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少南
- 作品数:28 被引量:148H指数:7
- 供职机构: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湘鄂边境地区茅口组上段褐藻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 1989年
- 本文扼要地叙述湘鄂边境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上段含碳硅质泥岩(石煤)中褐藻类化石的发现,定名为拟墨角藻(来定种)Quasifucus sp.,并由此推测藻类是形成石煤的一种主要物质成分。
- 冯少南
- 关键词:石煤
- 海南岛石碌群研究的新进展
- 赋存于石碌群上部的海南岛石碌铁矿,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富铁矿。但是,由于没有在石碌群内找到有说服力的化石证据,致使这个在基础地质和矿产普查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长期悬而未决。1986年,我们在石碌群发现晚前寒武纪的宏观藻...
- 张仁杰冯少南徐光洪陈仁明杨德骊鄢道平李志宏
- 关键词:晚前寒武纪宏观藻类
- 文献传递
- 长江三峡地区乐平统与阳新统的分界
- 2002年
- 长江三峡地区阳新世—乐平世沉积可以分为南型和北型。北型该期主要为浅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 ,阳新世晚期的王坡组为粘土岩夹灰岩或硅质灰岩扁豆体 ,产Yabenia带及有孔虫 ,其上覆的吴家坪组产Clarkinaleveni,C liangshanensis等 ,阳新统与乐平统的分界置于Yabenia带的顶和含C leveni(可能有C dukouensis带 )的吴家坪组底。南型从阳新世晚期至乐平世主要为硅质岩、硅质灰岩 ,夹含煤碎屑岩 ,在吴家坪组的底部含牙形石C dukouensis带和C leveni带 ,该区阳新统与乐平统的分界置于C dukouens带泥质灰岩 (腕足类富集层 )的底 ,下伏的煤系地层时代为阳新世晚期。
- 冯少南李旭兵
- 关键词:二叠系地质时代灰岩粘土岩
- 海南石碌铁矿的Sm-Nd法年龄及其意义被引量:21
- 1992年
- 本文根据最新测定的海南岛石碌铁矿 Sm-Nd 同位素年龄(841±20Ma)与石碌群第六层所含宏观藻类化石群代表的地质时代完全吻合,进一步肯定含铁矿的石碌群应归属青白口系。同位素测定结果还表明该铁矿的原始物质形成时间与成矿作用为同一时期,结合含矿层底部存在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稀土模式及矿体产状等特征,推测该铁矿的铁质来源于近源海底火山喷发。
- 张仁杰马国干冯少南鄢道平
- 关键词:石碌铁矿年龄铁矿
- Chuaria-Tawuia生物群在海南岛石碌群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21
- 1989年
- 本文研究了海南岛石碌群第六层上部所产的Chuaria-Tawuia宏观藻类生物群。肯定石碌群含铁矿层为青白口系。解决了长期争论的海南岛石碌铁矿的时代问题。为今后在该岛及华南地区进一步寻找这一类型铁矿指出方向;也为建立和完善海南岛地层层序奠定基础。
- 张仁杰冯少南徐光洪杨德骊鄢道平李志宏蒋大海吴炜
- 关键词:青白口系
- 广西西湾煤系首次发现牙形刺及其地层意义被引量:4
- 1989年
- 西湾煤系是广西重要含煤层位之一,以碳酸盐岩夹煤层为特征,自下而上分天堂组和大岭组,主要煤层赋存于大岭组中。煤系时代有晚三叠世与早侏罗世之争。1988年笔者之一冯少南,曾报道了天堂组产植物化石Danaeopsis fecunda Halle,为煤系时代归属提供了重要古生物依据。今年笔者在大岭组的灰岩中分析出牙形刺,认为大岭组的时代应属晚三叠世,并进一步说明大岭组为潮坪泻湖→滨海沼泽相沉积。
- 冯少南李志宏
- 关键词:晚三叠世牙形刺
- 海南岛大岭地区二叠系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11
- 1998年
- 测制大岭农场14—12队剖面时,在覆于相当昌江鸡实含Pseudouralinia带岩关阶地层之上的千枚岩中,首次发现菊石Altudocerassp.、Agathicerascf.vulgatum;河叉岭剖面首次发现牙形刺Neogondolela?sp.;在邦溪农场八队绢云母千枚岩中,第一次分析出以三缝孢子占优势的孢粉组合。据此,笔者认为大岭地区的晚古生代地层,除有下石炭统岩关阶地层外,还有二叠纪地层,并可与邻区二叠纪地层对比,并探讨了该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
- 唐作友冯少南
- 关键词:二叠系地层
- 嘉禾石炭—二叠系界线新认识
- 1990年
- 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证明,在Misellina claudiae带之下马平组灰岩(船山组)上部,产二叠纪的(竹蜓)类、珊瑚和腕足类,其时代相当于阿舍利阶(Asselian)上部至萨克马尔阶(Sakmarian)和阿丁斯克阶(Artinaskian)的一部分。湖南嘉禾袁家剖面,船山组灰岩上部盛产该期代表分子Mccloudia,许寿永等称Mccioudia带,并以该带的底,视作石炭一二叠系的分界。据此,笔者将嘉禾袁家剖面二叠系的底界,下移到船山组灰岩第六层产Mccloudia带的底。该剖面的船山组灰岩为跨时的岩石地层单位。石炭一二叠系为连续沉积。本文还讨论该剖面与邻区的对比及其古地理环境。
- 冯少南
- 关键词:石炭纪二叠纪地层界线
- 长江三峡地区中、上泥盆统的分界被引量:1
- 2000年
- 秭归周坪乡怀抱石剖面中泥盆统云台观组产吉维特期的植物化石 ,化石层离顶界仅 3.5m ;上泥盆统黄家磴组产弗拉斯期的标准分子 ,含化石的地层离其底界 1.3m ;另外 ,长阳榔坪乡三串岭剖面黄家磴组底部有一层鲕状赤铁矿 ,其上的泥岩中产腕足类Lingulasp .及上泥盆统的叶肢介化石。根据植物化石垂直分布特征 ,长江三峡地区中、上泥盆统的界线应划在Protolepido dendronscharyanum Barrandeinadusliana组合与Leptophloeumrhombicum Cyclostigmakiltorkense Archaeopteris组合之间。
- 冯少南张仁杰
- 关键词:泥盆系
- 海南岛前寒武纪地质
- 张仁杰冯少南马国干徐光洪汪啸风
- 该成果是我国近年来基础地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生物层等手段,确定海南岛前寒武纪地层的存在并建立起其地层序列。据测龄为1000-1400Ma,属中元古代蓟县纪,是迄今已知海南岛最古老地层藻类Tawui...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