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炎英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新生儿
  • 5篇护理
  • 3篇导管
  • 3篇静脉
  • 2篇新生儿PIC...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输液
  • 2篇中心静脉
  • 2篇中心静脉导管
  • 2篇外周
  • 2篇外周静脉
  • 2篇相关性肺炎
  • 2篇经外周静脉
  • 2篇静脉导管
  • 2篇静脉输液
  • 2篇呼吸机
  • 2篇肺炎
  • 2篇NICU新生...
  • 2篇产儿

机构

  • 9篇福建省立医院

作者

  • 9篇陈炎英
  • 5篇卓瑞燕
  • 3篇程奇
  • 1篇林惠珠
  • 1篇王娟
  • 1篇李巧云
  • 1篇林春
  • 1篇林超
  • 1篇陈淑艳
  • 1篇郑淑娇
  • 1篇魏秀珍

传媒

  • 5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当代护士(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早产儿PICC异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5
2013年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末端放置于上腔静脉的、可长期留置的一种导管,专为需要进行中、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所设计。PICC为患儿提供了可靠、安全的静脉通道,既能减少对患儿的过度刺激,又保证了静脉营养的供给,而且并发症少。导管异位是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陈炎英林惠珠李巧云
关键词: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早产儿中心静脉导管长期静脉输液上腔静脉
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NICU早产儿睡眠及进食情况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早产儿指胎龄在37周前出生的活产婴儿,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全,体质量较低,可出现营养缺乏症、败血症等多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病死率[1].我国早产儿发病率较高,有统计资料显示其发生率5.23%~10.05%,病死率约12.51%~20.13%.如何降低早产儿病死率、保障其生命安全一直为新生儿科医务人员研究的重点[2].发展性照顾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注重环境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减少不良环境对早产儿的影响,近年来逐渐受到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者的关注[3].
谢梦玲陈炎英王娟王珊珊林超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干预新型护理模式发展性照顾营养缺乏症活产
赋能教育模式在肠造口新生儿家庭照护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 探讨赋能教育模式在肠造口新生儿家庭照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福建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68例肠造口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肠造口术后即给予赋能教育,评价2组患儿家属健康指导后的照护效果。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家长居家及造口护理技能合格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在喂养问题、皮肤护理问题、造口护理问题及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其中喂养问题、皮肤护理问题、造口护理问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并发症发生例数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肠造口术后即予以赋能教育,能有效提高家长对造瘘口护理能力及新生儿照护能力,减少肠造口新生儿出院后的护理问题。
程奇卓瑞燕陈炎英陈淑艳
关键词:肠造口新生儿家庭照护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新生儿PICC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价值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究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的风险管理价值。方法选取本院9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本院实施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前进行治疗的45例患儿为A组,在该组患儿的PICC护理中采用常规风险管理;选取本院实施FMEA后进行治疗的45例患儿为B组,在该组患儿的PICC护理中采用FMEA进行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每个失效模式的RPN值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B组的每个失效模式RPN值均低于A组(P<0.05);B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可以有效的降低每个失效模式的风险与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陈炎英程奇卓瑞燕陈凌琳林春
关键词:失效模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新生儿
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2020年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在福建省立医院NICU应用呼吸机治疗的95例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N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降低NICU VAP发生率,缩短新生儿呼吸机使用时间和NICU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谢梦玲陈炎英魏秀珍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新生儿优质护理服务
集束化护理在NICU新生儿PICC导管维护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具有安全可靠、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等优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应用较为广泛,可减少患儿静脉输液及反复穿刺的痛苦。但NICU新生儿血管条件、依从性等方面较差,若PICC留置期间护理不当,可引发堵管、血流感染等并发症,容易延长患儿NICU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1]。
陈炎英卓瑞燕程奇谢梦玲陈凌琳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血流感染血管条件依从性
俯卧位结合支撑垫应用于早产儿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早产儿由于胎龄不足,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多方面发育不完善[1]。临床上俯卧位干预最为简便易行且经济无创,具有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次数和提升氧饱和度等作用,在临床上应用也取得良好效果[2]。与仰卧位相比,俯卧位时四肢屈曲类似于胎儿在母体内的体位,而俯卧位支撑垫的应用,营造了如同宫内般舒适环境,有利于早产儿身心的发展,保持情绪稳定,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陈淑艳卓瑞燕郑淑娇陈炎英
关键词:卧位氧饱和度体质量胃肠蠕动多功能监护仪
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陈炎英
风险评估联合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在新生儿PICC导管置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NICU新生儿长期静脉输液、静脉营养治疗的常用途径,但受新生儿解剖结构、医护人员专业技术差异等因素影响,新生儿PICC尖端异位发生率较高,极易导致感染。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是PICC尖端定位的新技术,目前已证实其对减少导管尖端异位有显著的作用[1]。但当前国内对于PICC管理存在“重穿刺、轻维护”的现象,特别是对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越低、胎龄越小,静脉条件差、免疫力较低,即使单一应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也不能显著减少新生儿PICC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2]。
陈炎英王英婷卓瑞燕
关键词:长期静脉输液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风险评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