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干细胞
  • 3篇细胞衍生
  • 3篇基质
  • 3篇基质细胞
  • 3篇基质细胞衍生...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缺氧
  • 2篇缺氧诱导
  • 2篇缺氧诱导因子
  • 2篇基因
  • 1篇端脑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纤维
  • 1篇心肌纤维化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机构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黄河医院

作者

  • 5篇张文文
  • 4篇林明
  • 2篇李培蕾
  • 1篇林美萍
  • 1篇苏津自
  • 1篇胡雨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缺氧诱导因子1α小干扰RN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背景:缺氧可以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缺氧诱导因子1α起作用的。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RNA干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贴壁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5代细胞用于实验,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物CD34、CD44、CD90表达。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四组:常氧对照组(无干预因素)、缺氧组(缺氧24h)、脂质体对照组(转染空载脂质体后缺氧24h)、RNA干扰组(转染脂质体介导的RNA干扰序列后缺氧24h)。RT-PCR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缺氧诱导因子1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缺氧诱导因子1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同常氧对照组比较,缺氧组缺氧诱导因子1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及蛋白表达增高(P<0.05);同脂质体对照组比较,RNA干扰组缺氧诱导因子1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证实了缺氧条件可以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的表达增加,抑制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可以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的表达减少,缺氧诱导因子1α很可能是干细胞移植细胞因子分泌的调控因素。
张文文林明许昌声
关键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氧诱导因子
SDF1/CXCR4轴在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0年
在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疾病的过程中,细胞归巢的效率会影响到移植的效果。在动物体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家族趋化因子4(SDF-1/CXCR4)轴是调控细胞归巢的主要因子,可以起到调控移植细胞移动的作用。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它可以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某些细胞因子、缺氧及某些药物,在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可以调节移植细胞在动物体内的分布,起到对移植细胞的调控作用。
张文文林明
关键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缺血性疾病干细胞治疗
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hHGF)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肌纤维化影响。方法 50只12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10)g]随机抽取14只作为对照组,其余36只大鼠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制作心力衰竭模型,存活大鼠(n=24)再随机平分为3组:模型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组和MSC-hHGF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法获取SD大鼠的MSC,Ad-hHGF转染HGF到MSC,ELISA检测hHGF在该细胞的表达情况。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细胞移植后4周,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心功能,免疫组化检测左室心肌组织HGF表达水平,天狼猩红染色评价心肌纤维含量,偏振光显微镜分析瘢痕区Ⅰ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MSC组的左室收缩峰压(LVSP)[(41.1±3.7)比模型组(33.2±1.4)mmHg,P<0.05]升高,MSC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15.7±1.3)比模型组(19.5±2.1)mmHg,P<0.05]降低;与MSC组相比,MSC-hHGF组LVSP[(49.6±6.1)比MSC组(41.1±3.7)mmHg,P<0.05]升高;MSC-hHGF组LVEDP[(8.7±1.1)比MSC组(15.7±1.3)mmHg,P<0.05]降低。MSC-hHGF组心肌组织Ⅰ型胶原含量与模型组比降低,但是与对照组比没明显差异。结论 MSC-hHGF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纤维化。
林美萍胡雨张文文李培蕾许昌声苏津自林明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纤维化
HIF-1α小干扰RN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IF-1α、SDF-1α和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
第一部分MSCs的培养及HIF-1αsiRNA的筛选 目的:贴壁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mesenchymal stem cells/), RT-PCR法筛选抑制效果最强的RNA干扰序列。 ...
张文文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NA干扰缺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RNA干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文献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化意义的初步探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随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变化而产生的变化,分析RDW与CHF的病情及预后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及意义。方法分析200例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并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LVEF≥50%组(B组)、50%〉LVEF≥35%组(C组)和LVEF〈35%组(D组);来自同期住院无慢性心力衰竭的对照组(A组)。比较RDW、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LVEF在各组间的变化。分析26例CHF患者治疗前后RDW、NT—proBNP的变化。采用线性相关关系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各因素与RDW变化的相关性。用ROC曲线评定RDW判断CHF的价值。结果①从对照组到心功能Ⅳ级组,RDW逐渐增加,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②随着LVEF的降低,RDW逐渐增加,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6例CHF患者治疗前后RDW及LgNT—proBNP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④在CHF患者中,RDW水平与LgNT—ProBNP直线相关关系最强(P〈0.05)。⑤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得出回归方程为:RDW=13.734+1.518(LgNT—Pr0BNP)-0.026(年龄)-O.333(LAD)-0.012(LVEF)。@RDW判断CH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7,P〈0.01。结论①cHF患者RDW明显升高,且与心衰程度有关系。②RDW与kNT—ProBNP有较强的相关性,甚至比LVEF还强,提示RDW可能与CHF患者的预后有关。
林榕林明张文文李培蕾
关键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慢性心力衰竭N-末端脑钠肽前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