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军

作品数:51 被引量:209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细胞
  • 12篇黑素
  • 9篇湿疣
  • 9篇尖锐湿疣
  • 8篇衣原体
  • 8篇沙眼
  • 8篇沙眼衣原体
  • 7篇受体
  • 7篇皮肤
  • 7篇中药
  • 7篇黑素瘤
  • 6篇血清
  • 6篇原体
  • 6篇生殖道
  • 6篇生殖道沙眼衣...
  • 6篇泌尿
  • 6篇泌尿生殖
  • 6篇泌尿生殖道
  • 6篇泌尿生殖道沙...
  • 5篇体外

机构

  • 39篇北京大学深圳...
  • 9篇中山医科大学...
  • 8篇汕头大学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邮电医...
  • 1篇武警广东省总...
  • 1篇广州市花都区...
  • 1篇吉林省桦甸市...

作者

  • 51篇李建军
  • 15篇佟菊贞
  • 13篇程滨珠
  • 12篇钟绮丽
  • 11篇马刚
  • 10篇郑锦芬
  • 9篇徐观辉
  • 8篇彭友华
  • 8篇张建青
  • 8篇朱翠凤
  • 7篇涂裕英
  • 6篇叶蓉
  • 5篇张明爽
  • 5篇朱亦男
  • 4篇江智茂
  • 4篇王燕
  • 2篇窦侠
  • 2篇汪培土
  • 2篇张璋
  • 1篇董霄

传媒

  • 7篇中国麻风皮肤...
  • 6篇国际皮肤性病...
  • 5篇岭南皮肤性病...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皮肤性病诊疗...
  • 3篇广东省第五届...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药材
  • 2篇第三届中南地...
  • 1篇中国性病艾滋...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2003中国...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4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八味清热中药体外抗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活性的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本文应用微量McCoy细胞培养法,检测了蒲公英等八味清热中药的体外抗衣原体活性,结果表明它们均有不同程度体外抗泌尿生殖过沙眼衣原体的活性,其MIC值从0.49~15.63mg/ml;随着中药浓度的升高,细胞内包涵体的体积和数量减少,最后消失。未见八味中药对McCoy细胞毒性作用。
李建军涂裕英佟菊贞汪培土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中药药敏试验泌尿生殖道感染
四味清热中药体外抗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了解白头翁、大青叶、玄参、知母四味清热中药体外抗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活性。方法应用微量McCoy细胞培养法检测了4味清热中药体外抗衣原体活性。结果白头翁等四味中药体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泌尿生殖沙眼衣原体的活性,其MIC值从8.2988~40.9375mg/mL。结论白头翁等四味中药体外均有一定抗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作用,但活性较低。
李建军涂裕英佟菊贞程滨珠钟绮丽马刚
关键词:体外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清热中药白头翁
白藜芦醇抗黑素瘤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白藜芦醇是一种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它不仅是植物抗毒素,还具有抗癌、抗氧化、调节血脂等多种功能.体内外实验表明,白藜芦醇对黑素瘤起始、增殖、发展3个主要阶段均有抑制甚至逆转作用.其抗黑素瘤机制可以通过阻滞细胞周期、抗氧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干扰相关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方面发挥作用.
徐观辉李建军
关键词:白藜芦醇黑素瘤细胞凋亡
10味中药抗沙眼衣原体活性的体外药敏试验被引量:20
2000年
汪培土佟菊贞涂裕英李建军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中医药疗法体外药敏试验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及IgE检测分析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了解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特异过敏原及血清总IgE水平变化。方法采用荧光酶标法(MAST法)检测了987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E(sIgE)和总IgE水平。结果sIgE阳性率为73.4%(724/987),总IgE阳性率为86.6%(855/987)。其中粉尘螨、屋尘螨、霉菌类、狗毛占多数,食物类过敏以虾、蟹为主。结论MASTCLA-1测定仪应用荧光酶标法的原理检测过敏原操作简单,特异性高,特异性过敏原的检测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邵勇程滨珠钟绮丽李建军马刚于波叶蓉
关键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血清过敏原总IGE酶标法
大汗腺肿瘤凝集素亲和组化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皮肤大汗腺肿瘤细胞表面凝集素受体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用17种生物素化凝集素检测了21例大汗腺良恶性肿瘤细胞表面凝集素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大汗腺恶性肿瘤细胞表面WGA、ECL、STL、PNA、RCA-Ⅰ、RCA-Ⅱ阳性率较低,与良性肿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DBA、BSL-Ⅰ、UEA-Ⅰ、SBA在部分Paget’s病细胞阳性。生乳头汗管囊腺瘤、生乳头汗腺腺瘤、大汗腺混合瘤在PNA、RCA-I、ECL阳性着染相似。结论大汗腺良恶性肿瘤细胞膜表面凝集素受体发生了有意义的变化,某些凝集素受体的变化可能有助于大汗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李建军朱翠凤佟菊贞程滨珠钟绮丽马刚
关键词:大汗腺良恶性肿瘤凝集素受体混合瘤PNA
白癜风治疗新进展被引量:21
2010年
白癜风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病因复杂,目前尚没有满意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对白癜风研究的深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疗效,给白癜风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我们就近年来白癜风治疗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徐观辉李建军
关键词:白癜风
四味清热中药体外抗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研究
目的:了解白头翁、大青叶、玄参、知母四味清热中药体外抗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活性.方法:应用微量McCoy细胞培养法检测了4味清热中药体外抗衣原体活性.结果:白头翁等四味中药体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泌尿生殖沙眼衣原体的活性,...
李建军涂裕英佟菊贞程滨珠钟绮丽马刚
关键词:清热中药非淋菌性尿道炎沙眼衣原体药物敏感性试验
文献传递
黑素瘤核因子-κB活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黑素瘤是一种侵袭性的皮肤肿瘤,人类黑素瘤中存在核因子-κB的上调,异常的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参与黑素瘤增殖、凋亡及肿瘤转移、血管生成等病理生理进程,导致基因异常表达,加速病情的进展。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调节因子如TNFR/TRADD/TRAF、TRAIL/TRAILR、FasR/FasL/FAP-1及基因突变等在黑素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核因子一KB信号通路的研究有可能为治疗黑素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张建青李建军
关键词:黑色素瘤NF-ΚBTRAIL细胞凋亡
白藜芦醇对人黑素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为探讨白藜芦醇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黑素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采用不含佛波醇酯和霍乱毒素的培养液培养黑素细胞,白藜芦醇处理细胞后,分别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活性,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并与熊果苷的作用比较。白藜芦醇在10μM时的细胞形态和密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50μM以上时细胞梭形化,树突减少;白藜芦醇0.1~10μM时对细胞无增殖抑制作用,50~1000μM时则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胞增殖;白藜芦醇0.01~10μM时的细胞早期、晚期和总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较熊果苷组低。白藜芦醇在50μM浓度以上能改变人黑素细胞的形态并抑制其增殖,而在10μM浓度以下无细胞毒性作用。
郑锦芬李建军张建青彭友华徐观辉
关键词:白藜芦醇黑素细胞细胞毒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