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惜珍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精神分裂症
  • 4篇精神分裂症患...
  • 4篇分裂症
  • 3篇独生
  • 3篇独生子
  • 3篇独生子女
  • 3篇子女
  • 3篇护理
  • 2篇健康
  • 2篇健康教育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依从性研究
  • 1篇治疗依从
  • 1篇治疗依从性
  • 1篇精神病
  • 1篇开放式病房
  • 1篇护理健康
  • 1篇护理健康教育
  • 1篇护理指导

机构

  • 5篇汕头市第四人...

作者

  • 5篇杨惜珍
  • 4篇陈春红
  • 3篇吴树跃
  • 2篇刘晓梅
  • 2篇高镇松
  • 1篇赵纯炎
  • 1篇马淑君
  • 1篇黄玉琴
  • 1篇朱少娟

传媒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服药护理指导改善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对比分析服药护理指导对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改善作用。方法于2012-09~2013-03间对220例精神病住院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实施服药护理指导(研究组)和常规督促服药护理(对照组),各110例,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2周、4周评定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治疗依从性,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2周后和4周后BPRS总分下降更显著(P<0.01);研究组干预2周后治疗依从性从16.4%显著提高到33.6%、4周后显著提高到58.2%,优于对照组(分别从18.2%提高到25.5%、31.8%,P<0.05或P<0.01)。结论运用服药护理指导能显著改善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病情的改善和康复。
杨惜珍赵纯炎陈春红高镇松
关键词:精神病治疗依从性
护理健康教育在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对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以期减少疾病复发,改善社会功能。方法通过阳性阴性量表及护理观察量表(NOSIE)对38例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8例非独生子女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调查比较,利用灵活多变的护理健康教育形式对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结果教育计划与治疗能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提高疗效,提高社会功能提高服药依从性。结论对独生子女进行科学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式,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对患者的回归社会有积极的影响。
刘晓梅吴树跃陈春红杨惜珍朱少娟
关键词:健康教育精神分裂症
不同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对入住开放式病房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入住封闭式病房者各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开放组患者首次发病者多,病程较短,与封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开放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封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放式病房对及早控制病情、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获更好的远期疗效、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杨惜珍马淑君黄玉琴
关键词:开放式病房封闭式病房精神分裂症
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个性和临床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研究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性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用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EPQ)和护士观察量表(NOSIE)对45例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0例非独生子女患者进行调查比较。结果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以神经症(56.33±11.23)、精神质(54.82±11.65)及心理掩饰(47.27±12.51)明显,而且临床中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能力(3.87±1.44)和社会兴趣(6.77±3.32)降低,易激惹(3.99±2.65)和易抑郁(2.88±1.44),精神病性症状(2.55±1.56)丰富。与非独生子女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正确认识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个性特征和临床特征,有利于指导临床护理和评估预后。
陈春红吴树跃刘晓梅杨惜珍
关键词: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
个性化护理对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应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应.方法 以住院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2例实施个性化护理和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和一般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依从性、检查配合度、活动参与度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BPRS总分及缺乏活力、激活性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阳性症状、情感症状、认知症状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4% vs 29.0%,3.1% vs 19.4%,6.3% vs 25.8%,均P<0.05).结论 充分考虑独生子女患者不同的症状特点和个性特征,采取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成效.
杨惜珍陈春红吴树跃高镇松
关键词: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个性化护理健康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