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脉络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 2018年
-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脉络膜厚度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探讨糖尿病患者脉络膜病变与DN的相关性。方法 168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根据UAER分为3组:无蛋白尿组63例,微量白蛋白组60例和蛋白尿组45例,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深度增强成像(EDI)模式测量对照组和糖尿病各组患者黄斑中心凹下以及中心凹鼻侧1mm(N1mm),鼻侧3mm(N3mm),颞侧1mm(T1mm)及颞侧3mm(T3mm)的脉络膜厚度变化。结果无论是对照组还是糖尿病患者,黄斑中心凹下的平均脉络膜厚度(CT)最大,且CT值随远离黄斑距离的加大而降低(P<0.05),在等距点上颞侧CT值大于鼻侧,即T1mm>N1mm,T3mm>N3mm(P<0.05);对照组与无白蛋白尿组各位点CT值无显著差异(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和蛋白尿组各位点CT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无蛋白尿组(P<0.05)。糖尿病患者24h UAER与黄斑中心凹、距离黄斑中心凹1mm和3mm的颞侧和鼻侧CT呈负相关(r=0.356,-0.283,-0.302,-0.268,-0.249,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脉络膜厚度随DN进展而变薄,提示糖尿病脉络膜病变与DN存在相关性。
- 高丽芬路晖王作芬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脉络膜厚度
-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方案探讨被引量:7
- 2017年
- 例1患者,性别女,63岁。2014年11月19日因左眼眼前黑影遮挡1年、视物变形10个月来诊,既往无全身疾病史。眼科检查:左眼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为数指/10cm,眼压11mmHg(1mmHg:0.133kPa),黄斑区色素紊乱.可见暗黄色物沉积,中心凹反光消失(图1A)。
- 路晖王少鹏
-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玻璃体腔注射单抗最佳矫正视力眼前黑影视物变形
- 人工智能辅助基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防实践
- 2020年
- 背景:人工智能辅助眼底筛查作为一种新兴的眼科检查模式,可以弥补专科医师不足和患者可及性差等诸多问题。目的:本研究以地区中心医院医联体为载体,探索基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网)筛防新模式。方法:通过医联体系统从基层医疗机构纳入2300名患者,完成眼科检查并经AI初判、人工复核形成眼底诊断结论。筛查以老龄人口为主的社区糖网患病情况。结果:社区需转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AI检出的灵敏度84.67%、特异度93.87%。全部受检人群糖网患病率11.43%;糖尿病患者糖网患病率24.70%,需转诊糖网患病率19.65%;无糖尿病病史人群糖网患病率7.01%,需转诊糖网患病率5.10%。结论:人工智能辅助基层老年人群糖网普查效率高、诊断精度好,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及时发现威胁视力的视网膜并发症,也有助于糖尿病的筛查和及时管理。
- 王少鹏刘延晶刘娜刘红霞高丽芬翟改霞路晖
- 关键词:人工智能糖尿病视网膜病
- LASEK术后应用露达舒对眼压变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后露达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例患者行LASEK手术,分为A组100例200眼术后点用典必殊滴眼液1wk,B组100例200眼术后点用露达舒滴眼液联合托百士滴眼液1wk,术后定期对眼部症状、视力、屈光度、角膜厚度、眼压进行随访观察。结果:A组用药后高眼压12眼(6.0%)。B组用药后高眼压3眼(1.5%)。两组对照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点用露达舒滴眼液组眼压增高发病率明显降低。结论:露达舒在LASEK术后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 高东鸿李凯军路晖
- 关键词:LASEK眼压
- 大鼠房水外引流手术后前房抗原引流变化的实验研究
- 2012年
- 目的建立大鼠房水外引流手术模型,通过前房注射荧光标记抗原,观察房水外引流手术对前房内抗原引流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右眼行房水外引流手术后前房内注入荧光标记抗原FITC-dextran,对照组大鼠不行房水外引流手术,仅前房注射FITC-dex-tran。于注射后24h取出颈部淋巴结,一半组织制作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另一半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织FITC阳性细胞百分数。结果大鼠前房注射后24h,手术及非手术大鼠在颈部淋巴结均可见到荧光标记抗原分布。手术组大鼠颈部淋巴结FITC阳性细胞百分数为(2.96±0.67)%,明显多于正常大鼠的FITC阳性细胞百分数(1.57±0.48)%,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房水外引流手术影响了前房内抗原的引流,使其与局部淋巴结接触增多,可能对眼部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 路晖傅涛王宁利
-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
- 视觉诱发电位评价轻型视神经损伤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在轻型视神经损伤患者视功能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面部或眼部外伤患者外伤后48 h内行VEP检查,以对侧眼作为对照,观察P100潜伏期及振幅。结果患眼VEP中P100潜伏期较对侧眼无明显延迟,P100振幅较对侧眼降低。结论 VEP检查对轻型视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 路晖高丽芬刘红霞李凯军王少鹏
- 关键词:视觉诱发电位视网膜电图视神经损伤视功能
- 外伤性眼球脱位于上颌窦一例报告被引量:2
- 2019年
- 1 病历资料患者男,35岁,2015年4月13日就诊于我院眼科,诉左眼外伤后眼球缺如12年,眼部检查:右眼矫正视力5.0,非接触眼压20 mmHg,余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球缺如,左眼眶上方隆起,质软,轻触痛。行眼眶CT检查示双侧眶内侧壁陈旧性骨折,左侧眼球突入左侧上颌窦(图1),额窦内软组织密度影。耳鼻喉科会诊:额窦内软组织密度影为额窦囊肿,暂无需特殊处理。眼科诊断:左眼外伤性眼球脱位。目前患者眼部无明显不适,嘱患者随诊观察。
- 刘红霞王少鹏路晖高丽芬
- 关键词:外伤上颌窦
- 黄斑疾病的图形视网膜检查
- 目的 通过图形视网膜电图检查分析黄斑疾病的局部视网膜功能.方法 选择黄斑疾病患者30例(包括老年性黄斑变性、特发性黄斑裂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等累及黄斑部疾病),分别给予一般眼科检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 路晖王作芬王少鹏马丙芬李晓琴李凯军
- Lasek治疗薄角膜近视70例疗效观察
- 2010年
- 高东鸿丁强康平姚雪李凯军路晖
- 关键词:近视患者薄角膜LASEK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疗效观察
- 帕金森疾病的相关视网膜表现被引量:1
- 2024年
- 帕金森疾病是由α-突触核蛋白在神经系统中的异常沉积和多巴胺能神经的损伤引发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等运动症状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视觉障碍在病程早期即可发现,视网膜的功能改变和结构改变可在帕金森疾病诊断和治疗策略中起到重要作用。综述探讨了帕金森病有关的的视网膜变化,如视网膜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黄斑变薄,视网膜电图中振幅降低和潜伏期缩短等解释帕金森病对视网膜的影响。本文认为帕金森患者视网膜异常可以作为早期评估帕金森病发病的潜在标志物,并有助于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分期,对于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王新钰高丽芬高丽芬路晖杨钰
- 关键词:视网膜微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