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华
- 作品数:27 被引量:12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狂犬病病毒核蛋白的体外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
- 目的研究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在保护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 RT-PCR获得狂犬病病毒CVS-11株的核蛋白全长基因,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30a-N,转染BL21(DE3)菌株,在体...
- 曹守春李加王玲唐建蓉刘景华曲小肃吴小红石磊泰董关木俞永新
-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免疫原性病毒攻击
- 文献传递
- 斑点杂交法测定Vero细胞DNA残留量的探针选择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为精确检测以Vero细胞为基质的生物制品中宿主细胞残余DNA含量。方法:将提取的Vero细胞DNA分别用不同时间的超声波和 HindⅢ内切酶进行断链处理,电泳和序列分析并确定DNA片段长度,地高辛标记后制备成检测探针,测定已知的不同浓度的样品DNA和疫苗中DNA残留量。结果:HindⅢ内切酶处理断链后产生172 bp、344 bp、516 bp、688 bp不同长度的DNA,并选取172bp长度的DNA片断和超声波处理30 s的DNA长度为500~750 bp的DNA片断作为检测用探针。结论:两种方法处理的DNA探针检测DNA的灵敏度可达0.1 pg,重复性均较好,超声波处理的探针特异性优于酶切探针,并能成功的应用于疫苗产品中残余宿主细胞DNA的检测。
- 李加唐建蓉刘景华曲小肃董关木
- 关键词:疫苗VERO细胞DNA探针
- 检查传代细胞致肿瘤因子动物模型的研究
- 1995年
- 以Vero传代细胞系为例,用一种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ntMice,SCID)及棵鼠(NudeMice),以10~7/0.2ml的传代细胞注射于胸部皮下。同时用Hela细胞作为阳性肿瘤细胞对照,并接种于免疫功能正常的BALB/c小鼠和昆明种小鼠。结果表明Vero细胞(P_(137)代)无论在SCID小鼠或探鼠都未引起肿瘤。而Hela细胞注射的SCID小鼠及裸鼠,于注射后第7天,在注射部位有进行性的肿瘤生长,到21天解剖时长至15×20mm,局部淋巴结也受累;而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小鼠则未引起肿瘤生长。证明SCID小鼠及探鼠可作为致肿瘤试验的动物模型。
- 刘丽华李冠民刘景华范文平
- 关键词:传代细胞SCID小鼠疫苗动物模型
- 国产狂犬病疫苗免疫抗体监测试验报告被引量:2
- 2004年
- 试验选用6月龄以上,5岁以内的成年健康犬65条,分别接种2种国产减毒狂犬疫苗,并对一免后6个月和8个月的犬及22条第2次加免犬进行了血清抗体监测。免疫接种1次后6个月,28.57%的犬血清抗体高于0.5IU/mL(狂犬病血清抗体在0.5IU/mL以上,犬达到保护水平);8个月时,有5.71%的犬血清抗体在0.5IU/mL以上;半年后进行第2次免疫,81.82%的犬血清抗体高于0.5IU/mL。
- 周桂兰祝俊杰赵景义郑瑞峰王卫东江翠兰吴小红刘景华赵民于垡
- 关键词:狂犬病国产疫苗免疫抗体免疫保护力
- 我国纯化狂犬病疫苗的临床反应及效果评价被引量:18
- 2002年
- 目的 对11家企业新近研制成功的9批地鼠肾细胞纯化狂犬病疫苗和5批Vero细胞纯化狂犬病疫苗进行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考核。方法 每家企业研制的疫苗任取1批,按3针和/或5针免疫程序接种,观察接种人群的副反应发生率。通过测定全程免疫后的血清中和抗体确定其免疫效果。结果 纯化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和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31.5%和0%~39.4%。全程免疫后均能产生很高的中和抗体。无佐剂疫苗第1针免疫后的第7d中和抗体GMT水平已达到0.4IU/ml,阳转率可达45.2%。结论2种疫苗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 董关木郑海发刘增顺曲小肃刘景华吴小红
-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纯化疫苗
- 人用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生产毒种(CTN-1-V株)的建立
- 董关木刘增顺郑海发吴小红刘景华曲效民严子林俞永新
- 1994年10月-2003年10月,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利用1996年卫生部科技贷款和自筹资金,应用中国自行分离、减毒的狂犬病毒株,适应于Vero细胞。该毒种在Vero细胞中增殖快,病毒滴度可达到10<'8>/ml以...
- 关键词:
- 关键词:狂犬病毒株VERO细胞
- 狂犬病毒CTN-1株在Vero细胞上的适应传代研究被引量:20
- 1995年
- 本文报导了用我国狂犬病毒固定毒人二倍体细胞适应株(CTN-1)进行Vero细胞适应传代研究。通过连续传代培养,滴度可达8.0logLD_(50)ml,达到了WHO规定的不需浓缩的标准。病毒用0.01MOI感染细胞其产量与1Mol感染量相仿。病毒增殖高峰在4-5天,维持达15天无明显下降,且可连续收获4-5次。因此,该毒种符合WHO提出的疫苗生产毒种要求,可用于狂犬病疫苗生产。
- 董关木刘增顺俞永新严子林刘景华
-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二倍体细胞
- 中国狂犬病疫苗生产株CTN-1全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16
- 2010年
- 本文首次对我国现行狂犬病疫苗生产用毒株CTN-1进行全长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为CTN-1疫苗在我国实际应用中的优势提供理论基础。利用RT-PCR方法分段扩增CTN-1全基因组序列,随后将PCR产物克隆到T载体、测序、拼接,用MegAlign软件比较CTN-1全基因组序列与国内外狂犬病疫苗株和街毒株全基因组序列的同源性;再以糖蛋白(G)基因为模板,用ClustalX和MEGA4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测序结果表明CTN-1全基因组序列的长度为11925nt(GenBank登录号FJ959397),序列分析表明CTN-1为基因Ⅰ型;CTN-1株全基因组序列与国内外狂犬病疫苗株和街毒株全基因组之间的同源性是81.5%~93.4%;与美国蝙蝠分离株SHBRV18的同源性最低,仅为81.5%;与新近从中国国内分离的野毒株HN10株的同源性最高,达93.4%。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CTN-1与国内不同地区大多数分离的狂犬病街毒株聚类于同一组内;而我国另一疫苗株aG株与国外疫苗株如Flury、PM、PV、ERA、RC-HL和个别中国街毒株分在另一组内。G基因氨基酸对比也显示CTN-1株与国内大多数街毒株的同源性高于其他疫苗株,结果说明CTN-1株较其他疫苗株病毒更适合制备用于预防中国狂犬病的灭活疫苗。
- 石磊泰俞永新刘景华唐建蓉吴小红曹守春李加曲效民董关木
- 关键词:全基因组序列进化分析
- 狂犬病病毒减毒株CTN-181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
- 狂犬病病毒CTN-181是本室保存的一株经初步鉴定为毒力减弱的弱毒株,鉴定结果表明:CTN-181是一株高度减毒、弱毒稳定性高、不易返祖而且具有十分良好免疫原性的弱毒株,其实验室指标达到WHO推荐作为口服疫苗的SAG2株...
- 石磊泰俞永新刘景华唐建蓉董关木
- 关键词:全基因组序列
- 一种新型原代地鼠肾细胞(PHKC)精制狂犬病疫苗的实验室质量评估
- 2000年
- 本文通过对一种新型疫苗 PHKC精制狂犬病疫苗的全面实验室检定并与法国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比较 ,认为该疫苗安全性良好 ,纯度较高 。
- 于洪涛胡晓明荣爱红李淑兰刘殿峰郭海英刘建华杨宇飞刘增顺郑海发曲小素刘景华吴小红张永喜朴文杰潘燕凯
- 关键词:狂犬病疫苗纯度副反应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