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 作品数:32 被引量:129 H指数:7 供职机构: 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社会公益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生物学 更多>>
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流行特征及其干预对策 被引量:18 2021年 中国儿童超重及肥胖已进入全面流行阶段,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学龄儿童超重及肥胖的影响因素多样复杂,需要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地区儿童采取针对性措施,综合考量生理、社会、家庭与行为因素的影响,加强学校—医疗机构—家庭联动,以积极应对儿童肥胖流行的严峻形势。 郭子予 冯哲浩 汪文新 夏挺松 孙健 鲜敏关键词:超重 肥胖症 儿童 深圳市居民人群合理营养膳食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人群合理营养膳食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下一步开展深圳市人群合理膳食指导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设计典型调查问卷,应用Epi Info3.5.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人群合理营养膳食知识的平均得分为(65.5±14.5)分,调查对象人群合理营养膳食知晓情况、行为方式、受教育程度和年龄因素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APP软件获取人群合理膳食营养知识的人占调查人数的28.5%,说明手机自媒体成为获取人群合理膳食营养知识的一个新途径。结论深圳市居民营养膳食知识整体水平一般,获取人群合理膳食营养知识的态度较为积极,应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居民人群合理膳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使居民获得更多的人群合理膳食营养知识,改变不良的膳食行为习惯。 张新东 孙健关键词:营养膳食 知识 2007-2012年深圳市宝安区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宝安区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为预防控制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宝安区2007-2012年确诊为食物中毒的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生食物中毒23起,中毒255人,死亡4人。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集体食堂,共11起,中毒166人,占中毒总人数的65.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共10起,中毒173人,占中毒总人数的67.8%。结论集体食堂是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场所。应加大集体食堂的监管力度,提高预防食物中毒的意识,以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孙健 吴礼康 孙群露 张强 张新东 郭永乐关键词: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副溶血性弧菌 学校发生一起因进食辣木籽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调查 被引量:4 2018年 2017年5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水田实验学校发生一起食源性疾病事件,调查发现,辣木籽为本次事件的致病食品,该辣木籽通过网络购得。提示一方面要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销售食品的安全管理。 孙健 曾金水 胡正兴 张丽杰 张丽杰 张新东 余家麟 姜华 姜华 黎琅文关键词:食品安全 食源性疾病 流行病学 深圳市6~18岁儿童青少年随迁时间与近视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6~18岁儿童青少年随迁时间与近视的关联。方法于2019年4—5月,以深圳市宝安区为研究现场,选取宝安区福永、沙井、新安、西乡、松岗、石岩6个街道共14所学校为调查点,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最终纳入26618名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随迁状况、自我报告近视状况、最近7 d视屏时间、最近1个月户外活动情况等信息。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儿童青少年近视差异,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青少年随迁时间与近视的关系。结果26618名研究对象年龄为(12.37±3.49)岁,总体近视率为4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随迁1~2年的随迁子女相比,随迁时间≥6年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近视风险更高[OR(95%CI)值为1.48(1.14~1.92)]。经学段分组后,小学低年级组中,相比于随迁1~2年的农民工随迁子女,随迁时间≥6年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近视风险更高[OR(95%CI)值为1.96(1.20~2.74)];高中组中,相比于随迁时间1~2年的农民工随迁子女,随迁时间3~5年以及随迁时间≥6年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近视风险更高[OR(95%CI)值分别为6.03(1.29~28.15)、6.52(1.51~28.11)]。结论随迁时间与农民工随迁子女近视有关联。 王仁杰 张强 伍晓艳 张新东 许韶君 孙健 张诗晨 王熙 宗巧 陶舒曼 李丹琳 刘雯雯 童娟 李婷婷 汪倩玲 张一 陶芳标关键词:儿童 青少年 近视 户外活动 宝安区熟肉制品亚硝酸盐残留量状况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宝安区熟肉制品亚硝酸盐残留量状况,评估因熟肉制品亚硝酸盐超标而引发中毒的风险程度。方法采用多阶段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共采集250份熟肉样品。样品亚硝酸盐残留量按GB/T 5009.33-2008规定的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依据GB 2760-2007规定的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不得超过30 mg/kg的标准进行判定。结果亚硝酸盐检出率为52.4%,检出值小于10 mg/kg(含未检出者)占总样品数的92.8%。共检测出3份超标,超标率为1.2%。结论宝安区熟肉制品亚硝酸盐残留量处于较低水平,发生中毒事件的风险低。 孙群露 金东晖 孙健 刘恩泽 李意球关键词:亚硝酸盐 残留量 熟肉制品 食物中毒 一起米酵菌酸食物中毒致死事件的调查 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 调查米酵菌酸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为预防和控制由此引发的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实验室快速检测确定致病因子,根据致病因子发病潜伏期推断可疑餐次及食物,结合流行病学调查、食品/环境卫生学调查、采样及检测结果,判定中毒餐次及食物。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食物与发病之间存在关联,病例发病潜伏期及临床表现符合米酵菌酸食物中毒发病特点,留样食物和病例血液检出米酵菌酸。结论 中毒餐次为2020年7月19日晚餐,中毒食物为炒河粉,原因是某食品厂在生产、运输等环节存在违规操作,使河粉受到细菌污染,细菌增殖并产毒,导致此次食物中毒。 孙健 张强 赵凌国 陈凤萍 黎琅文 姜华 李浩 邱燚 徐宝学 雷蕾关键词:米酵菌酸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2014年深圳市宝安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宝安区2014年度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掌握本地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从而有效防控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014年度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中的报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中5-9月份病例占全年的63%,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在监测的微生物中,细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占41.5%;在可疑食物中,摄入了肉及肉制品的患病人数最多、所占比例最高。结论深圳市宝安区2014年细菌所引起食源性疾病是主要致病原因之一,而且所占比例较大,值得关注。 孙健 姜华 张强 张新东 刘开钳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流行病学 HACCP体系在湿米粉微生物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2025年 为探究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体系在湿米粉微生物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日产≥10 t、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加工湿米粉的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依据《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进行问卷调查与现场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识别并控制关键控制点,有助于在湿米粉生产至销售环节建立有效的HACCP体系,从而保障湿米粉的质量及安全。 陈凤萍 陈煜琳 孙健 刘庆成 李丽 李浩 李文杰 张广森 文茵琪 陈萍关键词:湿米粉 致病微生物 关键控制点 一起米酵菌酸中毒事件的病因学诊断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调查深圳市一起食用黑木耳引起的中毒事件,鉴定病原菌种类,追溯产毒菌株来源,研究米酵菌酸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为此类中毒事件的处置提供借鉴。方法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参照GB/T 4789.29—2003,同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复合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技术(UPLC-QTRAP-MS/MS)对黑木耳以及患者血液、肝脏和尿液、菌悬液等样品中的米酵菌酸进行检测。结果在残留食材黑木耳、患者血液和尿液中均检出不同浓度的米酵菌酸。患者中毒5 d后进行了肝移植,坏死的肝脏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患者中毒9 d后,跟踪监测显示患者血液、尿液中仍然含有一定浓度的米酵菌酸。从患者采摘的干木耳及泡发的湿木耳中均分离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经实验室培养后,两株菌株均产出米酵菌酸。结论本次事件是因患者采摘的干木耳带有病原菌,在长时间泡发过程中细菌产毒,患者食用含高浓度米酵菌酸的木耳后,毒素广泛分布于患者各个器官,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 赵凌国 雷蕾 孙健 刘勇 蔡志斌 尹江伟关键词:黑木耳 米酵菌酸 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