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量
- 作品数:15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儿童上尿路结石的外科治疗方式与进展被引量:4
- 2021年
- 目前,儿童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对于需要外科干预的患儿,不同外科治疗方式有着不同的适应证和特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大部分儿童上尿路结石,输尿管镜及经皮肾镜碎石术开始应用于儿童复杂性上尿路结石,而腹腔镜、机器人及开放手术则适用于合并先天畸形的尿路结石患儿。随着技术的进步、设备的发展和治疗经验的积累,外科治疗方式还在不断发展中,本文现就目前儿童上尿路结石的外科治疗方式与进展进行总结。
- 李彭举钟量孙杰
- 关键词:儿童上尿路结石
- 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 2020年
- 目的初步分析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泌尿外科收治的因UPJO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患儿为UPJO组(n=10),因肾脏肿瘤行肾与输尿管切除术的患儿为对照组(n=8)。收集两组术前血标本检测维生素D三项(25-羟维生素D 2、25-羟维生素D 3及总25-羟维生素D的含量)。取两组术中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转化生子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及钙黏蛋白E的含量。结果两组术前血标本中25-羟维生素D 2、25-羟维生素D 3及体内总25-羟维生素D的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UPJO组VDR、TGF-β、钙黏蛋白E的平均值分别为(771.6±70.57)ng/每克总蛋白,(131.0±10.33)ng/每克总蛋白及(125.5±10.98)ng/每克总蛋白;对照组分别为(2128±251.8)ng/每克总蛋白,(82.3±6.834)ng/每克总蛋白及(386.6±78.71)ng/每克总蛋白。两组UPJ标本中VDR、TGF-β、钙黏蛋白E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PJO组VDR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VDR可能与UPJO发生相关,初步推测其机制可能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VDR表达量减少引起TGF-β表达量明显升高,使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组织纤维化加重,进而导致或加重UPJO。
- 邢晓宇陈思平钟量吴少峰孙杰
- 关键词:维生素D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纤维化
- 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分肾功能"超正常"现象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致肾积水患儿中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 DRF)出现"超正常"现象(DRF>55%)者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单侧UPJO致肾积水患儿中患肾出现DRF"超正常"1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2例;平均手术年龄15.4个月;左侧12例,右侧1例。患儿术前常规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泌尿系超声及同位素利尿肾图检查,归纳总结其存在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异常等检查结果。结果13例DRF"超正常"患儿术中均证实为UPJO。其中有7例患儿为孕期体检发现的肾积水;超声检查提示术前平均肾盂前后径为35.5 mm,肾皮质平均厚度为3.7 mm。同位素利尿肾图检查提示平均DRF为57%,所有患儿T1/2均大于20 min。所有患儿均在术后6个月复查同位素利尿肾图,10例(76.9%)患儿DRF较术前下降>5%;2例患儿DRF无明显变化;1例患儿术后肾积水复发。结论DRF"超正常"现象不一定是真正的肾功能升高,可能是梗阻性肾高滤过状态的表现。诊治过程中尽量通过结合一系列的症状、体征、超声及MRI等影像检查作出UPJO的明确诊断,进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DRF"超正常"现象发生的确切机制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来明确。
- 姜大朋史政洲赵海腾何蓉吴少峰孙洋钟量邢晓宇孙杰
-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 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婴幼儿上尿路结石:单中心32例研究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3岁及以下婴幼儿上尿路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泌尿外科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3岁及以下患儿病例。患儿一期留置输尿管支架管(DJ管)0.5~3个月,待尿路感染控制后再二期行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手术采用OLYMPUS输尿管软镜和200μm钬激光光纤,根据结石大小和硬度选择钬激光功率(20~30 Hz/0.5~1.0 J)进行结石粉末化,退镜后留置DJ管,结束手术。结果·共有32例3岁及以下上尿路结石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中位月龄26个月(7~36个月)。32例患儿均成功实施了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22例患儿一次手术取净结石,一次手术的无结石成功率为68.8%。手术时长中位数为53 min(15~110 min),术后住院天数中位数为3 d(2~12 d),术后拔除DJ管天数中位数为60 d(18~100 d);术后4例患儿出现尿路感染,另有2例患儿出现高热伴尿路感染,分别给予抗感染和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婴幼儿上尿路结石有较好的效果和安全性,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李彭举钟量孙杰
-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婴幼儿上尿路结石
- 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致间歇性肾积水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对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 UPJO)导致间歇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3年7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37例间歇性肾积水患儿(年龄3~14岁)的临床资料。患儿术前常规行肝肾及凝血功能检测、泌尿系超声及同位素利尿肾图(DR)检查,归纳总结其存在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异常等检查结果。结果共诊治UPJO致间歇性肾积水患儿37例,术后失访4例。所有患儿均有急性腰/腹痛发作,且腹痛多在3 d内自行消失,两次腹痛发作间期从7 d至4个月;腹痛诱发因素主要为大量饮水及剧烈活动;69.7%的患儿腹痛时合并有恶心、呕吐;所有患儿在急性腹痛发作时超声检查均提示肾盂扩张明显,63.6%的患儿腹痛缓解期可见肾盂壁肥厚,该超声表现一般持续1周左右。所有患儿均接受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术后仅有1例患儿积水复发。手术所见及病理证实UPJO的存在,其中UPJ局部息肉者占18.2%。结论UPJO致儿童间歇性肾积水病例诊断的关键在于症状的识别、详尽的了解病史和腹痛发作期间一系列的超声检查。腹痛发作后早期的超声检查发现肾盂壁增厚是一项很重要的影像学特征。
- 姜大朋史政洲赵海腾何蓉吴少峰孙洋钟量邢晓宇孙杰
- 关键词:肾盂积水肾盂成形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 干细胞微囊对大鼠Leydig细胞急性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揭示干细胞微囊改善Leydig细胞急性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方法:实验组采用单侧睾丸切除的SD大鼠5例建立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经尾静脉注射干细胞微囊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单侧睾丸切除的SD大鼠5例经尾静脉注射等量PBS。再灌注2 h后HE染色检测睾丸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TUNEL和caspase 3免疫组化染色检测Leydig细胞凋亡,Ki67免疫组化染色检测Leydig细胞增殖。结果:实验组大鼠睾丸间质血管中中性粒细胞黏附明显少于对照组,且TUNEL及caspase 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eydig细胞的凋亡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Ki67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Leydig细胞增殖数量多于对照组。结论:干细胞微囊可减少中性粒细胞在急性期的黏附,通过减少活性氧自由基的来源改善Leydig细胞的急性氧化应激损伤。
- 钟量琚官群刘国华孙杰
- 关键词:LEYDIG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
- 低氧促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囊泡生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低氧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及其细胞外囊泡(EVs)生成的影响,初步阐述其调控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原代hUCMSCs,将其分为常氧组和低氧组,分别在常氧(21%O2)和低氧(5%O2)培养箱中培养,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提取hUCMSCs生成的EV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纳米颗粒示踪分析(NTA)进行鉴定,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Vs膜标志蛋白CD9和CD63表达,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低氧对hUCMSCs表达谱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细胞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和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以及磷酸化40×10^(3)大小的富含脯氨酸的Akt底物(p-PRAS40)的表达水平。两组间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氧处理hUCMSCs 24 h后,CCK-8结果显示低氧组吸光度值(2.151±0.116)高于常氧组(1.929±0.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9,P<0.05);NTA检测结果显示低氧组EVs颗粒浓度[(13.714±1.704)×10^(9)/ml]高于常氧组[(1.271±0.573)×10^(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10,P<0.05);低氧组EVs蛋白浓度(2.743±1.013)高于常氧组(0.403±0.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1,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低氧组EVs的CD9、CD63表达水平(4.092±1.711、1162.225±573.901)高于常氧组(1±0,t=3.005、3.505,P<0.05)。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有1429个基因存在显著表达差异,且主要富集于细胞因子相关通路。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低氧组HIF-1α、Akt、p-Akt、p-Akt/Akt,以及p-PRAS40的表达水平(2.593±0.556、1.395±0.044、2.586±0.130、1.953±0.104、2.131±0.572)均高于常氧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8、4.246、4.059、3.149、2.799,P<0.05)。结论低氧可通过激活HIF-1α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hUCMSCs增殖和EVs生成。
- 袁菲刘鹏涛孙杰钟量高伟邹翔宇
- 关键词:低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高通量测序
- 腹腔镜在减少儿童隐匿性腹股沟斜疝与鞘膜积液二次手术的意义
- 202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减少术前诊断为单侧腹股沟斜疝与鞘膜积液的儿童因对侧隐性病变造成二次手术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近10年来12892例术前诊断为单侧腹股沟斜疝与鞘膜积液患儿的治疗情况。其中传统开放手术4726例,仅处理患侧病变,对侧不做探查。术后统计对侧再次出现疝或鞘膜积液需二次手术的例数以及两次麻醉的总时间。腹腔镜手术8166例,术中探查若发现对侧内环口开放则一并结扎,记录麻醉时间。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与麻醉时间。结果开放手术后6.9%的患者对侧再次出现疝或鞘膜积液,需二次手术,麻醉总时间(52.4±20.4)min。腹腔镜手术中探查发现21%的对侧内环口开放,麻醉时间(32.7±10.2)min。两组比较麻醉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术前诊断为单侧疝与鞘膜积液的患儿,腹腔镜技术能有效诊疗对侧隐性病变,减少麻醉次数和时间,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朱明童国煜赵海腾钟量邹翔宇吴少峰张轶男
-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腹腔镜麻醉
-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囊投递miRNA-30b刺激大鼠肾小球血管生成
-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囊(hWJMSC-MV)投递miRNA-30b 调节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行为及促进肾小球血管生成缓解肾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超高速离心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囊,通过电镜对微囊进行...
- 琚官群钟量孙杰
- 阴茎指数在儿童隐匿阴茎诊断及手术效果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阴茎指数在隐匿阴茎的诊断,以及术后疗效评估方面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6~10岁包茎患儿221例与隐匿阴茎患儿113例的临床资料,两组患儿分别接受包皮环切及阴茎成形手术。术前术后分别测量计算,获得阴茎指数。包茎与隐匿阴茎的数值进行t检验,隐匿阴茎手术前后的数值进行t检验。结果包茎患儿的阴茎指数为0.78±0.08。隐匿阴茎患儿术前的阴茎指数为0.23±0.10,术后阴茎指数为0.84±0.11。包茎和隐匿阴茎患儿,阴茎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隐匿阴茎患儿手术前后、阴茎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阴茎指数是评估阴茎显露程度的有效指标,可应用于隐匿阴茎的诊断及对手术疗效的评估。
- 孙杰赵海腾钟量邹翔宇
- 关键词:儿童阴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