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龙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相关显微解剖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相关解剖,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10%甲醛固定并灌注乳胶的中国人成人头颅湿性标本8例,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桥小脑角区解剖和主要血管神经,重点研究上、中、下神经血管复合体的解剖和毗邻关系。结果三叉神经入脑干区与乙状窦横窦移行处的距离为(4.4±0.2)cm,面神经出脑干区与乙状窦横窦移行处距离为(4.1±0.2)cm,桥小脑池的宽度为(0.2±0.1)cm,小脑绒球高度为(0.3±0.1)cm。结论通过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解剖桥小脑角区神经血管,研究骨窗、岩静脉,上、中、下神经血管复合体,充分认识各个重要神经和血管结构毗邻关系,对手术有重要指导意义。
- 徐文龙朱卫戴正寿
-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显微解剖桥小脑角区
- 导航引导下显微手术经口切除齿状突治疗颅底凹陷症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导航引导下显微手术经口齿状突切除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凹陷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例斜坡齿状突型颅底凹陷症患者,在导航引导下结合显微手术行齿状突切除术。术中和术后拔气管插管时都使用内镜辅助观察。结果压迫延髓、颈髓腹侧的畸形齿状突被切除,术后2例患者症状缓解,无手术并发症。随访8个月.2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无新的并发症。结论导航引导下显微手术经口齿状突切除术可以精确定位咽后壁的中线结构,减少畸形齿状突的残留,减少术后并发症,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凹陷症更加安全有效。内镜辅助观察在手术中和术后处理中都有重要的意义。
- 顾晔张晓彪李文生姜晓幸余勇胡凡徐文龙
- 关键词:经口入路显微手术齿状突切除
- 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入路至鞍上区和第三脑室的解剖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至鞍上区和第三脑室的解剖特点,寻找手术入路中各阶段的解剖标志点,并探讨从鞍上区进入第三脑室的不同方法。方法 4具福尔马林固定的和1具新鲜成人头颅标本,采用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暴露鞍上区,0°和30°镜头观察视交叉下间隙和视交叉上间隙,然后分别通过视交叉下间隙及视交叉上间隙进入第三脑室,观察第三脑室内结构,解剖过程中测量相应结构。结果鼻腔阶段的解剖标志点是后鼻孔和蝶窦开口,蝶窦阶段的解剖标志点是视神经隆起、内侧和外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颈内动脉隆起、鞍底、鞍结节、蝶骨平台、斜坡凹陷,硬膜内阶段的解剖标志点是终板和灰结节。5具标本中蝶窦内骨性分隔数量范围是1~4个,其中4具标本各有2个骨性分隔延伸至颈内动脉隆起。左侧后鼻孔到同侧蝶窦开口间距是(12.1±2.3)mm,范围是9.9~15.0 mm;右侧后鼻孔到同侧蝶窦开口间距是(13.3±2.6)mm,范围是9.6~16.8mm;内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间距为(9.5±3.0)mm,范围是5.5~13.8mm;外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间距为(14.8±3.7)mm,范围是9.2~19.2mm;颈内动脉隆起间距是(16.0±3.1)mm,范围是11.3~18.8mm。视交叉下间隙和上间隙内各解剖结构显露充分。经视交叉下间隙打开灰结节可观察到第三脑室顶、后壁、底各结构,经视交叉上间隙开放终板同样可观察到第三脑室内相应结构。经终板观察第三脑室底更佳,而经灰结节观察第三脑室顶更佳,30°镜头能补充0°镜头的观察视野。结论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可以暴露鞍上区,并分别通过视交叉下方和上方间隙进入第三脑室,显露第三脑室内所有结构,是切除鞍上和第三脑室区域病变的安全方法。各阶段解剖标志点可以引导解剖入路方向、提供安全操作范围,必须正确地寻找和识别。
- 顾晔张晓彪李文生胡凡余勇谢涛徐文龙王学建
- 关键词:内镜鞍上区第三脑室解剖学
- 内镜经鼻、上颌窦、翼突入路至Meckel囊区的解剖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探讨内镜经鼻、上颌窦、翼突入路至Meckel囊区的解剖特点和方法,寻找手术入路中的重要解剖标志点,测量相关解剖数据,为内镜经鼻入路处理Meckel囊区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5例共10侧新鲜成人头颅标本,采用内镜经鼻、上颌窦、翼突入路解剖和暴露Meckel囊区,寻找该手术入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研究具体的解剖方法,测量相关的解剖数据,解剖过程中使用导航。结果鼻小柱下缘至后鼻孔上缘为(66.5±3.3)mm,至蝶窦口下缘为(61.2±1.6)mm,至腭蝶管前口下缘为(64.6±1.4)mm,至蝶腭孔下缘为(62.8±2.3)mm,至翼管前口下缘的距离为(75.4±3.3)mm,翼管前口下缘与腭蝶管前口上缘距离为(2.1±0.7)mm,与圆孔下缘距离为(7.5±0.7)mm,腭蝶管长度为(6.4±0.5)mm,翼管长度为(13.3±1.2)mm。以腭蝶管为解剖标志可以寻找到翼管前口;以翼管为解剖标志可以寻找到岩骨段颈内动脉前膝部,以斜坡旁颈内动脉隆突可以寻找到斜坡旁颈内动脉,以圆孔可以寻找到上颌神经。导航能够准确定位上述解剖标志。结论运用内镜经鼻、上颌窦、翼突入路可以解剖和暴露Meckel囊区。此入路是由Meckel囊前方四边形区域暴露该区域,此四边形内侧为斜坡旁段颈内动脉,下方为岩骨段颈内动脉,上方为展神经,外侧方为上、下颌神经;实验数据和导航可以辅助定位重要的解剖结构和标志。
- 顾晔张晓彪王学建余勇胡凡徐文龙谢涛孙崇璟
- 关键词:内镜翼管解剖学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