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介入
  • 8篇护理
  • 7篇介入治疗
  • 6篇心病
  • 6篇冠心病
  • 5篇动脉
  • 5篇术后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冠脉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病人
  • 2篇动脉介入
  • 2篇血小板
  • 2篇生命
  • 2篇起搏
  • 2篇介入治疗后
  • 2篇康复
  • 2篇抗血小板
  • 2篇疾病

机构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张晓梅
  • 7篇张颖
  • 4篇万宝艳
  • 4篇吴红瑾
  • 3篇周文悦
  • 3篇桑小红
  • 3篇张潇
  • 2篇梁涛
  • 2篇陈韵岱
  • 2篇李峥
  • 2篇康晓凤
  • 2篇高瑞雪
  • 2篇赵丽凤
  • 1篇王菲莉
  • 1篇严婷婷
  • 1篇陶娟
  • 1篇徐溟
  • 1篇蔡钎
  • 1篇郜玉珍
  • 1篇刘溢思

传媒

  • 2篇中华护理杂志
  • 2篇护理研究(中...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学报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华护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患者桡动脉采血按压时间的比较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患者桡动脉采血后局部按压的最佳时间。方法选择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后桡动脉采血患者150例,按入院日期分为A、B、C三组各50例,每组按压时间分别为5 min、10 min、15 min,比较其出血发生率。结果桡动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时间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B、C组(均P<0.012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结论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患者桡动脉采血后局部按压时间以10 min最佳。
周文悦张晓梅张颖
关键词:抗血小板聚集桡动脉采血按压时间穿刺点出血止血时间凝血机制
心内科护士在冠心病疾病管理中的作用
疾病管理(Disease management)是指针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采取不同措施,提供不同服务,也就是对疾病采取"全程的管理",以从根本上控制医疗保健的成本,节约有限的卫生资源。疾病管理用系统的观点来构建新的疾...
张晓梅徐溟周文悦刘昊静桑小红韩雅静秦迎迎
关键词:疾病管理冠心病患者心内科护士
文献传递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抗栓治疗的护理干预
随着介入治疗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选择介入治疗,然而,介入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危险性,其中血栓事件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可造成心肌梗死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
张晓梅
关键词:抗栓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围术期护理干预介入治疗
文献传递
提高冠心病病人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护理现状被引量:3
2015年
从加强对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病人服药行为、建立健全的随访制度、加强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方面综述提高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护理现状,指出用药依从性直接关系着病人的疾病预后及生存质量,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赵丽凤张晓梅
关键词:冠心病抗血小板药物护理
康复运动对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影响5个相关研究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检验康复运动对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后患者冠脉再狭窄的影响。方法:经系统文献检索,筛选出5个随机临床试验并进行汇总分析,对因冠脉再狭窄而需要行冠脉搭桥术或冠脉支架术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入选的5篇文献是同质性的,康复运动组比对照组冠脉狭窄的发生率减少47%(P<0.004),通过敏感性检验本研究结果可靠。结论:患者行冠脉成形术后参加适当的心脏康复运动可以减少冠脉再狭窄的发生。
康晓凤李峥梁涛陈韵岱张晓梅
关键词:康复运动冠脉再狭窄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META分析术后再狭窄
规范护理行为 预防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
心脏介入治疗以其操作简便、创伤小、见效快,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其手术数量每年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如何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做好介入术前、术后的护理操作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关键。1方法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护...
张晓梅
关键词:护理行为无菌技术消毒隔离医院感染介入治疗
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肺栓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被引量:1
2008年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介入治疗已经被绝大多数冠心病患者所接受,然而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这一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目前并不少见。急性肺栓塞的发生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报道,大约10%的肺栓塞患者发生肺组织坏死,如果机体能将小的血块迅速清除,则肺组织受损将降至最轻程度。若较大血块不能被及时清除,则所致损伤严重,甚者可引起突然死亡。
张晓梅万宝艳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生命安全
两种方法评估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膀胱高度及储尿量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腹部叩诊和B超两种方法评估冠脉介入术后病人膀胱高度及储尿量的可行性。[方法]运用腹部叩诊和B超测量法将300例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术后卧床制动病人的测量值进行比较,同时将腹部叩诊膀胱高度与储尿量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腹部叩诊膀胱高度与B超测量膀胱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3,P=0.156),两者具有相关性(r=0.832,P<0.001);腹部叩诊膀胱高度与储尿量呈直线相关关系(r=0.756,P<0.001),并得到回归方程。B超测量膀胱储尿量=65.627×腹部膀胱叩诊高度-223.971,F=231.138,P<0.001,回归方程有意义,确定系数(R2)=57.2%。两种方法的Kappa一致性系数为0.562,灵敏度为51.85%,特异度为97.80%。[结论]腹部叩诊与B超测量均能够比较准确、有效地评估膀胱高度和储尿量,腹部叩诊方法简便易行,B超测量方法较灵敏精确,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性使用。
张颖刘溢思张晓梅万宝艳张潇吴红瑾
关键词:叩诊B超介入治疗
“生命网”健康教育流程对促进冠心病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作用被引量:29
2009年
目的为了全面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预防冠心病事件发生和疾病复发,对出院冠心病患者采用了规范的"生命网"健康教育流程,并按计划实施健康教育、管理和监督,以使这些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方法通过基线调查确定患者目前的生活方式,了解患者的生活态度,根据以上情况制定具体的"生命网"健康教育流程,并对患者在出院1年内实施定期的健康教育、咨询指导、跟踪随访等。结果随访证明患者不良生活方式较基线调查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其中患者戒烟率达92.57%,戒酒率达90.10%,能够坚持健康饮食的患者达64.85%,能够坚持运动锻炼的患者达89.60%。结论规范实施"生命网"健康教育流程,对冠心病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冠心病治疗的依从性,预防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张晓梅张颖周文悦万宝艳周新圆蔡钎张潇吴红瑾
关键词:健康教育冠状动脉疾病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疾病管理的实践与效果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疾病管理的效果。方法对30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综合评估危险因素后建立健康档案,制订相应的疾病管理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和随访,并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观察并分析疾病管理效果。结果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较管理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其中患者戒烟率达92.57%,戒酒率达90.10%,能够坚持低盐低脂饮食的患者达64.85%,能够坚持运动锻炼的患者达89.60%。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疾病管理,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对预防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张晓梅张颖吴红瑾张潇
关键词:冠心病疾病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