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雪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淄博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眼压
  • 3篇原发性
  • 3篇高眼压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眼底
  • 2篇荧光
  • 2篇荧光素
  • 2篇原发性开角型
  • 2篇造影
  • 2篇真空小梁成形...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小梁
  • 2篇小梁成形术
  • 2篇开角型
  • 2篇高眼压症
  • 2篇耳尖

机构

  • 12篇淄博市中心医...

作者

  • 12篇姚雪
  • 5篇李凯军
  • 5篇路晖
  • 5篇康平
  • 2篇于晓晖
  • 2篇王晓燕
  • 2篇张东祥
  • 2篇王作芬
  • 2篇刘红霞
  • 1篇丁强
  • 1篇王哲
  • 1篇姜桂芳
  • 1篇翟洪
  • 1篇赵鲁新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眼科学
  • 1篇眼科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山东省第十八...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0
  • 3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asek治疗薄角膜近视70例疗效观察
2010年
高东鸿丁强康平姚雪李凯军路晖
关键词:近视患者薄角膜LASEK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疗效观察
耳尖穴放血疗法在麦粒肿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耳尖穴放血在麦粒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应用耳尖穴放血结合西药常规治疗早、中、晚期麦粒肿,并且与常规西药治疗组相对照。结果:观察组麦粒肿治疗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81.7%),且观察组麦粒肿治愈所需时间也比对照组短,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耳尖穴放血治疗早、中、晚期麦粒肿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病程。结论:耳尖穴放血疗法操作易掌握,创伤小,在麦粒肿治疗中可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值得在眼科临床推广。
米东明刘红霞李晓琴马丙芬王晓燕姚雪
关键词:麦粒肿耳尖穴放血疗法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高眼压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的不同治疗方法。方法在住院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选择超声乳化吸除手术的连续性病人513例602眼,将术后出现高眼压的62例71眼随机分为放液组和药物组,术前常规测量眼压,术后4-6h测眼压,眼压高者根据分组采用角膜缘切口放液和药物控制眼压,并观察术后1d、2d、3d、1周的眼压变化。将资料进行t检验和r检验。结果放液组和药物组术前眼压和4~6h后眼压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d和2d,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放液组眼压低于药物组(P=0.000),3d和1周则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451.P=0.791)。术后1d、2d放液组眼压升高的病例少于药物组(P=0.000,P=0.011)。术后3d两组都没有高眼压病例出现。结论药物治疗超声乳化后高眼压起效慢,需要的时间长,而辅助切口放液简便、安全、有效,是处理早期高眼压的好方法。
翟洪赵鲁新姚雪王哲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眼压人工晶状体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方法改良后的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比较在不同部位静脉注射荧光素钠的造影效果。方法:使用NiKon NF-505眼底荧光造影机,对4152例患者进行造影检查时,将荧光素钠注射部位由肘静脉改为手背静脉。此法所用的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为0.55~18规格,药剂的注速为4~6s。注射、拍照需由2人分别操作减为1人操作。结果:手背视网膜循环时间平均为20.2s,比臂视网膜循环时间略长,但造影结果不受影响。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改良方法采用手背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安全可行,工序简化,有利于患者。
康平高东鸿姚雪于晓晖
关键词:眼底静脉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耳尖穴放血治疗原发性眶上神经痛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耳尖穴放血在原发性眶上神经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根据疼痛的程度将原发性眶上神经痛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应用耳尖穴放血结合西药常规治疗原发性眶上神经痛。结果:耳尖穴放血治疗原发性眶上神经痛治疗有效率100%。耳尖穴放血辅助治疗原发性眶上神经痛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结论:耳尖穴放血疗法治疗原发性眶上神经痛简便易行,效果可靠,在原发性眶上神经痛治疗中可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考虑在眼科临床推广应用。
刘红霞王晓燕姚雪米东明
关键词:原发性眶上神经痛耳尖穴放血疗法
那素达滴眼液在戴用软镜者lasik手术中的应用
2008年
高东鸿李凯军于晓晖姚雪姜桂芳尚惠芳
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61例被引量:2
2010年
康平王作芬姚雪
关键词: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复方樟柳碱注射治疗颞浅动脉老年化
优化眼科就诊流程在眼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
2017年
目的探究优化眼科就诊流程在眼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6年2月眼科门诊的50例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设计将其分为对应组和试验组,每组纳入25例患者,对应组进行常规就诊流程,试验组优化眼科就诊流程,研究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不同疾病患者的待诊时间、视力检查时间、抽血等候时间、治疗等候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投诉率。结果相对于对应组,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不同疾病患者的待诊时间、视力检查时间、抽血等候时间以及治疗等候时间更短;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投诉率更低(P<0.05)。结论在眼科门诊中优化眼科就诊流程,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不同疾病患者的待诊时间、视力检查时间、抽血等候时间以及治疗等候时间,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投诉率,值得临床深究。
姚雪马丙芬
关键词:眼科门诊
真空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前后房角的变化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应用眼前节分析系统分析青光眼真空小梁成形术治疗前后房角的变化,探讨青光眼真空小梁成形术的降压机制。方法青光眼真空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30例53眼。术前、术后7 d、术后30 d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压检查,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房角。结果治疗前房角(28.32±1.31)°,治疗后7 d(30.64±1.43)°,治疗后30 d(32.65±1.58)°。治疗前眼压(22.3±3.8)mmHg,治疗后7 d(19.2±3.1)mmHg,治疗后30 d(19.6±2.7)mmHg。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7 d、30 d房角、眼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真空小梁成形术后房角增宽,牵拉小梁网组织,使小梁网眼增大,可能是青光眼真空小梁成形术的降压机制。
高东鸿路晖李凯军张东祥姚雪
关键词:青光眼真空小梁成形术眼前节分析系统房角
眼内术后眼睛持续性疼痛29例原因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眼内术后眼睛持续疼痛的原因,以求减少发生和有效治疗。方法对29例眼内手术后眼睛持续疼痛的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总结。结果 29例患者37只眼行眼内手术,其中29只眼出现术后持续性疼痛,其部位皆在眶上切迹处。9例有明显压痛,20例伴有头痛。疼痛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最短者2个月15例,6个月者9例,1 a者4例,2.5 a者1例。经过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治愈。结论眶上切迹处是眼内手术时局部麻醉进针部位之一,眼内术后眼睛持续疼痛的原因是注射麻醉药时针头刺伤了眶上神经。
康平路晖姚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