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晶博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华环境保护基金广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生物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蔗汁
  • 3篇酒精废液
  • 3篇抗氧化
  • 3篇发酵
  • 3篇废液
  • 3篇甘蔗汁
  • 2篇淀粉
  • 2篇乙醇
  • 2篇色素
  • 2篇酿酒
  • 2篇酿酒酵母
  • 2篇酵母
  • 2篇抗氧化活性
  • 2篇活性
  • 2篇SACCHA...
  • 2篇ETHANO...
  • 2篇AMORPH...
  • 2篇CELLUL...
  • 1篇蛋白
  • 1篇阳性

机构

  • 7篇暨南大学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广东轻工职业...
  • 1篇广州甘蔗糖业...

作者

  • 12篇李晶博
  • 7篇刘泽寰
  • 7篇肖文娟
  • 6篇林蒋海
  • 5篇龚映雪
  • 4篇梁世中
  • 3篇朱明军
  • 2篇邓毛程
  • 2篇崔思颖
  • 1篇梁磊
  • 1篇钟映萍
  • 1篇郑阳阳
  • 1篇黄玉南
  • 1篇梁晓峰
  • 1篇李丁
  • 1篇吕一鸣
  • 1篇康小龙
  • 1篇黄清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化工进展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第九届中国酶...
  • 1篇The Ni...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irect fermentation of amorphous cellulose to ethanol by engineere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oexpressing Trichoderma viride EG3 and BGL1
The direct ethanol fermentation from amorphous cellulose was achieved using an engineered industrial Saccharom...
龚映雪李晶博肖文娟林蒋海刘泽寰
文献传递
正交实验法优选细菌纤维素的发酵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以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发酵产细菌纤维素的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正交设计助手,对发酵产细菌纤维素的初始pH、摇瓶装液量、碳源中果糖与葡萄糖的比例和氮源酵母粉的添加量等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设计,以细菌纤维素产量为目标,在实验范围内得到各因素影响次序为摇瓶装液量>氮源>碳源>初始pH,得到最优发酵工艺为:初始pH6.0,摇瓶装液量50mL/250mL摇瓶,果糖与葡萄糖质量比例为1:1,酵母粉14g/L。优化后细菌纤维素产量达到13.493g/L。
崔思颖朱明军李晶博邓毛程梁世中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木醋杆菌振荡培养正交设计
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提取及特性研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保健更加注重,逐渐认识到天然产物的抗氧化性能的重要性。本研究针对甘蔗汁生产能源乙醇后废液中具有抗氧化能力色素的提取及其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为甘蔗汁酒精废液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应用...
李晶博
关键词:色素抗氧化活性
文献传递
甘蔗汁酒精废液的色素稳定性被引量:1
2009年
以色素吸光度的变化定量方法对以甘蔗汁酒精废液为原料提取得到的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对Ca2+、Al3+、Mg2+、热、蔗糖、山梨酸钾以及柠檬酸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Fe3+、Fe2+、Cu2+、Zn2+、高pH值以及还原剂亚硝酸钠对色素具有不同程度的增色效果,其吸光度分别增加了72.72%、99.00%、21.73%、19.11%、13.31%、19.49%;氧化剂双氧水、还原剂维生素C、紫外光均可使色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褪色,其吸光度较原来分别下降了87.56%、90.06%、30.54%。
李晶博崔思颖朱明军黄玉南梁磊钟映萍梁世中
关键词: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稳定性
酿酒酵母金属硫蛋白成熟肽的高效表达纯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酿酒酵母金属硫蛋白成熟肽的高效表达纯化方法。本发明方法是将酿酒酵母金属硫蛋白成熟肽的编码序列通过原核表达质粒pTWIN1转入到大肠杆菌中,构建得到的重组大肠杆菌可以通过IPTG诱导表达可溶性融合蛋白CBD-i...
刘泽寰梁晓峰龚映雪肖文娟李晶博
文献传递
γ-聚谷氨酸的特性、生产及应用被引量:39
2008年
γ-聚谷氨酸是一种谷氨酸同聚物,可由微生物发酵得到。γ-聚谷氨酸具有水溶性、可生物降解性和可食用性且对人和环境无毒的诸多优点,这使得γ-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化妆品、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γ-聚谷氨酸的化学结构、性质、生产方法及其用途。
李晶博李丁邓毛程梁世中
关键词:Γ-聚谷氨酸发酵
利用重组酵母实现木薯至乙醇的直接转化(英文)
2012年
利用同时表达α-淀粉酶与糖化酶基因的工业多倍体重组酵母,实现从木薯原料到乙醇的直接有效转化.两种淀粉酶基因分别从米曲霉和黑曲霉通过RT-PCR获得,连入表达载体pScIKP后通过电击转化重组进酿酒酵母AS2.489的基因组.重组菌株培养上清的α-淀粉酶活性与糖化酶活性分别达1 940 U/mL与15.5 U/mL.模拟工业上乙醇发酵条件,于5 L发酵罐中对200 g/L木薯进行直接发酵,4d内发酵液中乙醇体积分数达8.68%,约为理论值的80.9%.结果表明,所获重组酵母发酵性能优越,在不添加任何商业酶且无需预处理的条件下对木薯的直接发酵效果良好.
刘泽寰郑阳阳龚映雪李晶博肖文娟林蒋海
关键词:基因工程木薯生物乙醇Α-淀粉酶糖化酶共表达
餐饮垃圾制备乙醇的同步糖化发酵研究
2016年
为建立一种针对餐饮垃圾的同步糖化发酵技术,进一步提高乙醇的产率,以期早日实现工业化,通过将单酶以两两组合或三个混合的方式筛选最优酶组合,结果显示终酶活力120 U/g的糖化酶与300 U/g的异淀粉酶之间的协同作用最好,葡萄糖产量达130.29 g/L。利用酿酒酵母CICC 1346、终酶活力为120 U/g的糖化酶和300 U/g的异淀粉酶对餐饮垃圾进行了同步糖化发酵(SSF)和分步糖化发酵(SHF),结果显示SSF和SHF的乙醇产量分别为49.48 g/L和45.89 g/L,糖醇转化率分别为91.7%和77.1%。SSF与SHF相比存在操作简单、发酵时间短和乙醇产率高的优势,已具备了工业化应用的价值。
黄清媚康小龙黄清肖文娟李晶博林蒋海刘泽寰
关键词:餐饮垃圾异淀粉酶SSF乙醇
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对以甘蔗汁酒精废液为原料提取得到的色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汁酒精废液色素中多酚类含量为17.53mg没食子酸当量/g色素;该色素具有自由基清除能力,10mg/mL时的还原力、.OH清除能力及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清除能力分别是1mg/mL茶多酚的34.58%、59.27%和92.31%;Fe3+、Cu2+、Al3+和紫外光能够增加其DPPH.清除能力,Zn2+、Ca2+和山梨酸钾使其DPPH.清除能力降低,而温度和Mg2+对色素DPPH.清除能力影响不明显。
李晶博朱明军梁世中
关键词:甘蔗汁酒精废液
Direct fermentation of amorphous cellulose to ethanol by engineere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oexpressing Trichoderma viride EG3 and BGL1
龚映雪李晶博肖文娟林蒋海刘泽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