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春飞
-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3模式在规范临床细胞毒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
- 2012年
- 通过1+3模式对细胞毒药物使用缺陷现象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细胞毒药物使用缺陷发生率从12.11%降低至2.5%,效果良好。
- 褚春飞林辉王玉玲林娇胡星霞沈超君
- 关键词:细胞毒药物
- 颈外静脉留置在化疗中的应用
- 2006年
-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但由于大多数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冲击化疗造成的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的强烈刺激可导致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其表现为:(1)管壁弹性下降;(2)静脉萎缩变化、管壁变薄、脆性增加;(3)皮肤沿静脉出现树叉形黑色斑;(4)长时间输液后,肢体水肿影响静脉循环,且显示不良”。虽然常规保护静脉方法对减轻静脉损伤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不理想。
- 褚春飞
- 关键词:静脉留置颈外给药途径静脉损伤高浓度药物
- 肝素钠乳膏预防多巴胺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肝素钠乳膏预防微泵输注多巴胺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使用微泵注射多巴胺后,实验组沿穿刺部位静脉走向外敷肝素钠乳膏适量,对照组则用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结果经临床观察,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静脉炎严重程度亦有明显差异。结论肝素钠乳膏外敷能预防多巴胺所致的静脉炎,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效果明显优于硫酸镁湿热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褚春飞许晓红余海芳
- 关键词:肝素钠乳膏多巴胺静脉炎
- 腔镜甲状腺术后并发气管瘘1例的护理被引量:1
- 2013年
- 腔镜甲状腺手术切口远离颈部暴露部位,达到美观效果。手术所用超声刀的工作温度低,一般在50~100℃,对周围神经血管的热损伤小,但超声刀如果持续工作时间过长,刀头温度会升高,可导致组织热损伤。2011年10月,本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为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行腔镜甲状腺左叶大部分切除术,术中因超声刀对气管热损伤引发气管瘘,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褚春飞许晓红胡星霞
-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气管瘘护理
- 体会护士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
- 2007年
- 作为临床一线护士,且是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者,对于护士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重要性和欠缺之处深有体会。如何发挥护士的优势,提高ADR报告率和报告质量,提高用药安全性,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 褚春飞许晓红
- 关键词:护士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监测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孕产妇分娩前后腹直肌厚度和间距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孕产妇分娩前后腹直肌厚度和间距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和干预腹直肌分离(DRA)和变薄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于医院行产前检查并建立产检档案的86例孕产妇资料,根据产后第42天腹直肌检查结果,将发生DRA者纳入分离组(51例),未发生DRA者纳入非分离组(35例)。分别于孕12、24、37周,产后第3天、第42天使用超声在脐上5 cm、脐边缘、脐下3 cm位置沿白线测量左右腹直肌厚度及间距,并比较两组数据。结果两组脐上5 cm、脐边缘、脐下3 cm位置左侧和右侧腹直肌厚度和距离均随妊娠周期逐渐增加,产后开始恢复。分离组产后第42天脐上5 cm、脐边缘、脐下3 cm位置左侧和右侧腹直肌厚度低于非分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组孕37周、产后第3及42天腹直肌间距大于非分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测量孕产妇分娩前后腹直肌间距离和直肌厚度、评估DRA严重程度,建议建立基于超声诊断的围产期腹直肌综合检测评估系统。
- 陶晨梦褚春飞
- 关键词:妊娠期并发症
- 葡萄糖酸氯已定用于PICC维护时的皮肤消毒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两种消毒液用于PICC维护时的皮肤消毒效果。方法将208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葡萄糖酸氯已定消毒液和聚维酮碘进行消毒,观察2组导管感染、维护成本、维护时间等的差异。结果经过临床实践,2组在导管感染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试验组在维护成本、维护时间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葡萄糖酸氯已定消毒液与聚维酮碘相比,既能起到预防导管并发症的发生,且能明显降低维护成本,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 褚春飞沈超君王蕾
- 关键词:PICC皮肤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