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天忠
- 作品数:27 被引量:7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历史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1930年代乡村建设派别之间的自发互动被引量:6
- 2006年
- 历史研究本质上是发现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乡村建设主要派别不仅远比已知的为多,而且自发进行互动与联系。其中平教派和国民基础教育派表现尤为突出。这种互动与联系有助于各派之间打破区域局限,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实是当时社会思想资源由分散走向统一整合的表现,并可为今天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借鉴。
- 曹天忠
- 国家历史教育缺位与“修例风波”被引量:2
- 2020年
- 国家历史教育对于塑造国民的国家和民族认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乃至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香港地区的严峻现实,再次印证了"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的深刻含义。
- 曹天忠
- 关键词:国家文化安全民族认同教育缺位
- 两岸三地“研究生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学术讨论会综述被引量:1
- 2000年
- 曹天忠赵立彬
- 关键词:史学工作者学术研究政治史
- 辛亥革命与民国教育被引量:1
- 2011年
- 革命与教育几乎与生俱来。辛亥革命之后教育与革命的关系变得复杂和紧张。在革命第一、教育其次的理念下,孙中山革命内容秩序在破坏与建设的基础上,增加了因袭与改造,乃至创造的内容,但整体上仍属于以暴力政治革命为主的狭义的范畴。国民革命之后,这种激进的革命说与和平的教育说对立的关系,逐渐得到调和,形成彼此渗透的革命教育与教育革命关系。这种以革命为本位的革命与教育关系,受到质疑,表明这时狭义的革命观已经难以适应社会改造的要求,须要以广义的社会革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广义的教育进行置换。党化教育方针草案的争执,民众教育被放弃,辛亥革命性质的广义定位,辛亥革命与教育纠葛以及由此提出的教育改造与社会改造相结合模式的提出等,大都与此有关。在广义范畴之下,革命与教育不再对立,而是合流、甚至同一,在教育领域首先完成了革命从破坏到建设的衔接和转换,证明中国近代史上革命救国与教育救国关系并非总是那样紧张。
- 曹天忠
- 关键词:辛亥革命民国教育教育救国
-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的初等教育改革运动被引量:6
- 2001年
- 曹天忠
- 关键词:抗战国民政府新县制爱国教育国民教育模范
- 古楳的“教育革命”论与唯物史观(1928—1937)
- 2018年
- 学界对教育革命的研究一般关注1949年后,其内容也多局限于教育领域。实际上,教育革命主张在民国时期已经流行,且逸出教育范畴与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结合,形式多样。时任教于国立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在全国教育学术界十分活跃的古楳提出的教育革命论即为显例。研究教育的经济背景与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所持的重视经济因素的唯物史观相结合,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革命理念。其要点为推翻教育机关,改造学校,打倒统治阶级师生,毁坏教科书,教育是社会革命工具,并进一步扩展为政治经济教育联合大革命论。这主要得益于社会性质形态发展、阶级斗争立场、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启示。这种包含教育革命、暴力政治革命和温和土地改革三者互相联系、性质混合的"教育革命"论,虽颇具特点,但它既与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有距离,又不见容于国民党当局,以致遭到校长邹鲁的解聘,并与"乡村建设"等教育派别发生笔战。由此埋下其1949年后加入民主党派,成为民主促进会江苏省分会副主席的伏笔。梳理古楳教育革命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可以透视出20世纪中前期马克思主义学说对中国社会科学界的深刻影响和辐射。
- 曹天忠刘晓旭
- 关键词:教育革命唯物史观
- 雷沛鸿与民国广西教育、社会双改造研究
- 曹天忠
- 关键词:雷沛鸿教育改造社会改造
- 一个教育家眼中的经济现代化
- 1997年
- 教育家谈经济现代化,似乎学非所长,实则旁观者清。在教育家雷沛鸿眼中,经济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和近代中国穷的实际,决定了它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性。中国经济现代化总路子有两条,一是改造、吸取传统农业文明的资源;二是引起现代工业文明。具体可从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入手。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必须重视国家的主导、调控作用和从国情、省情出发。
- 曹天忠
- 关键词:雷沛鸿教育家经济现代化
- 雷沛鸿与孙中山被引量:2
- 2001年
- 雷沛鸿始而追随孙中山 ,在两广参加辛亥革命 ;继则在新的历史时期 ,从教育与社会互动的角度 ,诠释国民革命的真义 ,理论上将辛亥革命与民众教育相发明 ;并在行动中以教育为工具 ,在广西全省继承和光大孙中山遗教 ,反映两人思想深层的内在联系 。
- 曹天忠
- 关键词:孙中山雷沛鸿
- 哈佛游学与雷沛鸿的教育思想
- 1998年
- 雷沛鸿教育思想的形成研究中,人们是没有理由避开哈佛游学的。雷氏在哈佛攻读硕士时,受庞德的影响极大,他接受哈佛大学的“法律与文明”思想转化为“教育与文明”的命题过程中,有吸收、有继承、有发明。
- 曹天忠
- 关键词:雷沛鸿教育思想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