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涛
- 作品数:17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东莞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下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缩窄内环口治疗小儿及青少年腹股沟斜疝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缩窄内环口治疗小儿及青少年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收集25例小儿及青少年腹股沟斜疝,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加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缩窄内环口修补治疗,评价疗效。结果本组2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2.6±5.8)min;并发阴囊血肿2例;随访1个月~3年,随访率92%,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缩窄内环口修补治疗小儿及青少年腹股沟斜疝,具有安全性佳、创伤小、不易复发的优点。
- 赵曦张子通陈旭生陈建良许柳琴梁健涛
- 关键词:腹股沟疝修补术
- 腔镜与开放甲状腺手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胸乳入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价值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为39例患者行腔镜下经胸乳入路甲状腺手术(实验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开展的36例开放甲状腺手术(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引流量、颈部瘢痕增生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甲亢危象、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腔镜下经胸乳入路甲状腺手术的操作时间较开放手术长,术中、术后出血较开放手术多,但仍是较安全、有效的术式,且美容效果良好。在患者有美容要求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医院可选择性开展。
- 陈旭生莫伟锋钟志辉张子通梁健涛陈建良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腹腔镜检查胸乳入路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优越性、适应证和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自1997年6月至2003年12月共11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情况。结果 本组小切口手术成功97例,延长切口15例。平均手术时间42分钟。本组无一胆管损伤及死亡。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前全面检查,熟练操作技巧,才能降低胆管损伤发生率。
- 赵曦万德培梁健涛牛靖志马双余孙晓力
- 关键词: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切口选择
- 改良PPH治疗重度混合痔320例疗效观察
- 2013年
- 为提高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使之便于操作,对常规PPH进行改良,通过对320例重度混合痔的治疗及1~5年的随访,结果表明,改良PPH治疗重度混合痔操作方便、快捷,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远期疗效肯定。
- 王筑梁健涛林立峰
-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微创治疗急腹症的临床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将80例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开腹手术处理,观察组则给予腹腔镜微创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术后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更早(P<0.05)。观察组镇痛药物使用率为15%,并发症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5%、25%(P<0.05)。腹腔镜微创治疗急腹症效果确切,创伤较小,且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钟志辉莫伟峰叶雪莲梁健涛
- 关键词:急腹症手术治疗开腹手术腹腔镜术式
-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路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为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联合快速康复外科(FTS)路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所有患者均行TsT,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观察组采取FTS路径进行护理。对比2组患者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显示,2组在痊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TsT联合FTS路径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术后疼痛较轻,恢复快,临床应用价值高。
- 王筑梁健涛徐博媛
- 关键词:混合痔快速康复外科疗效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留置效果比较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留置效果。方法对东莞市厚街医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数字法分为A组(n=45,予以T管引流)和B组(n=45,予以一期缝合),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安全有效,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可将其作为临床首选方法推广使用。
- 莫伟锋钟志辉陈旭生梁健涛
- 关键词:一期缝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 髂耻束和凹间韧带在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髂耻束和凹间韧带在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内环结扎术,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缝合凹间韧带以及髂耻束,观察两组治疗情况与复发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P<0.05)。结论:小儿斜疝内环口周围腹膜横筋出现缺损,而缝合凹间韧带以及髂耻束则有利于缩小缺损部分腹膜横筋,在内环口结扎方案上应用此法更为牢固,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和复发率,值得推广使用。
- 钟志辉莫伟峰梁健涛叶雪莲
- 关键词:小儿斜疝髂耻束复发率
- 内括约肌侧方与后正中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疗效比较被引量:3
- 2012年
- 为观察两种术式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将接受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的95例陈旧性肛裂患者分为两组,侧方切断术组40例,后正中切断术组55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治愈率、术后疼痛、创口愈合时间等观察指标。结果显示,侧方切断术组治愈率为85.0%,后正中切断术组治愈率为98.2%;侧方切断术组重度疼痛4例(10.0%),后正中切断术组重度疼痛17例(30.9%);侧方切断术组创口愈合时间7~9d,平均8d,后正中切断术组18~25d,平均21.5d。结果表明,后正中切断术组治愈率高于侧方切断术组,侧方切断术组疼痛程度低于后正中切断术组,侧方切断术组创日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后正中切断术组。两种术式疗效各异。
- 王筑梁健涛林立峰
- 关键词:肛裂
- 5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术式选择与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了解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术式选择。方法:对5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A组,26例),肿瘤局部切除术(B组,14例)和旁路手术(C组,16例),观察三组患者的1、3、5年的生存率,并进行对比。结果:A组26例患者1年生存者22例,占84.6%,3年生存者16例,占61.5%,5年生存者9例,占34.6%;B组14例患者1年生存者8例,占57.1%,3年生存者5例,占35.7%,5年生存者2例,占14.3%;C组16例患者1年生存者2例,占12.5%,无3、5年生存者。A组术后1、3、5年生存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27、4.23、3.92,P<0.01);A组术后1、3、5年生存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1.35、8.24、6.81,P<0.01);B组术后1、3、5年生存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5.02、13.42、4.23,P<0.01)。结论:手术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首选术式是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次为肿瘤局部切除术,而对于晚期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来说,使用旁路手术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 万德培梁健涛莫伟峰张子通赵曦
- 关键词: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肿瘤局部切除术旁路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