bacillus badius)UWB19‑14,于2021年05月1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21547,保藏地...
樊宪伟龚彬婷李柯李有志
中国对西亚地区直接投资国家风险识别及防范策略研究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对西亚地区的直接投资热情越发增长,特别是对西亚地区能源资源的需求,推动着中国企业不断挺进西亚市场。2004年中国对西亚地区直接投资存量还仅为5.76亿美元,至2018年西亚地区中...
李柯
关键词:风险防范策略
文献传递
渐开线圆柱直齿轮本体温度的边界元法分析(续)被引量:1
1993年
4 影响齿轮本体温度的主要因素分析4.1 放热系数齿轮的放热系数主要取决于齿轮的冷却方式和结构形状。齿轮各部位的放热系数是不相同的,但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类,即齿轮端面的放热系数。αs和齿廓各表面的放热系数α? 大多数工业用齿轮,其端面冷却油均处于层流状态,因而αs为一常数。
黄华梁李柯
关键词:渐开线齿轮圆柱齿轮边界元法
一株沙福芽孢杆菌SC-11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沙福芽孢杆菌SC‑11,所述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safensis)SC‑11保藏号为CCTCC M 2022543,所述沙福芽孢杆菌SC‑11在合成绿原酸中的应用。本发明从华南忍冬叶片中分离筛选...
樊宪伟李柯朱文虎李有志
一株沙福芽孢杆菌SC-11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沙福芽孢杆菌SC‑11,所述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safensis)SC‑11保藏号为CCTCC M 2022543,所述沙福芽孢杆菌SC‑11在合成绿原酸中的应用。本发明从华南忍冬叶片中分离筛选...
樊宪伟李柯朱文虎李有志
交替灌溉对山黧豆叶片气体交换和土壤水分以及产量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改变土壤根系的分布以汲取深层土壤水分的能力是植物避免干旱的主要策略。山黧豆是一种抗逆性强的豆类作物,该研究通过起垄条播控制性沟灌的方式,设置传统灌溉(FI)、交替灌溉(PRD,灌水量减少50%)和不灌溉(NI)3种处理模式,探索不同灌溉模式对播种后不同时期山黧豆土壤水分、根系分布、叶片气体交换、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FI、PRD和NI处理下,山黧豆的根系分别有89.8%、86.9%和84.9%生长在0~20 cm的表层土壤中;干旱胁迫使PRD和NI处理下深层土壤中根系的比例提高至13.05%和15.07%。(2)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干旱显著降低了山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在种植后60 d时,PRD和NI处理下叶片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FI处理显著提高了21.4%和14.9%。(3)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山黧豆植株高度、第一豆荚高、平均结荚数和豆粒数以及地上部和根系的干重,但显著增加了根冠比;PRD处理对豆荚长度、豆荚重和每荚豆粒重没有显著影响;PRD和NI处理下山黧豆平均籽粒产量分别比FI处理显著降低了53%和63%。研究发现,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山黧豆能够通过提高深层土壤中根系的比例、更多吸收深层土壤水分、显著增加根冠比以及显著提高生殖生长期叶片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减轻干旱胁迫对自身生长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山黧豆在旱区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樊宪伟樊宪伟李柯熊友才
关键词:山黧豆土壤水分气体交换
用边界元法计算齿轮温度及实验研究
李柯
一株高产绿原酸的栗褐芽孢杆菌诱变菌株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产绿原酸的栗褐芽孢杆菌诱变菌株,命名为栗褐芽孢杆菌(Bacillus badius)UWB19‑14,于2021年05月1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21547,保藏地...
樊宪伟龚彬婷李柯李有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