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兴

作品数:13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烧伤
  • 5篇吸入性
  • 5篇吸入性损伤
  • 4篇烟雾吸入
  • 4篇吸入
  • 3篇烟雾吸入性损...
  • 3篇伤创
  • 3篇上皮
  • 3篇上皮细胞
  • 3篇烧伤创面
  • 3篇气道
  • 3篇细胞
  • 3篇核黄素
  • 3篇表皮
  • 3篇创面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烧伤后
  • 2篇手功能
  • 2篇手功能恢复

机构

  • 10篇天津市第四医...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胸科医...

作者

  • 13篇陈兴
  • 8篇刘群
  • 3篇张建明
  • 3篇马伟
  • 3篇王玉莲
  • 3篇施耘
  • 2篇王大为
  • 2篇刘琪
  • 1篇张莹莹
  • 1篇付乃宽
  • 1篇许静
  • 1篇丛洪良
  • 1篇卢凤民
  • 1篇吴冬燕
  • 1篇曹月娟

传媒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的制备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动物模型,为实验性治疗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吸入性损伤后1h、6h、12h、24h、48h、72h活杀组,每组6只。于各个时相点活杀后取标本,检测肺系数,大体及病理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TC)、巨噬细胞(MA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红细胞(RBC)、上皮细胞(EP)分类计数和蛋白浓度等指标,观察致伤效果。结果:致伤后,肺系数和BALF中蛋白浓度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BALF中:随时间的增加TC、MAC、NEU、LYM、RBC均呈上升趋势,而EP于伤后48h时明显增加。结论:本模型可导致肺水肿、气道炎性浸润、上皮细胞破坏,致伤效果稳定,达到重度致伤程度,适合用于对吸入性损伤早期发病机制及实验性治疗的研究。
陈兴刘群
关键词:烟雾吸入性损伤动物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表皮生长因子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以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为研究对象,在气道中滴入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观察不同剂量EGF对大鼠的治疗作用,以确定EGF的用药剂量,并为EGF临床用药方案(药物剂量、用法)的...
陈兴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烟雾吸入性损伤气道炎症上皮细胞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核黄素在烧伤创面上的应用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核黄素对中、小面积烧伤浅Ⅱ°、深Ⅱ°创面的治疗效果,并评价其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60例浅Ⅱ°和80例深Ⅱ°中、小面积烧伤患者,将患者创面治疗分为核黄素组和磺胺嘧啶银(SD-Ag)组,观察各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指定时间创面愈合率;创面细菌培养情况;核黄素用于创面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对创面的刺激性等。结果:浅Ⅱ°创面:核黄素组完全愈合时间为(9.3±2.8)d,(SD-Ag)组为(11.0±3.5)d,P<0.01;用药后7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78.3±21.5)%及(64.8±23.0)%,P<0.01;深Ⅱ°创面:核黄素组完全愈合时间为(20.9±4.7)d,SD-Ag组为(23.8±6.5)d,P<0.01;用药后20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7.8±16.4)%及(77.6±18.5)%,P<0.01。上述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等深度烧伤创面核黄素组与SD-Ag组比较,创面均未发生感染情况,细菌学调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黄素比SD-Ag刺激性更小。结论:核黄素是一种可用于浅Ⅱ°、深Ⅱ°中、小面积烧伤创面的有效,安全的外用药,在国内首创中、小面积烧伤创面不使用抗生素。
张建明王玉莲刘群马伟施耘陈兴
关键词:中小面积烧伤核黄素磺胺嘧啶银创面愈合
综合康复治疗对烧伤后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陈兴
核黄素在烧伤创面上的应用
目的了解核黄素对中、小面积烧伤浅Ⅱ度和深Ⅱ度创面的治疗效果,并评价其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60例浅Ⅱ度和80例深Ⅱ度中、小面积烧伤患者,将患者创面治疗分为核黄素组和磺胺嘧啶银(SD-Ag)组,观察各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张建明王玉莲刘群马伟施耘陈兴
文献传递
表皮生长因子在气道上皮组织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已知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上皮细胞增殖与分化,因此它在气道上皮组织修复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多种疾病及创伤或吸入性损伤等都会导致气道上皮组织的破坏,影响肺功能,严重时会导致急性肺损伤(ALI)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因此,上皮组织的修复成为恢复肺功能的主要环节。现就EGF在气道上皮组织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陈兴刘群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气道上皮细胞
氢气对吸入性损伤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量效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氢气饱和生理盐水(HS)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吸入性损伤组(I)、氢气饱和生理盐水低剂量组(2.5 mL/kg,HS L)、中剂量组(5 mL/kg,HS M)、高剂量组(10 mL/kg,HS H),24 h后留取标本,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组织匀浆的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组织核因子-κBp65(NF-κBp65)的表达,TUNEL检测肺组织凋亡情况。结果:中、高剂量氢气饱和生理盐水能明显减轻吸入性损伤大鼠的急性肺损伤,降低炎性因子(TNF-α)的释放,减轻组织氧化损伤(MDA低于致伤组),抑制肺组织NF-κBp65的活化及细胞凋亡,且HS H优于HS M,HS M、HS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S L组效果不明显。结论:氢气饱和生理盐水可减轻吸入性损伤大鼠的急性肺损伤,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刘琪王大为陈兴刘群
关键词:吸入性损伤急性肺损伤量效关系
促红细胞生成素预防阿霉素性心肌病的实验研究
研究背景:阿霉素(doxorubicin,DOX)是临床高效的抗肿瘤药物,但其应用受限于剂量相关性心肌病。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不仅具有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作用,还有器官保护...
陈兴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阿霉素心肌病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
文献传递
综合康复治疗对烧伤后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正>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烧伤后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我科收治的手部深度烧伤患者282例(384只手)进行综合治疗后,观察其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及日常生活活动ADL(以Banhel指数计分)结果:经过综合...
陈兴
关键词:烧伤康复治疗
文献传递
替罗非班在应用Crush技术治疗冠脉分叉病变的评价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Crush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在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的基础上应用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40例冠脉造影显示真正的分叉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受试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均应用Crush技术在冠脉主支和分支内分别置入支架,并进行最后的对吻球囊扩张术(FKB)。受试组于术中给予替罗非班负荷量0.4μg/(kg·min),术中及术后维持量0.1μg/(kg·min),维持36h。对照组不给替罗非班。观察术后院内及随访期(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受试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无死亡、大出血的临床事件发生,对照组有2例发生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冠脉分叉病变应用Crush技术置入支架,结合应用替罗非班安全可行,疗效确定。
张莹莹许静付乃宽卢凤民曹月娟吴冬燕陈兴丛洪良
关键词:冠心病分叉病变替罗非班有效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