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宏

作品数:71 被引量:444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8篇天文地球
  • 28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地层
  • 11篇笔石
  • 9篇奥陶统
  • 8篇牙形石
  • 8篇化石
  • 8篇几丁虫
  • 8篇层序
  • 6篇地层学
  • 6篇地质
  • 6篇志留纪
  • 6篇三叠
  • 6篇泥盆世
  • 6篇海平
  • 6篇海平面
  • 6篇海平面变化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生物地层
  • 5篇下奥陶统
  • 5篇层序地层

机构

  • 48篇宜昌地质矿产...
  • 22篇中国地质调查...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柏林工业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海南地质综合...

作者

  • 71篇李志宏
  • 24篇王传尚
  • 23篇陈孝红
  • 16篇汪啸风
  • 15篇彭中勤
  • 14篇谢才富
  • 11篇付太安
  • 10篇张淼
  • 8篇张业明
  • 7篇周鹏
  • 7篇曾雄伟
  • 7篇黄照先
  • 6篇曾庆銮
  • 6篇牛志军
  • 6篇陈立德
  • 5篇张保民
  • 5篇魏运许
  • 4篇徐德明
  • 4篇冯少南
  • 4篇徐光洪

传媒

  • 10篇地层学杂志
  • 8篇华南地质与矿...
  • 6篇中国地质
  • 4篇地球学报
  • 4篇古生物学报
  • 3篇地质学报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地质通报
  • 2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质地球化学
  • 1篇岩石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南方国土资源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南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动物群的图形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在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基础上,笔者选择了华南地区奥陶系台地相、盆地相和位于二者之间的过渡相等不同沉积相区5条典型地层剖面,开展了华南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动物群的图形对比研究,通过这项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华南奥陶系下/中奥陶统界线附近笔石动物群的延限和不同相区笔石动物群的精确对比关系,为开展不同相区之间地层的精确对比奠定了基础。
王传尚汪啸风陈孝红李志宏张淼
关键词:笔石
中上扬子区寒武纪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被引量:16
2012年
在对研究区寒武纪典型地层剖面测量的基础上,在新的年代地层框架内,从沉积相的分析入手,研究了中上扬子区寒武系层序地层的划分,共识别出14个三级层序,其中,滇东统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黔东统划分出7个三级层序;武陵统和芙蓉统共4个三级层序,分属两个二级层序,其中滇东统和黔东统的10个三级层序划归寒武系下部的二级层序,武陵统和芙蓉统划归寒武系上部的二级层序;同时,对不同沉积相区的层序地层进行了对比。
王传尚李旭兵李志宏白云山刘安曾雄伟周鹏彭中勤
关键词:层序地层层序寒武系
湖北宜昌黄花场剖面中/下奥陶统界线附近的牙形剌被引量:17
2004年
重点描述宜昌黄花场剖面中 /下奥陶统界线附近的重要牙形剌共 3属、5种和 2新种Bergstroe mognathussp .nov .,BaltoniodustetrachotomusLiandWangsp .nov .,并对Oepikodusevae带和Baltoniodustriangu laris带分子的首现位置及带的含义进行厘定。作者还在此剖面大湾组下段发现北美中大陆区暖水型牙形剌Tripoduslaevis和Protoprioniodusaranda ,并确定Tripoduslaevis的首现位置在Baltoniodustriangularis带底界之上 0 .3m处。Tripoduslaevis的首次出现曾提议为中奥陶统的底界的标志 (见陈旭等 ,2 0 0 0 ) ,在宜昌黄花场剖面上Tripoduslaevis的首现位置接近Baltoniodustriangularis带底界 ,对确定中 /下奥陶统界线很重要。由于在黄花场剖面可识别出Baltonioduscrassulus—B .gladiatus—B .triangularis演化谱系 ,作者建议以B .triangularis的首次出现作为中奥陶统的底界 ,宜昌黄花场剖面为中 /下奥陶统界线的层型剖面。同时 ,文中将本区的牙形刺带与世界其它地区作了对比。
李志宏王志浩汪啸风陈孝红王传尚祁玉平
关键词:牙形刺动物
宜昌官庄晚泥盆世黄家磴组植物化石发现及其意义
本文研究了采自宜昌官庄晚泥盆世黄家磴组的植物化石,共6属4种2相似种1未定种,即纤原始鳞木(相似种)Prorolepidodendron cf.scharyanum Krejci,乔木状拟鳞木Lepidodendrops...
彭中勤孟繁松李志宏周鹏魏运许曾雄伟
关键词:植物化石晚泥盆世
文献传递
湖北宜昌黄花场剖面中-下奥陶统界线附近牙形石生物地层再研究
分析处理了扬子地层区中/下奥陶统界线附近内陆棚-浅外陆棚不同相区4条剖面共计233个牙形刺样品,发现湖北宜昌黄花场、陈家河剖面中/下奥陶统界线附近不仅产有丰富
李志宏汪啸风陈孝红王传尚陈辉明Svend Stouge
文献传递
江汉盆地西缘宜昌地区下白垩统五龙组辫状河沉积特征被引量:3
2018年
以在江汉盆地西缘宜昌张家坳一带等地测制的4个下白垩统五龙组剖面为基础,笔者通过精细划分岩性组合和沉积构造分析等方法,识别出张家坳一带的五龙组一段和二段下部10种典型的岩相类型及岩相组合类型。根据岩相组合类型,进一步识别出6种属于砾质辫状河典型构型单元,分别为辫状河道、心滩、漫滩、废弃河道、决口扇和决口河道沉积构型单元,但是整体上以辫状河道和心滩构型单元为主。五龙组辫状河沉积在张家坳、土城一带为砾质近源辫状河沉积特征,与冲积扇关系密切,发育在河流的上游地段,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物源来自西北部的黄陵背斜剥蚀区,而在向家嘴和三溪口一带相变为砂质辫状河沉积。
程龙李志宏阎春波张保民曾雄伟周鹏彭中勤
关键词:岩相下白垩统江汉盆地
广西西湾煤系首次发现牙形刺及其地层意义被引量:4
1989年
西湾煤系是广西重要含煤层位之一,以碳酸盐岩夹煤层为特征,自下而上分天堂组和大岭组,主要煤层赋存于大岭组中。煤系时代有晚三叠世与早侏罗世之争。1988年笔者之一冯少南,曾报道了天堂组产植物化石Danaeopsis fecunda Halle,为煤系时代归属提供了重要古生物依据。今年笔者在大岭组的灰岩中分析出牙形刺,认为大岭组的时代应属晚三叠世,并进一步说明大岭组为潮坪泻湖→滨海沼泽相沉积。
冯少南李志宏
关键词:晚三叠世牙形刺
广西象州早泥盆世晚期海平面变化与生物点礁的迁移被引量:1
2014年
根据对广西象州大乐泥盆系剖面沉积序列特征的分析,将该剖面大乐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SQ2),并分别将其与区域上的典型剖面进行了对比,特别与黔南独山同期地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这一时期的海平面变化对区域上的沉积序列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而SQ2高位体系域所沉积的生物礁序列为海退背景下的进积序列,这一研究成果为油气地质调查中生物礁储层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传尚李志宏彭中勤
关键词:海平面变化层序地层
海南岛保亭县南好地区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期地层层序的厘定
海南岛保亨县南好地区位于海南岛九所—陵水构造带与尖峰—吊罗构造带之间,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菲律宾海(太平洋)板块的交接部位,其大地构造演化主要受控于三大板块的相对运动与相互作用。地层区划隶属于华...
李志宏谢才富彭松柏付太安
文献传递
宜昌地区早志留世(Llandoverian)腕足类一新科Spinochonetidae(fam.nov.)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腕足类新科Spinochonetidae(fam.nov.)建立在宜昌地区志留系兰多维列统罗惹坪组下段中部(上埃隆阶)的Spinochonetes Rong,Xu et Yang(1974)和Spinolella(gen.nov.)两个属,以及一个属、种未定的分类单元的基础上。新科成员仅有从腹壳喙部伸出一根直的腹喙刺,这与Chonetoidea超科内的Strophochonetidae科以及Chonestrophiidae科众成员的铰合缘刺都是从腹壳铰合缘上伸出来的有着本质差别。另外,本文还对Spinochonetes以及它的属型种S.notata Rong,Xu et Yang(1974)进行重要图解和补充描述。与此同时,对Spinolella(gen.nov),以及S.minuta(gen.et sp.nov.)进行系统描述和对比。据目前所知,新科成员只分布于我国鄂西、黔东北、陕南和川北等地,属于上扬子台地的土族居民。因为Spinochonetidae(fam.nov.)属于腕足类独特的一个类型,演化快,贝体极小,保存精美,因此具有分类学、地层对比,以及恢复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曾庆銮张淼李志宏
关键词:腕足类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