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华 作品数:9 被引量:61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 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一般工业技术 核科学技术 金属学及工艺 理学 更多>>
纳米CeO_2/Zn复合粉末的高能球磨法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0 2006年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用于热浸镀锌的纳米C eO2/Zn复合粉末,并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 iffraction,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 lectron spectroscopy,XPS)、透射电镜(T ransm iss ion e lectron m i-croscopy,TEM)、扫描电镜(Scann ing e lectron m icroscopy,SEM)以及能谱分析(X-ray energy d ispers ive spec-trum,EDS)等方法,对复合粉末的显微结构、表面成分、晶粒大小、微观形貌以及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纳米C eO2硬团聚体逐渐解聚,Zn晶粒不断细化,形成层片状复合粉末;球磨120 m in后纳米C eO2粒子分散良好,呈理想的单个均匀弥散分布状态包覆在Zn颗粒上形成近似球形的复合粒子,其粒径分布均匀。 骆心怡 左敦稳 王珉 李顺林 杨文涛 常华关键词:纳米复合粉末 高能球磨 316L不锈钢基材功能梯度Al涂层残余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9 2008年 涂层材料的功能性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受残余热应力的影响,为降低残余热应力防止涂层开裂以及提高其热机械性能,利用有限元方法对Al/316L系梯度功能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热应力分布进行分析,详细讨论了成分分布指数、涂层厚度和梯度层数目对应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成分分布指数的增大不但影响涂层和基体界面的应力大小,还影响涂层中热应力峰值所处位置;涂层残余应力随着梯度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梯度层数的增多,有利于涂层中残余热应力的缓和,但当梯度层数达到9时,缓和效果并不明显。 刘红兵 陶杰 张平则 常华关键词:功能梯度材料 残余热应力 涂层 316L不锈钢表面氧化铝梯度涂层制备工艺及机理研究 本文首先简述了功能梯度涂层、阻氚渗透涂层、双层辉光渗金属技术、热浸镀铝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发展现状。综述了近十年来阻氚渗透涂层的研究进展,重点对不锈钢表面四种常见阻氚渗透涂层(氧化物涂层、铝化物涂层、钛基陶瓷涂层、硅化物涂... 常华关键词:热浸镀 氧化铝 文献传递 功能梯度Al_2O_3涂层残余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24 2008年 Al_2O_3/316L功能梯度材料是一种聚变反应堆第一壁的候选材料。为避免制备过程中因材料之间热物理性能差别产生的热应力过大造成材料的失效,须对梯度材料进行合理的热应力缓和设计。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成分分布指数、梯度涂层厚度和梯度层数目等参数对Al_2O_3/316L功能梯度材料残余热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体积分布指数p=1.0时所受热应力最小,涂层承受压应力作用;梯度层数为9时热应力缓和效果最好;梯度层厚度不宜过大;将非功能梯度材料与优化后的功能梯度材料的残余热应力进行比,结果显示:功能梯度材料缓和热应力效果十分显著。最后利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梯度涂层测试涂层残余应力,并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模拟的准确性。 刘红兵 陶杰 张平则 常华关键词:聚变堆材料 功能梯度材料 残余热应力 不锈钢表面阻氚渗透涂层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0 2007年 阻氚渗透是聚变堆设计中一项关键技术,综述了不锈钢表面氧化物涂层、铝化物涂层、钛基陶瓷涂层、硅化物涂层等阻挡氚渗透陶瓷涂层的研究现状,比较了铝化物涂层几种制备方法的特点,概述了陶瓷涂层的阻氚机理,并对阻氚涂层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常华 陶杰 骆心怡 张平则 刘红兵关键词:不锈钢 高能球磨纳米CeO_2/Zn复合粉末的热压烧结 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真空热压工艺制备了纳米CeO2/Zn复合材料块体,并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热压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块体相对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末球磨时间的增加,复合材料块体内纳米颗粒分散越均匀,基体晶粒不断细化;块体的相对密度随着热压温度、压力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中热压温度的影响最大,压力影响次之,保温时间影响最小;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块体可加入到热浸镀锌液中。 常华 骆心怡 李顺林 杨文涛关键词:热压烧结 正交实验法 高能球磨 316L不锈钢基材防氚渗透Al_2O_3涂层残余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6 2007年 在聚变堆防氚渗透第一壁制备过程中,Al_1O_3涂层与316 L不锈钢基体间由于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容易产生裂纹。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Al_2O_3/316 L涂层制备过程中的残余应力的分布。结果表明在界面等区域存在严重的应力集中;涂层厚度、孔隙率大小以及涂层是否致密对残余应力水平有很大影响。涂层内部关键区域的残余应力水平,随着涂层厚度增加而增加;孔隙率不同对界面的残余应力分布趋势没有明显影响,但对应力值却有很大影响,孔隙率增大涂层残余应力最大值下降;相同厚度情况下致密Al_2O_3涂层所受压应力远大于多孔Al_2O_3涂层承受的残余应力。 刘红兵 陶杰 张平则 常华关键词:残余应力 孔隙率 纳米氧化镍/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热浸镀中的应用 2008年 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镍/锌复合粉末,然后通过真空热压法将其制成块体复合材料,并熔化于锌液中,在45钢基片上进行热浸镀;用XRD、TEM、FESEM和EDS等对复合粉末、块体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用腐蚀失重法、冲蚀磨损法研究了镀层的耐腐蚀和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用高能球磨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镍/锌复合粉末中,纳米氧化镍颗粒弥散均匀分布在锌颗粒上;纳米氧化镍颗粒的加入能显著提高镀层的耐磨性能,而对耐腐蚀性能影响不大。 朱建龙 薛花娟 赵军 骆心怡 常华 何建平关键词:高能球磨 热压烧结 热浸镀锌 316L不锈钢表面氧化铝梯度涂层的制备 被引量:1 2008年 用热浸镀铝+高温热扩散工艺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了铁铝梯度涂层,再用工业纯氮气中残留的氧气对其进行氧化处理制备了氧化铝梯度涂层;用OM、SEM、EDS、XRD、XPS和显微硬度仪等方法对涂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50℃浸镀10 min的热浸镀铝涂层经950℃×4 h热扩散后,涂层表面质量较好,平均厚度120μm,与基体结合紧密;铝、铁呈良好梯度分布,表面最高硬度为800~850 HV;经900℃×4 h氧化处理后,氧与铝涂层进行了择优氧化,在距表面100nm以内原位反应生成了氧化铝,且除涂层表面是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外,在膜以内氧化铝含量呈梯度分布。 蒋利 骆心怡 陶杰 常华 高强关键词:热浸镀铝 热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