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跃
- 作品数:12 被引量:75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考察高温、强光因素和低温冻融条件对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丹参和川芎嗪)的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外观、可见异物、pH、药物含有量、溶血与凝聚、无菌、热原、不溶性微粒和降压物质各项指标变化质量标准,考察其对稳定性影响。结果本品在强光、高温、冻融的影响因素条件下,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受高温、光照和低温冻融的影响较小。
- 曹旭唐丽刘跃郑林李勇军王永林
- 关键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稳定性影响因素
- UPLC-MS法研究辛芍提取物的药动学及其绝对生物利用度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建立UPLC-MS同时测定大鼠静脉注射和口服给予辛芍提取物后血浆中野黄芩苷和芍药苷的分析方法,研究2种指标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其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Waters BEH C18(50 mm×2.1 mm,1.7μm)色谱柱;流速为0.35 mL·min-1;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溶液-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扫描方式为选择性离子监测(SIM)。结果:野黄芩苷和芍药苷2种成分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提取回收率,精密度、准确度、基质效应和稳定性均良好。静注和口服给药后的野黄芩苷和芍药苷在大鼠体内消除半衰期分别为(0.93±0.85),(9.51±5.43)和(1.16±0.41),(4.59±0.61)h;口服后的达峰时间分别为(9.67±1.51)和(10±1.79)h,峰浓度分别为(1.67±0.81)和(5.59±3.23)mg·L-1。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26.48%和5.38%。结论:该方法可特异、快速、准确、灵敏地同时测定生物样品中芍药苷、野黄芩苷2种成分的血药浓度,不同给药途径下所检测成分的药动学参数存在一定差异且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
- 郑林牟景丽唐丽刘跃王爱民兰燕宇
- 关键词:药动学绝对生物利用度
- 齐墩果酸生物黏附型缓释胶囊的质量控制评价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建立齐墩果酸生物黏附型缓释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齐墩果酸进行定性鉴别,并用超快速液相色谱法(UFLC)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薄层色谱特征明显,在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斑点且阴性无干扰;UFLC测定线性范围为0.01~0.3mg·mL-1,平均加样回收率99.26%,RSD:1.36%。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齐墩果酸生物黏附型缓释胶囊质量控制的标准。
- 何峰刘跃唐丽郑林
- 关键词:齐墩果酸
- UPLC-MRM-MS法测定头花蓼药材中7个指标成分被引量:14
- 2015年
- 建立头花蓼药材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陆地棉苷、槲皮苷、儿茶素、槲皮素-3-O-(2″-没食子酰基)-鼠李糖苷及槲皮素的UPLC-MRM-MS检测方法。色谱采用Waters BEH C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以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检测。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陆地棉苷、槲皮苷、儿茶素、槲皮素-3-O-(2″-没食子酰基)-鼠李糖苷及槲皮素分别在0.136~32.965、0.031~7.481、0.022~5.300、0.076~18.433、0.085~20.737、0.017~4.147、0.128~31.029μg/m L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1.23%~105.33%,RSD〈3%,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此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头花蓼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并为头花蓼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方法。
- 刘跃胡杰谢玉敏黄勇廖尚高郑林
- 关键词:头花蓼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槲皮素
- 野黄芩素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野黄芩素及其代谢产物葡萄糖醛酸结合物浓度的UPLC-MS/MS法,并讨论两者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色谱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质谱采用多反应监测(MRM)进行正离子检测野黄芩素。大鼠静脉给予野黄芩素,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野黄芩素的血药浓度;采用酶解方式间接测定野黄芩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血药浓度,以DAS2.0软件获得药动学参数。结果野黄芩素在0.116—28.2mg·L-1呈良好线性相关,提取回收率为80.5%~90.0%,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良好。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静脉给予野黄芩素后其原型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药代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可用于同时测定野黄芩素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体内的浓度,便于原型药物及其代谢物产物的药动学研究。
- 刘跃黄勇董永喜王永林郑林
- 关键词:血药浓度MS药动学
- 菊黄上清含片体外抗病毒及免疫作用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研究菊黄上清含片体外抗病毒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及鸡胚培养法检测菊黄上清含片对病毒的抑制作用;通过观察对小鼠免疫器官质量、网状内皮系统及体液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对各种病毒致细胞病变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能增加小鼠免疫器官的质量,提高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指数和吞噬系数,增加小鼠溶血素抗体的生成。结论:菊黄上清含片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Ⅰ型、腺病毒-7所致细胞病变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甲型京科86-1和流感病毒B/黔防/252/2001感染有较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具有一定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 刘跃唐丽牟景丽陆苑王爱民郑林
- 关键词:菊黄上清含片抗病毒免疫作用
- 齐墩果酸生物黏附型缓释胶囊的稳定性评价
- 2014年
-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生物黏附型缓释胶囊的稳定性。方法:以主药含量、累积释放度、水分、有关物质为指标,对齐墩果酸生物黏附型缓释胶囊进行影响因素试验[高温(避光,60℃)、高湿(25℃,相对湿度90%)、光照(4 500 lx)条件下放置10 d]、加速试验(40℃、相对湿度75%放置6个月)、长期试验(30℃、相对湿度65%放置12个月)。结果:本品在高温、光照条件下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中各指标无明显变化,在高湿条件下胶囊颗粒湿质量增加。结论:本品应放置于干燥、密闭的环境中,其有效期暂定为1年。
- 刘跃刘跃张晶郑林
- 关键词:齐墩果酸稳定性
- 正交试验法优选宫炎平胶囊的提取工艺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优选宫炎平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固体物收率以及没食子酸转移率为考察指标,对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醇沉浓度等因素进行研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10倍药材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 h,最佳醇沉工艺为浓缩药液至相对密度为1.25,醇沉体积分数为50%,放置48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为宫炎平胶囊的制备提供了科学依据。
- 唐丽刘跃牟景丽张洁兰燕宇黄勇
- 关键词:没食子酸正交试验
- 离体外翻肠囊法研究头花蓼提取物中5个成分的肠吸收特性被引量:11
- 2014年
- 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ex D.Don)属于蓼科(Polygonaceae)、蓼属(Polygonum)、头状蓼组(Cepha-lophilon)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贵州省别具特色的苗药资源之一。目前,头花蓼是贵州省中药现代化重点培育发展的“十大苗药”和“十大中药产业链”品种之一,收载于2003年版《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之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等症的治疗。
- 唐丽刘跃黄勇廖尚高兰燕宇
- 关键词:杨梅苷UPLC-MS
- 荭草提取物的肠外翻吸收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利用肠外翻模型研究荭草提取物不同剂量在大鼠不同肠段的体外肠吸收特征。采用UPLC-MS/MS检测不同肠段中原儿茶酸,异荭草素,荭草素,牡荆素,木犀草苷,槲皮苷及山柰素鼠李糖苷含量,比较荭草提取物中各化学成分在各肠段的吸收情况,并计算提取物中各成分的吸收参数,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析考察对吸收参数影响的显著性,进一步分析其在不同部位的吸收特征。荭草提取物不同浓度时原儿茶酸等7种成分在不同肠段的吸收均为线性吸收,其回归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5,符合零级吸收速率,肠吸收速率(Ka)随着荭草提取物浓度增加呈线性增加(R2>0.95),表明各成分以被动扩散机制吸收;所考察成分在不同肠段肠囊的吸收速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各成分在各肠道的吸收趋势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于结肠。肠囊对荭草中化学成分的吸收透过有选择性,外翻肠囊法可评价其多成分的肠吸收特性。
- 刘跃唐丽曹旭郑林王爱民黄勇
- 关键词:荭草肠外翻UPLC-MSMS吸收速率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