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花 作品数:12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PDCA循证护理在降低新生儿臀红发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 探讨PDCA循证护理对新生儿臀红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DCA循证护理理论。比较两组新生儿臀红发生率及臀红消退时间。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臀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新生儿臀红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新生儿皮肤护理中,实施PDCA循证护理理论,可明显降低臀红率,缩短臀红消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花关键词:新生儿 皮肤护理 无缝隙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产妇分娩的足月新生儿3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无缝隙护理干预,采用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评估新生儿神经行为。结果干预组新生儿28 d 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无缝隙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助于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发育。 张花 刘娟 张艳 张静关键词:神经行为 新生儿 ABCD气道护理分级联合体位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ABCD气道护理分级联合体位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ABCD气道护理分级联合体位护理。比较两组血气指标、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气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BCD气道护理分级联合体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新生儿肺炎临床症状,纠正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新生儿康复。 冉琳 张花关键词:新生儿肺炎 体位护理 新生儿无创辅助通气鼻塞固定与集束干预策略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科无创辅助通气患儿鼻塞固定的最佳干预策略。方法:选择2012年8~12月无创辅助通气患儿55例为对照组,选择2013年1~5月无创辅助通气患儿6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比较两组患儿鼻部皮肤损伤及朝天鼻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鼻部皮肤损伤、朝天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实施集束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无创辅助通气患儿鼻部皮肤损伤及朝天鼻的发生率。 霍秋桂 张花关键词:新生儿 无创辅助通气 集束干预 小儿腰椎穿刺术后腰痛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3 2011年 腰椎穿刺术是在局麻下进行的一项创伤性检查,由于腰椎穿刺时患儿意识清醒,手术可引起患儿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并造成穿刺后的各种并发症,尤其是腰痛[1]。笔者对2008年5~12月我院198例施行腰椎穿刺术的患儿进行了观察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张花关键词:腰椎穿刺术 腰痛 护理 音乐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接受蓝光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新生儿接受蓝光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4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音乐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哭闹时间、睡眠时间及黄疸指数。结果干预3 d后,观察组的哭闹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睡眠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P<0.01)。结论音乐疗法有助于提高新生儿黄疸的蓝光治疗效果。 张花 盛晓郁关键词:音乐疗法 蓝光治疗 新生儿 护理 基于德尔菲法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德尔菲法的持续质量改进(CQI)模式在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5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选取2021年7月1日~9月30日收治的5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给予基于德尔菲法的CQI模式。比较两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红臀严重程度、生命体征、睡眠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红臀发生率、红臀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波动幅度、血氧饱和度、睡眠时间及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德尔菲法的CQI模式可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减轻红臀严重程度,从而更好地维持新生儿生命体征,延长睡眠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 符为娟 张花 盛晓郁关键词:德尔菲法 新生儿 红臀 满意度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用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安全管理中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12 2023年 目的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患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新生儿科2022年1—4月收治的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115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静脉针留置期间行常规管理的新生儿57例纳入对照组,行FMEA管理的新生儿58例纳入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管理情况、不良事件、风险优先指数(RPN)值。结果实施FMEA管理后,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污染敷贴未及时更换率、操作不够规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FMEA管理后,观察组药物外渗、穿刺部位感染、意外拔针、堵管RPN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FMEA管理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EA管理应用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患儿安全管理中,可有效提升静脉留置针管理质量及安全性。 张花 盛晓郁关键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管理质量 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0年 目的分析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8年9月新生儿科NICU收治的191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统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191例PICC置管的早产儿中有34(17.80%)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26.88±14.99)d。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分别为穿刺处渗血渗液(35.29%),患儿病情变化、血培养阳性(17.65%),肢体肿胀(14.71%),堵管后溶栓失败(11.76%)。结论探讨早产儿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有助于临床制定更细致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早产儿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导致早产儿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为穿刺处渗血渗液,应重视这类问题的处理。 唐秀红 盛晓郁 张花关键词:早产儿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 早产儿母亲照护感受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早产儿母亲的照护感受,为探索早产儿出院后合适的护理支持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Claizzi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名早产儿母亲进行深入访谈,进行笔录及分析。结果经反复地比较、归纳,提炼出关于早产儿母亲身心体验的4个主题(早产儿母亲普遍承受着压力,存在歉疚及负罪感;对预后的担忧;无助感;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化,在照护中实现自我价值)和关于母亲照护感受历程的两个阶段(初临变化;适应变化,勇敢面对未来)。结论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早产儿母亲照护感受的心路历程,提示医护人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对其进行广泛而持久的护理支持。 汤文决 张花关键词: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