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澎
-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7B50-T7451铝合金板材孔挤压工艺性能研究被引量:26
- 2011年
- 采用挤压棒直接冷挤压的方法对7B50-T7451铝合金厚板进行了孔挤压强化,对比分析了其孔挤压前后疲劳寿命;并与第三代高纯7050-T7451铝合金厚板孔挤压强化效果进行对比。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X射线应力(XRD)等方法,研究了两种合金的疲劳断口形貌特征、微观组织变化以及孔表层的残余应力场。结果表明,采用4%~6%的挤压量对7B50-T7451厚板进行挤压强化可取得较好的疲劳强化效果,试件的疲劳寿命是未挤压强化前的29倍;而7050-T7451铝合金厚板疲劳寿命仅是未挤压强化的5.5倍。孔挤压后,7B50-T7451厚板在强化层产生位错缠结及残余压应力,压应力层深度约为7.3mm,最大残余压应力出现在距孔边约1mm处,应力值为387MPa。强化层内形成的位错胞状结构和残余压应力可有效延缓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从而提高试件的疲劳寿命。
- 龚澎郑林斌张坤伊琳娜宋德玉
- 关键词:残余应力
- Ti-1023钛合金等温超塑性锻造的防护润滑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Ti-1023钛合金整体框部件为Z形截面件,存在成形难度大、高温氧化严重、锻造温度范围窄、锻造变形抗力高、流动粘滞等问题,而现有钛合金防护润滑剂均难以满足要求。本文通过不同组分配比防护润滑剂的试烧,性能测试及工艺验证等试验,研制了适用于Ti-1023钛合金薄壁整体框部件等温超塑性锻造新型锻造防护润滑剂。该防护润滑剂配比为硼砂∶GL09∶粘结剂∶TiC=20∶80∶100∶8~10,涂敷厚度为0.08~0.14 mm。实践表明,新型防护润滑剂具有较好的防护润滑效果及长效工作能力。
- 冯朝辉胡兴华郭鸿镇姚泽坤陆政龚澎
- 关键词:TI-1023钛合金
- 第二级时效工艺对7050铝合金厚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研究了第二级时效工艺对7050铝合金厚板拉伸性能、断裂韧度及电导率的影响,并采用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分析其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该合金厚板在双级时效的第一级时效条件相同时,随第二级时效温度的升高或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中沉淀相的尺寸和间距增大,合金强度下降,断裂韧度和抗应力腐蚀能力提高,切变和穿晶韧窝混合型断裂方式中的韧窝特征愈加突出,且时效温度对性能的影响较时间明显;在120℃×4 h+165℃×28 h双级时效工艺下合金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 冯朝辉王少华胡兴华龚澎杨守杰陆政汝继刚张兴国戴圣龙
- 关键词:双级时效显微组织沉淀相
- 一种新型Al-Zn-Mg-Cu系铝合金的均匀化工艺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采用拉伸性能测试、硬度测试、DSC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SEM)和透射电镜观察(T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单、双级均匀化工艺对一种新型Al-Zn—Mg—Cu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及合金的过烧温度。结果表明,采用常规半连续铸造方法生产的该合金铸坯的过烧温度在480℃左右。随均匀化温度的升高,铸造组织中的非平衡共晶相逐渐溶人基体,均匀化温度达到450℃以上时,枝晶组织基本消失,基体固溶度随均匀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400℃左右对铸锭进行预处理,可促进第二相Al3Zr均匀弥散析出,抑制随后热加工过程中的再结晶,从而细化晶粒,并改善合金工艺塑性。确定该新型Al—Zn—Mg—Cu合金的均匀化工艺为400~420℃/12h+470℃/36h。
- 龚澎张坤戴圣龙
- 关键词:AL3ZR
- 孔挤压强化对超高强7055-T7751厚板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0年
- 采用挤压棒直接冷挤压的方法,对比分析了超高强7055-T7751铝合金厚板带孔试样孔挤压前后的疲劳寿命;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以及X射线应力分析等方法,研究了7055-T7751厚板带孔试样的疲劳断口形貌特征、微观组织变化以及孔壁表层的残余应力场。结果表明,采用3%~5%的挤压量对7055-T7751厚板进行孔挤压强化可取得较好的疲劳强化效果,试件的疲劳寿命提高了33倍以上;孔挤压后的强化层深度约为7mm,最大残余应力出现在距孔边约0.5mm处,应力值为-554MPa。强化层内形成的位错胞状结构和残余压应力可有效延缓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从而提高试件的疲劳寿命。
- 张坤龚澎宋德玉汝继刚
- 关键词:残余应力
- 均匀化处理对新型Al-Zn-Mg-Cu铝合金组织及锻造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SEM)、透射电镜(TEM)、高温拉伸性能和高温冲击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均匀化处理工艺对一种采用常规半连续铸造方法生产的新型Al-Zn—Mg—Cu合金组织和锻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均匀化温度的升高,合金铸锭中的枝晶组织及难溶非平衡共晶相逐渐溶人基体中;当均匀化温度低于450℃时,基体中仍残留部分枝晶组织,并且合金的工艺塑性偏低;当均匀化温度达到470℃时,枝晶组织充分回溶到基体中,使铸锭获得最优的工艺塑性。铸锭经470℃/36h均匀化处理后,通过工艺塑性实验确定合金在380~430℃之间具有良好的锻造性能。根据以上实验结果,确定该新型Al—Zn—Mg—Cu合金的均匀化处理工艺为470℃/36h;锻造温度为380~430℃。
- 龚澎张坤戴圣龙陆政
- 关键词:均匀化高温拉伸锻造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