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香妞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短柄草
  • 2篇植物
  • 2篇模式植物
  • 2篇禾本科
  • 2篇二穗短柄草
  • 1篇性状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组合
  • 1篇生物学习性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片段
  • 1篇主要农艺性状
  • 1篇习性
  • 1篇习性研究
  • 1篇小麦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片段
  • 1篇F1

机构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李香妞
  • 2篇陈新建
  • 2篇陈军营
  • 1篇王红娟
  • 1篇赵一丹
  • 1篇张艳敏

传媒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型禾本科模式植物——二穗短柄草被引量:15
2008年
文章介绍二穗短柄草这一种新型的禾本科模式植物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陈军营李香妞赵一丹陈新建
关键词:禾本科二穗短柄草
小麦不同杂交组合F_1主要农艺性状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以黑麦、硬粒小麦、小黑麦、普通小麦(中国春和豫麦18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杂交组合F1及其与亲本间株高、穗长、分蘖数、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芒的形状等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F1间各个性状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以中国春×黑麦的F1株高最高(152.0cm),分蘖数最多(49个);以小黑麦×豫麦18号的F1植株穗长最长(13.3cm)、小穗数和穗粒数最多(分别为34.4和76.4);以硬粒小麦×小黑麦的F1千粒重最高(43.3g)。3个组合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而硬粒小麦×小黑麦的F1各个性状表现为负向杂种优势,说明小麦不同杂交组合F1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的复杂性。
陈军营张艳敏李香妞王红娟陈新建
关键词:小麦F1主要农艺性状
新型禾本科模式植物二穗短柄草的生物学习性研究和ramosa2基因片段的克隆
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属于早熟禾亚科,常用名为紫色短柄草(Purple False Brome),简称短柄草,是一种一年生的温带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北非、亚洲和欧洲,分布较广。B...
李香妞
关键词:二穗短柄草生物学习性基因片段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