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超一
- 作品数:14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某市氟化物职业接触人员健康状况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 探讨氟化物对职业接触人员的健康损害。 方法 于2016年7~9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收集某市氟化学工业园区内氟化工企业的1 009名职业人群与98名对照人群,测定其尿氟水平及右前臂骨密度并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对数据统计学分析。 结果 该氟化工企业作业场所氟化氢、氟及其化合物检测质量浓度分别为0.021~1.100、0.023~1.200 mg/m3,均在职业接触限值之内。观察组和对照组作业人员的尿氟水平异常率及右前臂骨密度水平异常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病及单项指标异常者有600人,检出率为59.5%,以脂肪肝、肝胆结石和高血压等病多见。 结论 企业应定期开展氟化物对职业接触人员的尿氟水平及右前臂骨密度指标检查,关注长工龄的作业人员的尿氟水平,加强对氟化工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的保护。
- 夏超一赵亮亮朱宝立
- 关键词:氟化物尿氟职业卫生学调查
- 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研究的meta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运用meta分析统计学方法进一步对我国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全面检索国内相关研究文献,依据Meta分析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到1997—2011年我国符合研究要求的7个地域的关于职业接触放射线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分析的公开发表文章共10篇。以risk difference(RD)为效应值,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相关研究进行数据的合并与分析。结果接触放射线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RD合并值为0.0019,合并值的95%CI为0.000 7~0.003 1;微核率RD合并值为0.000 7,合并值的95%CI为0.000 4~0.001 0。结论职业接触放射线可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增高,须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卫生防护工作。
- 夏超一胡金妹黄灵朱宝立
- 关键词: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META分析
- 氟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及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 目的:(1)研究和分析确定氟化工企业建设项目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及危害因素的浓(强)度,分析其危害程度及防护措施效果,为氟化工企业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探讨氟化工企业职业接触氟化物对作...
- 夏超一
-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便携式仪器
- 文献传递
- 某氟化学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某氟化学工业(以下简称"氟化工")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和确定该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以保护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健康。[方法]在查阅建设项目原有资料基础上,采用现场调查法、检验检测法、检查表法和定量分级法,对该建设项目中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在设备布置及建筑物卫生学方面基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该建设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即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均未超标,属于轻度职业病危害。[结论]该建设项目虽然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但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有效,符合我国相关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要求,但是,企业仍需加强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及预案的落实。
- 夏超一张峰刘洋朱宝立
- 关键词:氟化学工业职业病危害职业卫生
-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在职业卫生相关领域应用进展被引量:9
- 2012年
- 质谱(MS)仪对单个化合物能进行有效的定性分析,但对混合物显得无能为力。气相色谱(GC)仪对混合物能进行有效的分离分析,但定性分析则比较困难。因此,这两者的结合能对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进行高效的定性、定量分析。自从1957年HOLMES等首次实现GC-MS联用以来,这项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GC-MS联用仪在许多有机化合物的检测中成为一种必备的工具,但由于GC-MS联用仪体积庞大、实验室条件要求高、分析时间长,不能满足现场或在线检测的要求。而便携式GC-MS联用仪由于体积小、检测速度快、识别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现场检测。本文概述近年来便携式GC—MS联用仪在军事、应急监测、职业卫生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分析便携式GC-MS联用仪检测的优缺点,探讨便携式GC-MS联用仪的日后发展方向。
- 刘坚张锋朱宝立夏超一刘洋
- 关键词:职业卫生
- 某市氟化物职业接触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 目的:探讨氟化物对职业接触人员的健康损害.
方法:2016年7月-9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对某市氟化工园区内氟化工企业的1009名职业人群与98名对照人群尿氟水平及右前臂骨密度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对数...
- 夏超一赵亮亮朱宝立
- 关键词:氟化物职业卫生学
- 泰州市某生物质发电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2017年
- 目的识别、评价及控制某秸杆发电厂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采用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有害作业分级等方法,对某生物质发电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生物质发电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高温、化学毒物、生物因素及工频电磁场等。其中除灰岗位粉尘浓度<2.3 mg/m^3为Ⅱ级作业,汽机巡检岗位噪声强度<80 dB为Ⅰ级作业。结论灰料装卸/运输、锅炉清灰、汽机巡检的噪声作业、燃料收集与储存接触微生物作业及化学品水处理酸/碱的装卸作业为本项目的关键控制部位。必须加强卫生工程防护、个人防护及职业卫生管理。
- 朱星星沈骏于光夏超一黄灵
- 关键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泰州市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调查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了解泰州市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辐射防护现状,调查分析泰州市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水平,为降低泰州市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完善放射防护措施,提高个人剂量监测质量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6月,对泰州市12家开展介入手术的医疗机构开展辐射防护现状调查,主要内容为120名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采用指环剂量计和常规胸章剂量计测量调查对象手部及全身剂量当量,检测周期为1年。结果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率为100.0%,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手部年剂量均值为28.03 mSv,年个人剂量均值为1.41 mSv,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因介入手术的类型不同而手部剂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明显高于普通医用诊断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泰州市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率及使用率均不高,辐射防护安全意识和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采取切实有效的个体防护措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和设施,对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有效的辐射防护知识培训和有效监督,进一步保障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安全。
- 夏超一黄灵胡金妹沈骏赵亮亮朱宝立
-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
- 低浓度苯作业工人外周血象及尿中苯代谢产物分析被引量:20
- 2013年
- 目的分析低浓度苯作业工人外周血象及尿反反式粘糠酸(tt-M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浓度改变及影响因素,探究低浓度苯接触是否引起作业工人健康损害并为筛选苯的暴露及效应标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大型石化企业低浓度苯接触工人256人与某高新技术企业不接苯工人155人,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及职业史等情况,采集生物样本,检测血常规指标及尿tt-MA、8-OHdG浓度,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血常规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尿中tt-MA含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WBC计数与接苯工龄及尿中tt-MA、8-OHdG浓度存在相关关系。结论低浓度苯接触可引起工人外周血细胞计数降低,尿ttMA浓度增高。
- 刘洋张巧耘韩磊钟丽曹敬莲夏超一卞倩朱宝立
- 关键词:外周血象
- 职业接触铅人群健康危害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 2013年
- 铅及其化合物因具有熔点低、延展性好、耐腐蚀的理化性质而广泛用于生产蓄电池、电子产品等行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长期低剂量接触铅对作业人群的健康危害也引起关注。本文综述了铅对职业人群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生殖内分泌系统、肾脏等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 周倩倩胡飞飞夏超一龚伟朱宝立张恒东杨红
- 关键词: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