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昆

作品数:20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透析患者
  • 6篇腹膜透析
  • 5篇蛋白
  • 5篇腹膜透析患者
  • 4篇血液
  • 4篇血液透析
  • 4篇血液透析患者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外周血单个核
  • 4篇细胞
  • 4篇反应蛋白
  • 4篇腹膜
  • 3篇单个核细胞
  • 3篇营养不良
  • 3篇肾病
  • 3篇外周血单个核...
  • 3篇微炎症
  • 3篇维持性
  • 3篇维持性血液

机构

  • 16篇承德医学院附...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张昆
  • 14篇胡桂才
  • 8篇王景福
  • 7篇赵亚娟
  • 7篇朱菊平
  • 7篇段书众
  • 6篇刘俊英
  • 5篇邢恩鸿
  • 5篇郭风玲
  • 4篇傅淑霞
  • 3篇刘英
  • 3篇董巧荣
  • 3篇黄兰
  • 3篇朱菊萍
  • 3篇于满
  • 2篇翟秀芬
  • 2篇徐素欣
  • 2篇陈万欣
  • 2篇刘艳红
  • 1篇邢伟

传媒

  • 3篇承德医学院学...
  • 3篇中华医学会肾...
  • 3篇中华医学会肾...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透+腹透联合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刘英刘俊英翟秀芬刘艳红张昆胡桂才朱菊平于满
感康片引起腹膜透析患者幻视、幻听1例被引量:2
2012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4岁,该患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并已腹膜透析治疗1年,治疗方式为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方式,治疗效果尚好,患者正常参加工作。于2010年10月26日着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
董巧荣张昆黄兰
关键词:感康片腹膜透析患者幻视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
老龄MHD患者NF-κB活性与hs-CRP水平及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和人口老龄化,老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所占比例亦日益增多。老龄MHD患者具有高住院率、高病死率的临床特点,预后更差。研究发现,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MICS)是影响MHD患者生存质量及病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景福胡桂才邢恩鸿段书众张昆
关键词:老龄患者NF-ΚB微炎症
IgA肾病PTEN表达及其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肾组织中染色体10上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表达及其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择IgAN患者47例,并详细收集资料;10例肾脏肿瘤切除后正常远端肾组织作对照。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用Katafuchi等标准分为4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TE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Ⅲ型胶原(ColⅢ)以及原位杂交法检测PTEN mRNA表达。结果:①IgAN和对照肾组织中PTEN及PTEN mRNA表达部位主要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中,肾小球内无或仅有极少量表达。IgAN随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加重,PTEN与PTEN mRNA表达逐渐减少,无病变组明显高于其它3组(均P<0.05)。②IgAN肾组织PTEN与PTEN mRNA表达正相关(P<0.05);两者分别与eGFR、尿渗透压正相关(P<0.01),与TGF-β1、α-SMA、ColⅢ、24h尿蛋白排泄量、硬化肾小球数以及血管积分负相关(均P<0.01)。结论:IgAN中TGF-β1可能在基因转录水平下调PTEN表达,诱导肾小管上皮转分化以及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张昆傅淑霞谭会斌杨林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IGA肾纤维化Α-平滑肌肌动蛋白
承德地区农村腹膜透析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张昆富桂彬刘俊英胡桂才朱菊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背景:临床发现肾移植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的活性异常增高。目的:了解肾移植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的活性,并探讨其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检测肾移植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营养状态、人体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据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非炎症组(<3mg/L)和微炎症组(≥3mg/L)。结果与结论: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②微炎症组营养不良数量及程度、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评分、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炎症组(P≤0.001或P<0.01或P<0.05)。③非炎症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中臂肌围、中臂围、握力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肾移植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异常活化;随炎症反应加重,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进一步增强,营养不良加重;说明核因子κB活性可能较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更早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及预测营养不良。
王景福张昆胡桂才徐素欣郭风玲赵亚娟段书众朱菊平邢恩鸿
关键词:血液透析核因子ΚB超敏C-反应蛋白单个核细胞
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的活性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核因子κB与蛋白激酶C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目的:观察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的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探讨其与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及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横断面分析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71例患者各项指标,将其中糖尿病肾病22例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12例、血糖控制不良组10例,余49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①血糖控制不良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核因子κB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组。②糖化血红蛋白与核因子κB、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正相关,与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显著负相关;核因子κB与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正相关,均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负相关。提示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血糖控制越差,核因子κB活性越强,炎症反应越明显,营养不良程度越重。血糖控制欠佳导致的核因子κB异常活化是增强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反应,加重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景福邢恩鸿段书众张昆郭风玲赵亚娟胡桂才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糖尿病核因子ΚB
PTEN与肾纤维化
2008年
FTEN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增殖、迁移等多种效应,其在肾组织中的正常表达能够抑制肾小球硬化、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细胞外基质积聚等致纤维化的过程。
张昆傅淑霞(审校)
关键词:肾疾病纤维变性基因肿瘤
承德地区腹膜透析患者起始透析时机的临床特点分析
张昆刘俊英刘英邢伟胡桂才朱菊平于满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s-CRP水平与营养不良、贫血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营养不良及贫血的关系。方法:71例2010年8月-9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MHD患者,根据hs-CRP水平分为微炎症组(≥3mg/L)和非微炎症组(<3mg/L)。透析前空腹采血检测患者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及hs-CRP,透析后采血检测BUN、测量人体学指标。结果:①71例MHD患者发生微炎症30例(42.25%);微炎症者营养不良(SGA2-3)发生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非微炎症者(P<0.01);微炎症组患者血红蛋白、ALB、PA、TSF、MAMC、MAC、GS均显著低于非炎症组(P<0.01,P<0.05)。②相关分析结果:hs-CRP与HB、ALB、PA、TSF、MAMC、MAC显著负相关(P<0.01,P<0.05);控制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后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s-CRP与HB、ALB、MAMC、MAC显著负相关(P<0.01,P<0.05)。结论:MHD微炎症患者营养状况差、贫血较严重,hs-CRP水平可反映MHD患者营养不良及贫血程度;降低微炎症反应,有望改善预后。
王景福张昆郭凤玲段书众傅淑霞
关键词:血液透析微炎症超敏C-反应蛋白营养不良贫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