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鉴

作品数:44 被引量:37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保健专项资金资助科研项目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肿瘤
  • 17篇外科
  • 16篇手术
  • 10篇外科手术
  • 9篇切除
  • 8篇预后
  • 8篇肺癌
  • 7篇胸腺
  • 7篇食管
  • 6篇食管癌
  • 5篇术后
  • 5篇细胞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结
  • 5篇并发
  • 5篇并发症
  • 4篇术前
  • 4篇切除术
  • 4篇肿瘤分期
  • 4篇小细胞

机构

  • 38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44篇李鉴
  • 23篇程贵余
  • 20篇孙克林
  • 19篇赫捷
  • 14篇牟巨伟
  • 13篇毛友生
  • 12篇刘向阳
  • 11篇方德康
  • 11篇张汝刚
  • 8篇高树庚
  • 8篇黄进丰
  • 7篇汪良骏
  • 7篇张德超
  • 7篇张大为
  • 6篇王永岗
  • 5篇律方
  • 5篇董静思
  • 4篇张良泽
  • 4篇雷文东
  • 4篇高禹舜

传媒

  • 11篇中华肿瘤杂志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抗癌之窗
  • 3篇中华放射肿瘤...
  • 3篇中国现代手术...
  • 2篇中国医刊
  • 2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Chines...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第三届IAS...
  • 1篇中国第二届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索肿瘤标志物在肺癌鉴别诊断和区分肺癌各种组织学类型上的作用。方法 本组通过免疫分析试剂盒,检测180例胸部疾病患者血清中的CA125、CA242、NSE、CYFRA 21-1四项肿瘤标志物。根据组织学诊断、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指标,针对肺癌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①肺小细胞未分化癌NSE、CA125值较非肺癌疾病组高(P<0.05),也较本组其他病例高(P<0.05)。肺鳞癌CYFRA 21-1值较食管鳞癌高(P<0.05)。在CA242项中,各组间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未分化组NSE、CA125值较分化组高(P<0.05)。CYFRA 21-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较高(P=0.056);③检测肺小细胞未分化癌,特异度为95%时,NSE正常值为<50U/ml,灵敏度为35.5%;CA125正常值为<50U/ml,灵敏度为30%。检测肺鳞癌,特异度为95%时,CYFRA 21-1正常值为<20U/ml,灵敏度为20.6%。结论 肿瘤标志物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对预后可能有一定影响,在鉴别肺癌组织学类型上的作用可能较小。相比之下,NSE对肺小细胞未分化癌最敏感,CA125次之;CY-FRA 21-1对肺鳞癌较敏感;CA242对鉴别诊断可能无效。
李鉴张德超汪良骏张大为张汝刚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组织学分类
肺腺鳞癌临床病理特点和外科治疗预后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影响肺腺鳞癌预后的因素,为改进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别、年龄、症状、病程、肿瘤部位、X线分型、肿瘤边缘、分叶、密度、手术方法、胸膜皱缩、大体标本侵及胸膜或胸壁情况、手术性质、肿瘤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模式、转移度(阳性淋巴结个数/淋巴结总数)、分化程度、病理侵及胸膜或胸壁情况、病理T项、病理N项、病理分期、术后放疗、术后化疗、术后复发转移等24个非重复因素进行预后分析,生存率计算采用寿命表法。统计分析运用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腺鳞癌根治术后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29.1%和15.4%。Log-rank检验示X线分型、手术方法,大体标本侵及胸膜或胸壁情况,手术性质、肿瘤最大直径、病理侵及胸膜或胸壁情况、病理T项、病理N项、淋巴结转移模式、转移度、病理分期、术后复发转移及术后放疗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经Cox多因素分析示术后复发转移、病理分期、手术性质因素对预后影响最大。结论肺腺鳞癌是一种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较高的非小细胞肺癌,单纯外科治疗效果尚不满意。
李鉴张德超赫捷刘向阳牟巨伟张良泽
关键词:肺肿瘤统计学
晚期胸腺癌外科治疗模式的临床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晚期胸腺癌外科治疗模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手术且病理确诊的71例晚期胸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Masaoka分期标准:Ⅲ期55例,ⅣA期1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29例,姑息性切除25例,探查活检17例。单纯手术治疗10例,术后行放疗30例,化疗2例,放化疗29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切除范围、术后放疗与术后放疗+化疗均为晚期胸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 <0. 05),术后辅助化疗未显示其与预后的相关性(P> 0. 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切除范围和术后辅助放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晚期胸腺癌患者生存期短,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同时辅以放疗为一体的综合治疗。
汪大伟石殿鹏李鉴
关键词:胸腺肿瘤肿瘤分期预后
电视胸腔镜在胸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总结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VATS)在胸部肿瘤外科的适应证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2009年1—11月连续144例胸部肿瘤住院病人VATS病例资料。结果全组无中转开胸病例。术后合并症发生率2.08%(3/144),病死率0.69%(1/144)。VATS肺叶切除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院内病死率、总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别,而VATS组胸管留置时间少于常规开胸组,VATS组早期病例更多。VATS肺楔形切除与常规开胸肺楔形切除术两组的胸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院内病死率和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别,而VATS组手术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开胸组。结论VATS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是可以接受的。VATS肺叶切除术可以作为早期肺癌外科治疗的一种方案。对于肺楔形切除术,VATS优于常规开胸。
牟巨伟李宁邵康毛友生高树庚薛奇李之山赵峻雷文东高禹舜张良泽黄进丰苏凯杨昆李鉴程贵余孙克林赫捷
关键词:胸部肿瘤肺肿瘤
111例Ⅲ期胸腺瘤治疗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分析Ⅲ期胸腺瘤的生存和复发情况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65—2010年间本院首次治疗的111例MasaokaⅢ期胸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根治术±放疗68例,姑息术±放疗23例,活检术±放疗20例。单纯手术24例,术后放疗87例中12例术前放疗。结果中位随访时间66个月,随访率为92.5%,随访时间满5年者60例。根治术比姑息术和活检术的5年总生存率(Os)、无瘤生存率(DFS)、肿瘤特异生存率(DSS)均高[(88%比59%和57%,X2=12.11,P=0.002)、(74%比40%和41%,X2=11.49,P=0.003)、(94%比69%和60%,X2=10.95,P=0.004)],全组单纯手术与术后放疗的生存相似[55%与77%(x2=1.01,P=0.316)、61%与61%(X2=0.12,P=0.729)、72%与85%(X2=0.27,P=0.601)],68例根治术±放疗中,单纯手术(12例)与术后放疗(56例)生存也相似[82%与89%(x2=0.31,P=0.576)、72%与81%(x。=0.05,P=0.819)、89%与95%(X2=0.05,P=0.825)]。结论Ⅲ期胸腺瘤首选根治性手术,疗效优于姑息术和单纯活检者,应开展多中心临床随机研究以明确术后辅助放疗的作用。
范诚诚冯勤付毛友生陈怡东翟医蕊张红星陈东福肖泽芬李鉴周宗玫梁军吕纪马惠周光王绿化赫捷
关键词:胸腺肿瘤外科学胸腺肿瘤放射疗法综合疗法
双侧同时双原发肺癌的一期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双侧同时双原发肺癌一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报告1例双侧同时双原发肺癌病人,结合文献讨论双侧同时双原发肺癌一期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综合治疗。结果对1例双侧同时双原发肺癌病人,行一期手术治疗,包括左肺下叶切除和右肺上叶楔形切除术。术后病理为左肺腺鳞癌,右肺腺癌。术后出现呼吸衰竭,经机械通气治疗后好转。术后化疗4周期。随访26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结合文献,部分选择性双侧同时双原发肺癌病人一期手术加术后辅助治疗,有望改善患者预后。
牟巨伟李鉴程贵余孙克林赫捷
关键词:外科手术
右胸一切口与右胸腹二切口治疗食管胸中上段癌
目的:探讨右胸一切口与右胸腹二切口治疗食管胸中上段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2年11月~2007年7月间应用右胸一切口(Belsey术式)与右胸腹二切口(改良Ivor-Lewis...
牟巨伟律方李鉴程贵余孙克林张汝刚赫捷
关键词: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
文献传递
肿瘤患者就诊时常想知道的答案(三)
2019年
人生在世,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不乏三灾六难五劳七伤,其中生病尤其寻常。期间特别需要别人的关怀,包括精神上的安慰和物质上的支持。后者往往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而前者却只需一颗善心。对于每一个病人来说,都希望医术不仅仅是学术、技术,更是心术、仁术。医生不仅是权威人士,更是可以带领患者前行的引导者。正确的引导能使医患更加顺畅地交流,更能够对生命的客观规律及现实做出正确切实的判断,既避免治疗不足而无效.
李鉴
关键词:预防性化疗原位癌心理养生楔形切除
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经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8年5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26例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均采用了半椎板入路切除肿瘤,其中经后正中入路13例,经前侧方入路12例,前后联合入路分期手术1例;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随访4~60个月,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无明显脊柱畸形发生。结论 大多数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能够经半椎板入路一期手术切除;与传统的全椎板手术方式相比,半椎板入路创伤较小,几乎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
袁腾飞孟肖利刘绍严李鉴赵兵万经海
关键词:半椎板入路椎管哑铃型肿瘤脊柱稳定性
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和清扫方式的探讨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 探讨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直径≤3 cm的临床Ⅰ期(cⅠ期)原发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可行的淋巴结清扫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间270例原发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270例患者的肿瘤直径≤3 cm,术前分期均为cⅠ期,均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8% (40/270),无死亡病例.270例患者中,影像学表现为纯磨玻璃样病变(p-GGO) 34例,实性结节189例,混合型47例.结节型病变中肿瘤直径≤1 cm者22例,l cm<直径≤2 cm者138例,2 cm<直径≤3 cm者76例.腺癌245例,鳞癌18例,类癌4例,大细胞癌2例,肉瘤样癌1例.全组患者淋巴结转移51例,总淋巴结转移率为18.9% (51/270),其中p-GGO、混合型、实性结节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0/34)、2.1% (1/47)和26.5%(50/189);直径≤1 cm、1 cm<直径≤2 cm和2 cm<直径≤3 cm肺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8.2% (4/22)、14.5%(20/138)和35.5% (2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肺上叶癌、右肺下叶癌、左肺上叶癌和左肺下叶癌中特异性淋巴结引流区阳性组的非特异性引流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0.0%、20.0%、44.4%和50.0%,特异性淋巴结引流区阴性组分别为0、0、0和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影像学表现为p-GGO的早期NSCLC一般不发生淋巴结转移,术中可不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对于结节型病变的NSCLC,其淋巴结转移率随肿瘤直径尤其是实性结节成分的增大而增高,当肿瘤直径≤2 cm时,术中可先清扫特异性引流区的淋巴结并行冰冻病理检查,若为阳性,建议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若为阴性,可考虑不进一步行非特异性淋巴引流区的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章智荣毛友生赫捷高树庚程贵余刘向阳方德康李鉴王永岗王大力牟巨伟薛奇高禹舜赵峻张良泽黄进丰王兵丁宁宁
关键词:肿瘤分期肿瘤转移淋巴结切除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