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昕

作品数:19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颅脑
  • 4篇颅脑损伤
  • 4篇脑损伤
  • 3篇天麻
  • 3篇天麻钩藤
  • 3篇天麻钩藤饮
  • 3篇外伤
  • 3篇钩藤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术
  • 2篇伤患者
  • 2篇轻型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西医结合治...
  • 2篇外科
  • 2篇外伤后
  • 2篇西医结合治疗
  • 2篇疗效
  • 2篇颅脑损伤患者

机构

  • 19篇浙江省中医院
  • 2篇杭州市肿瘤医...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19篇张昕
  • 15篇黄李法
  • 4篇李徐
  • 3篇陈祖鹏
  • 2篇寿迪文
  • 2篇徐震
  • 2篇杨超
  • 1篇徐瑛
  • 1篇崔健军
  • 1篇竺国充
  • 1篇宋欣伟
  • 1篇姜涛
  • 1篇卢晓敏
  • 1篇陈新燕
  • 1篇叶辉
  • 1篇潘智勇

传媒

  • 4篇浙江创伤外科
  • 3篇浙江中西医结...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生命科学仪器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健康研究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频磁场治疗对促进脑外伤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分析低频磁场治疗对促进脑外伤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1月在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脑外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患者。两组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低频磁场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血清神经功能因子水平。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均增高,NHI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两项评分变化较对照组均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DNF、BDNF水平均增加,血清MB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三项指标变化较对照组均更为明显,P<0.05。结论低频磁场治疗对脑外伤后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神经功能因子水平,从而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张昕
关键词:脑外伤神经功能
黄李法诊治神经胶质瘤经验介绍被引量:4
2010年
陈新燕黄李法张昕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基于SCAT2问卷量表研究天麻钩藤饮对轻型脑外伤治疗作用
2017年
轻型颅脑外伤约占脑外伤的50%左右,其中有较多的病人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症状,影响工作与生活。本研究将3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天麻钩藤饮进行治疗;B组常规治疗。治疗前、2周后及2月后进行SCAT-2问卷量表测定。结果天麻钩藤饮组经SCAT2问卷量表测定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昕潘智勇黄李法叶辉杨超
关键词:天麻钩藤饮
姜黄素调控PI3K/Akt/mTor通路修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脑血管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病占全部脑血管病的60%-80%,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脑组织血流的再灌注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和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方面的机制相对较为复...
张昕黄李法叶辉姜涛寿迪文
关键词:姜黄素
文献传递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
2006年
目的总结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HS)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3年2月收治35例颅内CHS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28例CHS患者位于脑内,以头痛、癫痫及肿瘤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均全切除肿瘤;7例患者位于脑外海绵窦区,全切除肿瘤2例,部分切除2例,肿瘤活检3例。结论术前以CT和MRI为脑内和脑外CHS的主要诊断方法。二者在临床表现、手术难度和术后效果差异有显著性。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为颅内CHS首选治疗方法,放射外科或常规放疗适用于术前辅助治疗或术后肿瘤残留的患者。
黄李法张昕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CTMRI外科
一种多功能的神经外科诊疗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神经外科诊疗器,包括诊疗板,L型躺板,支撑腿,横向安装板,可充电锂电池,电源开关,纵向支撑管,可调节储存架结构,高度调节插杆,顶紧螺栓,L型安装架,照明灯,可调节腿部垫架结构,可调节腿部固定架结构和...
张昕陈祖鹏李徐
文献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脑室内出血1例报道
2007年
张昕黄李法宋欣伟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脑室内出血伴发结缔组织疾病SLE患者病因不明
天麻钩藤饮对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对轻型颅脑损伤(m TBI)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取m TBI患者73例并按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谷维素10mg+吡拉西坦0.8g/次,3次/d),天麻钩藤饮组(研究组)采用常规西药联用天麻钩藤饮治疗(5g/次,3次/d),治疗疗程为2周。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后第3、7、10、14天血清S-100β、IL-6、TNF-α水平及第2代运动脑震荡评估量表(SCAT-2)评分、标准化脑震荡评分量表(SAC)评分。结果治疗第3、7、10、14天两组血清S-100β、IL-6、TNF-α水平逐渐降低,但研究组数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下降值更大;同时点的SCAT-2、SAC量表评分表明,研究组上升分值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好转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钩藤饮可减轻mTBI患者的炎症反应产生脑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张昕黄李法寿迪文李徐陈祖鹏杨超
关键词:天麻钩藤饮
神经内镜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被引量:2
2006年
黄李法应远峰张昕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经内镜治疗钻孔冲洗引流术清除血肿神经纤维
硬膜外人参皂苷药囊电极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流动力学影响及意义的实验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人参皂苷药囊电极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成人参皂苷药囊电极治疗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采用兔视交叉注血法制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应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分别测量注血前至14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脑灌注压(CP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PP)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失状窦、直窦和大脑大静脉直径,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参数。结果:注血第2~14天治疗组的平均ICP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PP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第4~12天的CBF、第2~12天的CBV明显大于对照组,而第4~12天的TPP均小于对照组(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第4~14天治疗组上失状窦平均直径均大于对照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第2~14天:治疗组直窦和大脑大静脉直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参皂苷药囊电极与尼莫地平地比较,明显的降低了SAH大白兔ICP和TPP,并增加了引流静脉直径、CPP、CBF和CBV,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参考途径。
徐震黄李法张昕
关键词:人参皂苷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流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