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坚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关节
  • 4篇置换术
  • 4篇骨折
  • 4篇股骨
  • 4篇关节置换
  • 3篇髋关节
  • 3篇髋关节置换
  • 3篇髋关节置换术
  • 3篇颈骨
  • 3篇颈骨折
  • 3篇股骨颈
  • 3篇股骨颈骨折
  • 2篇全髋
  • 2篇髋置换
  • 2篇膝骨
  • 2篇膝关节
  • 2篇老年
  • 2篇老年股骨
  • 2篇老年股骨颈骨...
  • 2篇假体

机构

  • 7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陈志坚
  • 6篇陈庆槐
  • 5篇周雪明
  • 5篇谢荏棠
  • 4篇刘先银
  • 3篇陈沛芬
  • 3篇刘彬
  • 2篇刘世桢
  • 1篇王庆祥
  • 1篇王智
  • 1篇郭建恩
  • 1篇曾淳

传媒

  • 1篇新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2014广东...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GEMINI MK Ⅱ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骨关节炎38例
目的 探讨采用GEMINI MKⅡ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对2009年1月~20013年4月38例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严重膝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随访时间6~ 18个月,平...
周雪明刘先银刘世桢王智刘彬吴润柏陈志坚
关键词:骨关节炎关节成形术GEMINIMK
重建固定股骨髁骨折联合膝关节镜下异体胫前肌腱一期重建前交叉韧带与二期重建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分析重建固定股骨髁骨折联合一期膝关节镜下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与二期膝关节镜下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方法 8例重建固定股骨髁骨折联合一期膝关节镜下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4例二期膝关节镜下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随访6~24个月,平均12.3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分级评估标准(IKDC)检测评价疗效。结果两组间患者满意度、关节稳定性及功能差异均无明显差异。重建固定股骨髁骨折二期膝关节镜下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治疗过程较联合一期膝关节镜下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延长得多。结论重建固定股骨髁骨折联合一期膝关节镜下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与二期膝关节镜下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相近,但一期重建较二期重建具备更明显优势。
曾淳郭建恩王庆祥谢荏棠陈庆槐陈志坚
关键词:股骨髁骨折前交叉韧带同种异体移植
半髋柄固定方式对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半髋置换股骨柄在股骨近端髓腔不同形态固定方式对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2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分别连续收治的75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纳入标准:GardenⅢ、Ⅳ型、骨折前尚能独立行走;排除标准:股骨颈病理性骨折、同侧髋骨关节炎、严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分为骨水泥组和生物组。骨水泥组行骨水泥股骨柄双动头置换术,生物组行生物双动头置换术,对比骨水泥组与生物组术中并发症,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情况,股骨近端髓腔Noble分型,股骨假体的初始位置,假体松动情况及其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0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5±3)个月。骨水泥组术中出现明显骨水泥反应2例,未出现死亡病例,术后有2例出现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分型VB2型和VC型)。生物组术中出现股骨距骨折6例(Vancouver分型VAL型),术后假体周围骨折2例(Vancouver分型均为B2型),术后3个月内出现髋关节后脱位1例。术后3个月内死亡2例,均为肾功能衰竭患者。股骨柄的位置安放在内或外翻位>3°为异常时,100例中仅生物组1例烟囱型髓腔出现内翻位置达4°,异常率仅为1%。骨水泥型股骨柄容易出现外翻位放置,生物型股骨柄容易出现内翻位放置。术后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骨水泥组和生物组优良率分别为89%和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P>0.05)。结论生物无领矩形股骨柄(LCU股骨柄)与有领骨水泥股骨柄(Classic股骨柄)双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股骨近端不同类型的髓腔中均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周雪明刘彬陈庆槐吴润柏陈志坚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水泥股骨假体
髋臼外展角顶区与髋臼横韧带引导髋臼杯植入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髋臼外展角顶区与髋臼横韧带引导髋臼杯植入的效果。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患者35例,以髋臼横韧带为参照标志确定髋臼杯的前倾角,髋臼杯的外展角是以髋臼外展角顶区和髋臼横韧带为参照标志确定髋臼杯的外展角完成髋臼杯植入。术后测量髋臼杯的外展角和前倾角,观察关节脱位及其它并发症,其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Harris 35例均获随访12~23个月,平均(13.0±3.2)个月。术后髋臼杯外展角为(40.11±5.02)°,前倾角为(29.51±7.94)°。1例术后第1天出现髋关节脱位。无深部感染、术后假体周围骨折、髋臼和股骨假体无菌性松动等情况出现。术后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4.3%。结论髋臼外展角顶区与髋臼横韧带可作为髋臼杯植入的可靠参照标志。
刘彬周雪明谢荏棠吴润柏陈志坚陈庆槐
关键词:全髋置换髋臼假体前倾角外展角
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对膝骨性关节炎关节功能及关节炎症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对膝骨性关节炎关节功能及关节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组(观察组)45例与传统髋关节置换术组(对照组)45例.比较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估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并检测滑膜液内CRP、ESR、降钙素原水平,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P均<0.05).手术后,2组HSS各项评分均高于手术前(P均<0.05),滑膜液内CRP、ESR、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手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肌力、关节活动、关节稳定性、功能、屈曲畸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滑膜液的CRP、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的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脱位、假体松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传统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微创髋关节置换术能缩短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
陈志坚周雪明刘世帧蔡立民刘先银陈庆槐谢荏棠陈沛芬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关节功能关节滑液
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1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AA)半髋关节置换术(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择期拟行HA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后外侧微创入路(PLA)术,观察组行侧卧位DAA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CK)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5 d血清CRP、CK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P<0.05);观察组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两组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DAA入路HA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确切,肌肉损伤轻微,出血量少,利于髋部功能早期康复。
陈志坚周雪明刘世帧蔡立民刘先银陈庆槐谢荏棠陈沛芬
关键词:半髋关节置换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
小剂量氨甲环酸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小剂量氨甲环酸(TXA)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围手术期失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氨甲环酸治疗,对照组给予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输血率、手术时间及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结果观察组总失血量(835.28±143.50)ml、术中失血量(316.6±87.4)ml、术后引流量(48.5±28.7)ml、隐性失血量(55.3±21.2)ml均少于对照组的(1008.62±168.68)、(426.0±90.4)、(179.0±27.3)、(101.2±26.3)ml,输血率7.50%低于对照组的37.50%、手术时间(72.50±9.42)min短于对照组的(80.30±12.0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b及H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48、72、120 h,观察组患者Hb及H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两组均未发现静脉血栓。结论将小剂量氨甲环酸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行THA围手术期失血的治疗中,可以有效降低失血量,且不会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强。
陈志坚刘世桢蔡立民刘先银陈庆槐谢荏棠陈沛芬周雪明
关键词:氨甲环酸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