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媛
- 作品数:30 被引量:105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血液净化技术对小儿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
-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小儿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PE+CVVHDF技术对重症监护病房15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儿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 安媛王娟楚建平王义
- 50例气管支气管软化症临床分析
- 安媛楚建平
- 降钙素原对小儿重症肺炎细菌病原体的鉴别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儿肺部不同细菌病原体感染时,人体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血清水平及白细胞(WBC)计数的变化。方法选取西安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肺部感染患者83例,分为革兰阴性菌组(49例)、革兰阳性菌组(34例)。入院后对患儿取晨起空腹静脉血5mL,行PCT、CRP测定,白细胞计数等检查。结果革兰阴性菌组PCT水平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4,P<0.05);两组患儿的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P>0.05);两组患儿白细胞计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0.36,P>0.05)。结论降钙素原可用来区分肺部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感染,而CRP及白细胞计数特异性较低。
- 邓阳彬刘小权安媛王义黄菁楚建平刘俐
-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
- 203例PICU重症中毒病例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 分析我院PICU收治的重症中毒病例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提出可能的防范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从2012年1月到2015年12月PICU所收治的203例重症中毒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 王娟张华安媛楚建平
- 关键词:中毒儿童重症监护室
- 285例急性中毒患儿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西安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PICU)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285例急性中毒病例资料,总结儿童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情况。方法对285例急性中毒病例按中毒发生的年龄、性别、原因、分类、治疗等不同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并预见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评估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结果①285例中毒患儿中意外中毒234例,以1~3岁为中毒的主要年龄段(47.7%),且男童发生率高。6、7、8月份为发病高峰。中毒主要发生在家中(93.3%),其中农村(85.9%)发生率较城市高。中毒的原因主要是以误服为主,其中农村以非药物中毒为主(77.1%),城市以药物中毒为主(70%);②中毒后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症状,易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③血液净化治疗的抢救成功率97.9%。结论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是关键,应加强药品市场管理,家庭对农药与药物的监管和宣教,重视儿童的心理变化,避免有意识行为所致的中毒。血液净化治疗在急性中毒治疗中是重要的手段,有良好的效果。
- 安媛王娟邓阳彬楚建平
- 关键词:中毒血液净化治疗留守儿童
- 血液净化技术对小儿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例的疗效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小儿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PE+CVVHDF技术对重症监护病房15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儿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血氨、昏迷评分及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同时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治疗安全性评价。结果①经PE+CVVHDF治疗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血氨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5.724、5.390、5.321、4.532、4.038、3.06、3.112,均P<0.01);②患儿治疗后意识状态好转(昏迷评分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用统计学意义(t=2.183,P<0.05);黄疸、乏力、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明显缓解;③转归:11例患儿肝功能恢复正常出院,2例治疗过程中死亡,2例因个人原因放弃治疗,后电话随访死亡;④15例患儿治疗过程无1例过敏、血栓等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小儿急性肝功能衰竭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安媛王娟邓阳彬楚建平
- 关键词:血浆置换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
- 一种简易新型降温帽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新型降温帽,包括帽子内层,所述帽子内层的边缘连接有帽子外层,所述帽子帽子内层和帽子外层之间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重复使用冰袋,所述帽子内层与帽子外层在夹层内的表面设有防水层,在患者佩戴使用时,通...
- 于蒲史航宇安媛史永强强召展
- 文献传递
- 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机械通气时机的选择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危重症早期机械通气的时机选择,以合理把握时机,降低危重症HFMD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和避免过度医疗。【方法】选择本院感染科ICU收治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符合我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标准,并按照《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条例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12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3例中男75例,女48例;发病年龄3个月至4.4岁,平均(1.89±1.04)岁;将病例按照机械通气时气道分泌物的状况分为两组。A组:插管时已有口鼻分泌物溢出,B组插管时仅咽部有分泌物溢出。对两组病例的症状、体征、血糖、氧合指数、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预后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组病例氧合指数(283.59±67,155.19±40.70)相差128.4;机械通气时间(9.50±4.10,6.21±2.44)d、相差3.2d;住院时间(16.21±4.4,13.28±2.09)d,相差2.9d;治愈好转率(66.53%,89.13%)相差23.4%,B组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日、治愈好转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危重症HFMD患儿在中枢神经受损早期当咽部有分泌物时及应进行机械通气,从而可以明显降低患儿病死率和治疗成本。
- 武海滨王义邓慧玲文金全孙宏利安媛王娟
- 关键词:手足口病危重病
- 小儿重型溶血尿毒综合征的血液净化治疗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血液透析滤过在治疗小儿重型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中的意义。方法将24例HUS患者分为两组。其中10例进行连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4例进行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两组患者血液净化前后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红蛋白、血小板、血尿消失时间及ICU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治疗安全性评价。结果单纯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好转(t值分别为9.32、3.9,P<0.05),而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好转(t值分别为1.11、1.58,P>0.05)。血浆置换联合连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好转(t值分别为6.89、4.0、3.264,P<0.05)。血红蛋白改善不明显(t=1.36,P>0.05)。血浆置换联合连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血尿消失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单纯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P<0.05);两组血液净化过程中均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连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较单纯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除可改善血尿素氮、血肌酐外,亦能显著改善血小板,缩短肉眼血尿时间及入住ICU时间。
- 安媛王娟楚建平
- 关键词:溶血尿毒综合征血浆置换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
- 芫花甘草反药组合对小鼠肝脏损伤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从肝脏转运体角度,研究芫花甘草反药组合对小鼠肝脏的损伤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甘草[15 g(生药)/kg]组、芜花[15 g(生药)/kg]组、芫花与甘草1∶1[15 g(生药)/kg]组、芫花与甘草1∶3[15 g(生药)/kg]组(n=8),ig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并统计病理分级;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脏转运体Ntcp蛋白的表达;检测小鼠肝组织中胆汁酸盐(TB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芫花与甘草1∶1、1∶3组小鼠肝脏转运体Ntcp蛋白表达增强;芫花与甘草1∶1组肝细胞变性等级"+++"的小鼠只数增加(8只),肝细胞中TBA含量增加;芫花与甘草1∶3组小鼠肝细胞变性等级"+++""++"的小鼠只数增加(分别为2、6只)。结论:芫花甘草反药组合可诱发小鼠肝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增强Ntcp表达、致TBA大量蓄积于肝脏内有关。
- 王义安媛武海滨
- 关键词:芫花甘草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