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晖 作品数:38 被引量:128 H指数:7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影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围手术期因素及术后管理:1例报告 2012年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牢的不断上升和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其最常见死亡原因是进行性心力衰竭加重和心源性猝死。尽管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l已取得进展,但对存在心脏失同步化的心力衰竭患者常难于取得疗效,由此应运而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vnchronization therapy,CRT)的理念. 彭晖 吴永全 沈潞华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 心力衰竭 围手术期 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自噬因子和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级大鼠纳入研究,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预处理组,每组20只。模型组以及预处理组大鼠均制备MIRI模型,假手术组按照相同的方式开胸,仅穿线不进行冠状动脉的结扎。模型制备前7d,预处理组予以瑞舒伐他汀20 mg/(kg·d)灌胃处理,假手术组以及模型组大鼠则予以生理盐水5 m L/d处理。比较三组大鼠心肌组织凋亡率、心肌梗死面积、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参数、自噬因子P62、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yt 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预处理组及模型组大鼠的心肌组织凋亡率以及心肌梗死面积均高于假手术组,但预处理组低于模型组(均P<0.05)。预处理组及模型组大鼠的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均高于假手术组,但预处理组低于模型组(均P<0.05);预处理组及模型组大鼠的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低于假手术组,但预处理组高于模型组(均P<0.05)。预处理组及模型组大鼠的P62、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但预处理组低于模型组(均P<0.05)。预处理组及模型组大鼠Bcl-2 m RNA表达水平低于假手术组,但预处理组高于模型组(均P<0.05);预处理组及模型组大鼠Bax m RNA表达水平及Cyt C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但预处理组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可显著减轻MIRI大鼠心肌组织受损程度,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瑞舒伐他汀有效抑制心肌细胞自噬因子表达以及调控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赵灿 王永亮 沈絮华 吴永全 彭晖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 瑞舒伐他汀 凋亡 心包积液122例的病因诊断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心包积液的病因,比较临床常用检查对心包积液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2例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验资料。结果心包积液的病因包括慢性心肾功能不全(25例)、甲状腺功能减低(6例)、肿瘤(20例)、结核性(59例)及特发性(12例)。心包积液中腺甘脱氨酶(ADA)的活性在结核组较肿瘤组及特发组显著增高,但血清中ADA活性三组未见显著性差异;抗结核抗体在结核组阳性率较肿瘤组及特发组明显增高;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阳性率在肿瘤组明显高于结核组及特发组;癌抗原125(CA125)阳性率在所有患者中均增高,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核是心包积液最常见病因,CEA、CA199、ADA、抗结核抗体(TBanti-body)等检测指标可对临床诊断有较大帮助。 沈爱东 彭晖 马文英 梁金锐 李虹伟关键词:CA199 CA125 ADA TB 起源于二尖瓣主动脉连接处的室性心动过速 彭晖 吴永全回顾性分析植入型心电监测仪在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电监测仪(ICM)对不明原因晕厥的临床诊断价值,为ICM临床应用提供更多依据。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因不明原因晕厥住院的患者168例。植入ICM患者76例(ICM植入组),其中男40例(52.6%,40/76),年龄(62.1±14.4)岁;同期因不明原因晕厥住院经晕厥相关的系统性检查且未植入ICM患者92例(ICM未植入组),其中男60例(65.2%,60/92),年龄(63.8±11.9)岁。两组患者均随访至2022年7月,记录晕厥事件并分析病因,采取相应治疗。结果ICM未植入组发生晕厥或晕厥前兆事件并明确病因者1例,确诊率为1.1%(1/92);ICM植入组发生晕厥或晕厥前兆事件并明确病因者共30例,确诊率为39.5%(30/76),明显高于ICM未植入组患者(39.5%对1.1%,P<0.001)。22例(28.9%,22/76)患者因ICM监测结果而改变了治疗策略:13例(17.1%,13/76)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2例(2.6%,2/76)患者接受射频消融,分别有2例(2.6%,2/76)和4例(5.3%,4/76)患者开始抗凝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1例(1.3%,1/76)非心律失常病因患者接受抗癫痫治疗。结论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植入ICM后可以显著提高晕厥病因的诊断率,尤其对反复晕厥患者有助于排除心脏性晕厥,因此对于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建议尽早植入ICM,及时得到精准治疗。 孙志军 杨汪洋 邸北冰 公绪合 张妮潇 杨延坤 彭晖关键词:晕厥 远离二尖瓣环左侧房室旁道的射频消融 彭晖 吴永全双腔起搏器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的自身对照研究 2012年 目的对植入具有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的两种设计运行(MVP和Search AV+)方法的Adapta起搏器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种起搏模式在减少心室起搏、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影响心脏重塑方面的差异。方法入选4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前后交叉对照原则,观察同一患者在不同起搏模式下,通过起搏器程控计算心房起搏百分比,心室起搏百分比,及心房高频事件,同时观察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不同起搏模式分别观察3个月后,双腔起搏器+MVP较Search AV+更多降低心室起搏百分比(0.54%±0.10%比2.80%±0.16%),心房高频事件发生减少(2.00±0.84比3.06±0.88)。与术前比较,MVP及Search AV+模式均可使左房内径缩小(3.61±0.49比3.50±0.44;3.61±0.49比3.51±0.45),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显示,左房内径与心室起搏百分比呈正相关。结论与Search AV+模式相比,MVP起搏模式能更有效减少心室起搏百分比,减少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心室起搏百分比短期内(3个月)可影响心脏结构重塑,但未引起心室功能改变。 彭晖 马文英关键词:心室起搏管理 房性心律失常 心脏重塑 希氏束旁房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成功1例 2009年 患者女性,53岁,反复发作心动过速10余年。高血压10余年。体检:BP160/60mmHg,R86次/min。心尖呈抬举样搏动,心界扩大,心尖部可闻及3级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心电图有以下特点:①频率快,200次/min,肢体导联可见等电位线;②多呈2:1传导,呈窄QRS波群型;③1:1下传时,QRS波群呈有束支或左束支传导阻滞型。体表心电图(图1)显示:P波宽度由窦性心律时的80~110ms缩短为心动过速时的60~70ms,在Ⅰ、aVR、aVL直立,Ⅱ、Ⅲ、aVF负正双相,V1倒置,R—P间期〉P—R间期。 彭晖 吴永全关键词:射频导管消融 左束支传导阻滞 窄QRS波群 体表心电图 舒张期杂音 心界扩大 三维电生理标测图在心律失常及其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5年 针对心律失常及其心电图理论教学中遇到的教与学两难问题,尝试将临床心脏三维电生理标测图应用于心律失常及其心电图理论教学中。通过建立清晰的心电时空观,来解释正常及部分异常心律形成及传导障碍的内在机制,同时结合心电图产生基本机理,去认识和理解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该方法可直观、形象地阐述心律失常产生机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电—传导时空思维模式,并在理解机理的基础上使学生迅速具备心律失常心电图的分析能力和阅图能力。应用三维电生理标测图是一种有效的辅助心律失常及其心电图理论教学方法,具有直观易懂的教学效果,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彭晖 沈潞华关键词:心律失常 心电图 教学 他汀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11 2008年 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质代谢异常密切相关.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他汀类药物问世20年来,经历了大量的循证检验,不但确立作为调脂治疗的首选用药,而且也充分显示在冠心病防治方面的巨大意义,现已成为冠心病治疗不可或缺的药物。 李虹伟 彭晖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冠心病治疗 脂质代谢异常 循证检验 调脂治疗 选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