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宝艳
- 作品数:17 被引量:97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命网”健康教育流程对促进冠心病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作用被引量:29
- 2009年
- 目的为了全面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预防冠心病事件发生和疾病复发,对出院冠心病患者采用了规范的"生命网"健康教育流程,并按计划实施健康教育、管理和监督,以使这些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方法通过基线调查确定患者目前的生活方式,了解患者的生活态度,根据以上情况制定具体的"生命网"健康教育流程,并对患者在出院1年内实施定期的健康教育、咨询指导、跟踪随访等。结果随访证明患者不良生活方式较基线调查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其中患者戒烟率达92.57%,戒酒率达90.10%,能够坚持健康饮食的患者达64.85%,能够坚持运动锻炼的患者达89.60%。结论规范实施"生命网"健康教育流程,对冠心病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冠心病治疗的依从性,预防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张晓梅张颖周文悦万宝艳周新圆蔡钎张潇吴红瑾
- 关键词:健康教育冠状动脉疾病
- 1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伤口感染病人的护理
- 2015年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能很好地解决因冠心病造成的心脏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梗死等问题,是目前重建冠心病血液循环的重要手段[1],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等。随着冠脉造影术的普及,各种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冠状动脉造影术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术后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可导致病人死亡。所以,对冠脉造影术后病人积极采取有效的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尤为重要。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发生伤口感染,查阅国内文献极其少。本病房于2014年6月收治1例 PCI 术后伤口感染的病人,经过本病房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与护理,病人最终痊愈出院。现将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总结如下。
- 万宝艳赵丽凤戴敬
-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伤口感染护理
-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干预对心血管病患者愈后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干预在心内科病房中的愈后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择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间,心内科病房收治166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成两组,即常规护理组和微信延续性护理组,各83例。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延续护理方式,微信延续性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和出院后的生命质量(采用GQOL评分量表测评)。结果:护理满意度,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分数接近,有可比性(P>0.05);护理后,微信延续性组分数要高于常规理组[(94.13±5.51)vs.(88.36±5.20)分,P<0.05]。依从性方面,两组的完全依从和一般依从占大多数,但常规护理组的不依从性人数要高于微信延续性护理组,总依从率微信组相对常规护理组要高(96.4%vs.85.5%,P<0.05)。出院后生命质量评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方面的生命质量分数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微信延续性护理组的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患者的护理下起到了积极作用,提升了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及依从性,患者的生命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让患者离院后也得到了科学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指导,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陈霞万宝艳宋现涛
- 关键词:生命质量依从性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肺栓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被引量:1
- 2008年
-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介入治疗已经被绝大多数冠心病患者所接受,然而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这一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目前并不少见。急性肺栓塞的发生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报道,大约10%的肺栓塞患者发生肺组织坏死,如果机体能将小的血块迅速清除,则肺组织受损将降至最轻程度。若较大血块不能被及时清除,则所致损伤严重,甚者可引起突然死亡。
- 张晓梅万宝艳
-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生命安全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行外科治疗的特点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并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特点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的66例行PCI治疗术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根据接受的治疗策略分为保守治疗组(n=44)和外科治疗组(n=22)。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用药情况、PCI治疗情况和下肢动脉超声检测结果。结果:与保守治疗组相比,外科治疗组患者术后低分子肝素使用率明显较高(81.8%vs.40.9%,P=0.034);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其他用药情况、PCI治疗情况和下肢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史、血小板数量、动脉瘤位置、缝合器使用情况、压迫时间、肢体制动时间后,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仍然是需要外科处理假性动脉瘤的预测因素(OR=1.62,95%CI:1.13~2.63,P=0.038)。结论:在PCI治疗后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中,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可能更易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接受外科治疗。对于病情需要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应提前给予多方面、针对性、个体化护理,以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减轻患者负担。
- 万宝艳赵丽凤谭秀利张东凤宋现涛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假性动脉瘤保守治疗外科治疗护理
- 两种方法评估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膀胱高度及储尿量的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部叩诊和B超两种方法评估冠脉介入术后病人膀胱高度及储尿量的可行性。[方法]运用腹部叩诊和B超测量法将300例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术后卧床制动病人的测量值进行比较,同时将腹部叩诊膀胱高度与储尿量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腹部叩诊膀胱高度与B超测量膀胱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3,P=0.156),两者具有相关性(r=0.832,P<0.001);腹部叩诊膀胱高度与储尿量呈直线相关关系(r=0.756,P<0.001),并得到回归方程。B超测量膀胱储尿量=65.627×腹部膀胱叩诊高度-223.971,F=231.138,P<0.001,回归方程有意义,确定系数(R2)=57.2%。两种方法的Kappa一致性系数为0.562,灵敏度为51.85%,特异度为97.80%。[结论]腹部叩诊与B超测量均能够比较准确、有效地评估膀胱高度和储尿量,腹部叩诊方法简便易行,B超测量方法较灵敏精确,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性使用。
- 张颖刘溢思张晓梅万宝艳张潇吴红瑾
- 关键词:叩诊B超介入治疗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
- 2021年
- 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干预支持的健康教育。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比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相比,具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40.28±2.09)、SDS评分为(49.34±4.16);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知识评分,分别为(74.22±4.51)、(88.89±5.22)。对照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43.59±2.13)、(44.88±3.79);对照组患者SF-36评分为(74.22±4.51)、知识评分为(88.89±5.22);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干预支持,稳定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升了患者及其家属认知程度,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
- 周精晶徐溟董旭罗子妹万宝艳
-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 心血管病患者焦虑抑郁非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我国心血管病已成为对国民健康造成最大影响的疾病,也是致残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患病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在心血管患者中十分常见,心血管病患者中有40%~50%同时患有焦虑抑郁障碍^([1])。国内调查研究^([2])显示13.4%~77.6%的心血管病患者患有焦虑和(或)抑郁症状。根据刘梅颜团队进行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心内科门诊患者中抑郁和/或焦虑障碍的患病率相对较高,终生患病率达到17.0%^([3])。
- 赵丽凤董旭万宝艳杨晓辉王艳玲宋现涛
- 关键词:心血管病焦虑抑郁
- 护理宣教对急性心肌梗死女性吸烟患者戒烟成功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院内护理宣教对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女性吸烟患者戒烟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并分析了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我院心内科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女性患者2 619例。按照患者吸烟状态将人群分为两组:吸烟组(入院时仍然吸烟者和已戒烟者)及非吸烟组(从未吸烟者)。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吸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5A”戒烟干预方案和常规护理。观察戒烟成功率并比较1年后戒烟成功的患者与戒烟未成功患者的预后。结果:在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女性患者中,吸烟者共计414(15.8%)例。相比于非吸烟者,吸烟者更年轻(66.2 vs.70.3)岁,两组有高血压者(241 vs.1 095;58.2%vs.49.7%)、糖尿病(103 vs.331;24.9%vs.15.0%)、心力衰竭病史(18 vs.55;4.3%vs.2.5%)比例更高。经戒烟护理宣教后随访1年,有161例(38.9%)戒烟成功。相比于未戒烟者,戒烟成功患者全因死亡率(4.3%vs.8.1%)及再住院率(3.1%vs.11.9%)更低。结论:在女性急性心肌梗死人群中,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比例更高。戒烟护理宣教对患者戒烟有着重要意义,对改善预后有着重要价值。
- 万宝艳杨跃邢雪春赵丽凤陈霞左靖宋现涛
- 关键词: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戒烟预后
- 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术后造影剂迟发型过敏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术后造影剂引起的迟发型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的2 611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术后造影剂迟发型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护理与治疗措施。结果 2 611例患者中出现迟发型过敏反应35例(1. 3%),其中轻度25例、中度9例、重度1例。不同性别及年龄患者间迟发型过敏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5例轻度迟发型过敏反应以皮疹伴皮肤瘙痒为主要表现,9例中度过敏反应以眼睑、颜面部水肿为主要表现,1例重度过敏反应者表现为全身寒战及急性血压下降。2例患者仅口服氯雷他定治疗,33例患者使用了糖皮质激素,主要包括地塞米松以及甲泼尼龙。1例重度过敏反应患者开通新的静脉通路加强补液,给予氧气吸入,并使用了小剂量多巴胺维持血压。所有患者治疗后均安全出院。结论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间造影剂迟发型过敏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临床工作者应增强对迟发型过敏反应的重视程度,对于使用过造影剂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听取并记录患者主诉,对过敏反应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 万宝艳陈霞罗子妹曾勇高瑞雪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造影剂迟发型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