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瑶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Vav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浸润T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Vav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浸润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外科手术切除的新鲜肺癌标本40例,分离出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T),通过RT-PCR方法检测TIL-T中Vav1基因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Vav1蛋白表达情况。并且总结4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ANOVA方差分析法,分析TIL-T中Vav1的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TIL-T中Vav1的表达与NSCLC组织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高、中、低分化组的肺癌标本TIL-T中Vav1基因的表达量2-△CT值分别为0.113±0.097,0.055±0.050及0.029±0.022,三组比较有差异(P=0.007);且三组肺癌标本TIL-T中Vav1蛋白的IOD值分别为0.543±0.323,0.425±0.331及0.153±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有淋巴结转移组及无淋巴结转移组肺癌标本TIL-T中Vav1基因的表达量2-△CT值分别为0.039±0.051及0.072±0.059,两组比较有差异(P=0.048);且两组肺癌标本TIL-T中Vav1蛋白的IOD值分别为0.229±0.205及0.454±0.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TIL-T中Vav1的表达水平与NSCLC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预后。TIL-T中Vav1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淋巴结转移率呈负相关。提示肺癌组织局部免疫耐受可能与TIL-T中Vav1表达水平降低有关,Vav1是评价NSCLC患者T细胞功能以及局部免疫状态的指标之一。
- 齐瑶李润美于津浦李慧任秀宝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耐受
- Vav1与浸润T细胞活性肿瘤局部IDO表达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Vav1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Tlymphocytes,TITL-T)活性关系的研究,提出T细胞失能的可能分子机制;初步探讨TIL-T中Vav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局部微环境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vgenase,IDO)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外科手术切除的新鲜肺癌标本、癌旁正常肺组织及蜡块40例,通过实时定量RT-PCR检测TIL-T中Vav1 mRNA表达变化;免疫印迹及免疫沉淀技术检测Vav1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活性。BrdU法检测T细胞增殖活性此外,运用Real time-PCR法检测肺癌组织中IDO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检测IDO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部分肺癌局部浸润的T细胞处于功能抑制状态,这种抑制状态可能与细胞内重要的信号传导蛋白Vav1的表达量及活性相关。IDO表达阳性组肺癌标本局部TIL-T中Vav1 mRNA水平及Vav1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明显低于IDO表达阴性组(P<0.05)结论:Vav1的表达和活化在TIL-T功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肿瘤局部微环境中的IDO蛋白可能是影响TIL-T中Vav1表达和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IDO可能通过抑制Vav1的表达及磷酸化活化过程,使TIL-T的主动免疫受损,从而降低宿主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 齐瑶李润美于津浦李慧尤健于文文辛宁董楠朱建权任秀宝
- 关键词:磷酸化增殖
- Vav1与浸润T细胞活性、肿瘤局部IDO相关性的研究
- 目的:通过对Vav1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T lymphocytes,TIL-T)活性关系的研究,提出T淋巴细胞失能的可能的分子机制;初步探讨TIL-T中Vav1的表达和活化情况及其...
- 齐瑶李润美赵华刘亮于津浦李慧尤健朱建权任秀宝
- 肿瘤干细胞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1年
- 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及复发的根源。虽然机体有严密的免疫监视机制,但肿瘤干细胞可以通过改变表面抗原、表达免疫逃逸相关基因及逃逸相关的表面标志物,或诱导具有免疫抑制能力的细胞或细胞因子的分泌等多种机制有效地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此外,肿瘤干细胞免疫逃逸与其微环境中的各种间质细胞和细胞外因子的作用也密切相关。这些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肿瘤干细胞的认识,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 齐瑶李润美任秀宝
-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免疫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