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书众
- 作品数:43 被引量:175H指数:9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儿茶酸对顺铂所致急性肾损伤小鼠NGAL、KIM-1、Caspase的影响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析原儿茶酸对顺铂所致急性肾损伤(AKI)小鼠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脏损伤因子1(KIM-1)、半胱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C57小鼠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高浓度组、低浓度组各15只。三组均进行顺铂所致AKI造模,其中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高浓度组、低浓度组分别给予40 mg/kg、20 mg/kg原儿茶酸治疗。采用TUNEL实验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一氧化氮(NO),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NGAL、KIM-1、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浓度组、低浓度组小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率、MDA、NO、NOS、NGAL、KIM-1、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且高浓度组低于低浓度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浓度组、低浓度组SOD、GSH-Px均明显升高,且高浓度组高于低浓度组(P<0.05)。结论:原儿茶酸治疗顺铂所致AKI机制是通过下调NGAL、KIM-1、Caspase3蛋白水平,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少肾组织细胞凋亡发挥作用。
- 王欢欢周莉刘册常松段书众郑志方
- 关键词:原儿茶酸顺铂急性肾损伤NGALKIM-1小鼠
-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狭窄介入治疗的模拟训练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狭窄介入治疗的模拟训练装置,包括模型手臂,所述模型手臂的内腔设有模型血管,所述模型手臂的外侧边缘套设有圆盘套,所述圆盘套的内腔靠近左侧处活动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左侧为环形螺纹槽,所述环...
- 段书众于文会刘亚
- 血管内径、动脉流速与透析用动静脉内瘘流量的关系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观察血管内径与动脉流速对动静脉内瘘流量的影响。方法:纳入内瘘术患者62例,根据动静脉内径(diameter,d)(A组:d≤1.5 mm,B组:1.5 mm3.0 mm);动脉流速(velocity,v)(a组:v≤20 cm/s,b组:20 cm/s100 cm/s)分组,比较各组术后2个月内瘘流量及透析流量。结果:A组、a组手术失败风险高,且内瘘流量及透析流量分别小于B组及b组(P<0.05)。静脉内径分组间,仅B组和C组间在透析流量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间内瘘流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动脉内径≤1.5 mm、动脉流速≤20 cm/s者,不适宜行动静脉内瘘术;随着动脉内径增粗或者动脉流速增快,内瘘自然流量及透析流量均升高;静脉内径对内瘘流量无显著影响。
- 段书众董巧荣于文会王景福赵亚娟
- 关键词:动脉流速
- 老龄MHD患者NF-κB活性与hs-CRP水平及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和人口老龄化,老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所占比例亦日益增多。老龄MHD患者具有高住院率、高病死率的临床特点,预后更差。研究发现,营养不良-炎症复合体综合征(MICS)是影响MHD患者生存质量及病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 王景福胡桂才邢恩鸿段书众张昆
- 关键词:老龄患者NF-ΚB微炎症
- AngⅡ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TSP1、TGF-β1表达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①以AngⅡ零浓度作为空白对照,观察低、中、高浓度(终浓度分别为10^-8、10^-7、10^-6mol/L)的AngⅡ对HK-2 TSP1、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②以0h为空白对照,观察AngⅡ(10^-7mol/L)在0、3、6、12、24h对HK-2 TSP1、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③观察TSP1抑制剂G肽对AngⅡ刺激的HK-2总TGF-β1和活性TGF-β1表达的影响。采用Real Time PCR法检测TSP1和TGF-β1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SP1和TGF-β1的蛋白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总TGF-β1、活性TGF-β1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低、中、高浓度AngⅡ均增加了HK-2细胞TSP1 mRNA表达和TGF-β1 mRNA表达,同时伴有TSP1蛋白和TGF-β1蛋白表达的增加。终浓度为10^-7mol/L的AngⅡ以时间依赖的方式促进HK-2细胞TSP1、TGF-β1 mRNA表达,同时伴TSP1和TGF-β1的蛋白表达增加,其中TSP1的表达峰值在6h,TGF-β1的表达峰值在12h。与对照组比较,10^-7mol/L的AngⅡ上调总TGF-β1、活性TGF-β1表达,10μmol/L的G肽仅下调活性TGF-β1表达,对总TGF-β1表达无影响。结论AngⅡ能促进人肾小管上皮细胞TSP1、TGF-β1表达。TSP1依赖的TGF-β1活化可能是AngⅡ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活化的重要途径。
- 曾嵘王俭勤张玲花段书众李燕
-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血小板反应蛋白1转化生长因子-Β1
- 尿毒症毒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影响的基础研究
- 2022年
-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毒素高磷、高甲状旁腺激素各自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分为对照组、高磷组(2.6mmoL/L)、高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素1-34,PTH1-34)a组(PTH1-34浓度10moL/L),高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素1-34,PTH1-34)b组(PTH1-34浓度10mo L/L),培养14d,茜素红染色后观察细胞钙盐沉积情况;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应用细胞内钙含量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内钙含量。结果:茜素红染色发现高磷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达钙化蛋白BMP-2和Runx-2明显增高。茜素红染色未发现高甲状旁腺激素组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且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高甲状旁腺激素组血管平滑肌细胞BMP-2及Runx-2表达较对照组无增加。高磷组细胞胞内钙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高甲状腺素a组和b组细胞内钙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细胞无差异(P>0.05)。结论:单纯高磷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而单纯的高甲状腺素刺激14d不能使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
- 段书众马思佳于文会张岩贾兰芳董巧荣
- 关键词:甲状旁腺素血管钙化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背景:临床发现肾移植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的活性异常增高。目的:了解肾移植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的活性,并探讨其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检测肾移植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营养状态、人体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据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非炎症组(<3mg/L)和微炎症组(≥3mg/L)。结果与结论: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②微炎症组营养不良数量及程度、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评分、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炎症组(P≤0.001或P<0.01或P<0.05)。③非炎症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中臂肌围、中臂围、握力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肾移植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异常活化;随炎症反应加重,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进一步增强,营养不良加重;说明核因子κB活性可能较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更早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及预测营养不良。
- 王景福张昆胡桂才徐素欣郭风玲赵亚娟段书众朱菊平邢恩鸿
- 关键词:血液透析核因子ΚB超敏C-反应蛋白单个核细胞
- 序贯性血液灌流联合床旁血液滤过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序贯性血液灌流联合床旁血液滤过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胆碱酯酶(CHE)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AOPP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A组应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序贯性血液灌流和床旁血液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CHE变化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CK-MB及cTnI的水平等。结果 B组阿托品用量少于A组,清醒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7 d,两组全血CHE均显著升高,且B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但B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两组血清CK-MB和cTnI水平均显著升高,但B组血清CK-MB和cTnI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性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AOPP疗效较佳,可减少阿托品的使用量,降低血清炎症因子、CK-MB及cTnI的水平。
- 赵春生孙海艳赵春梅段书众于健
-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液灌流心肌肌钙蛋白I
- 腹透液中检出西弗射盾子囊霉1例被引量:6
- 2016年
-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的主要并发症,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其他感染等。本文介绍慢性肾衰竭患者腹透液中分离出西弗射盾子囊霉(Stephanoascus ciferrii)1例,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56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绞痛5 d"于2016年3月9日就诊于我院急诊。既往有高血压、脑梗死、2型糖尿病病史,17个月前因肾功能异常行腹膜透析及药物治疗。
- 宗春光李军闫妹姝卢冬梅刘敏陶晓明段书众
- 关键词:腹透液真菌感染
- 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的活性被引量:5
- 2011年
- 背景:核因子κB与蛋白激酶C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目的:观察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的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探讨其与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及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横断面分析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71例患者各项指标,将其中糖尿病肾病22例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12例、血糖控制不良组10例,余49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①血糖控制不良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核因子κB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组。②糖化血红蛋白与核因子κB、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正相关,与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显著负相关;核因子κB与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正相关,均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负相关。提示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血糖控制越差,核因子κB活性越强,炎症反应越明显,营养不良程度越重。血糖控制欠佳导致的核因子κB异常活化是增强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反应,加重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 王景福邢恩鸿段书众张昆郭风玲赵亚娟胡桂才
-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糖尿病核因子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