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锋
- 作品数:62 被引量:160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有机溶剂清洗剂中正己烷、苯、三氯乙烯
- 2023年
- 目的建立有机溶剂清洗剂中正己烷、苯、三氯乙烯测定的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GC-MS/MS)。方法样品用二硫化碳稀释,DB-5ms色谱柱分离,用GC-MS/MS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测定。结果正己烷、苯、三氯乙烯在0~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72、0.36、0.063μg/L,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5.7%和4.7%~9.2%,加标回收率为84.0%~109.0%。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有机溶剂清洗剂中正己烷、苯、三氯乙烯的测定。
- 李泽冉姜新李小娟张锋朱宝立霍宗利
- 关键词:GC-MS/MS正己烷苯三氯乙烯
- 职业接触草甘膦对工人血常规结果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职业接触草甘膦对工人血常规结果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5~9月,选取178名合成、结晶等草甘膦生产岗位职业人群作为接触组,以203名管理、后勤等非接触草甘膦人群为对照组。对受试对象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使用个体采样方法对工作场所空气中草甘膦浓度进行检测,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用Student’s t检验分析正态分布不同组别间的差异;用χ^2检验比较吸烟、饮酒、性别、异常率等计数资料;用非参数检验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比较接触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岗位之间血常规结果的差异。结果接触组、对照组工人血常规总体异常率分别为70.8%、6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工人红细胞计数较低、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值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岗位血常规总体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岗位之间血常规总体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触低浓度草甘膦时,草甘膦仍对职业接触人群血小板分布宽度、红细胞计算有一定的影响,对所检测的血常规异常率无影响。
- 张锋张红兵潘丽萍刘炘窦建瑞朱宝立
- 关键词:血常规草甘膦
- 职业性接触1-溴丙烷工人尿中生物标志物水平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分析职业性接触1-溴丙烷(1-BP)工人尿中生物标志物水平。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职业性接触1-BP的66名工人为接触组,另选择同企业不接触1-BP的66名人员为对照组。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1-BP水平和2组人群班末尿中1-BP及其代谢产物N-乙酰-S-(n-丙基)-半胱氨酸(AcPrCys)水平。结果接触组人群接触1-BP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2.0~73.1 mg/m^3,中位数为11.3 mg/m^3。接触组人群尿中1-BP和AcPrCys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P<0.01)。接触组人群尿中1-B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1-BP接触水平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S)为0.624,P<0.01];但与尿中AcPrCys水平不相关(P>0.05)。接触组工人尿中1-BP水平与AcPrCys水平呈正相关(rS=0.386,P<0.01)。结论职业性接触1-BP工人尿中1-BP水平与1-BP接触水平及尿中AcPrCys水平均呈剂量-效应关系。
- 张锋许忠杰徐光张巧耘
- 关键词:1-溴丙烷生物标志物
- 急性草甘膦中毒患者临床特征及其毒物代谢浓度分析5例
- 2024年
- 目的分析急性草甘膦中毒患者体内草甘膦(GLY)及其代谢产物氨甲基膦酸(AMPA)浓度变化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为草甘膦毒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1年2月~7月收集扬州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例口服草甘膦中毒患者入院时、住院期间的尿液,使用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检测尿中GLY及AMPA浓度,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救治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中毒后主要表现为急性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患者尿样中的GLY的浓度都在第1天达到最大值,并且随着时间而逐渐降低,出院当天GLY最终浓度低于初始浓度的10%。出院时患者1、2、3、4体内GLY的清除率分别为96.97%、95.91%、96.87%和92.87%。结论草甘膦进入人体后维持时间较短,中毒患者入院时草甘膦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与中毒剂量和临床症状之间的未显示相关性。
- 窦建瑞杨燕张昊张锋赵义苗润丰
- 关键词:草甘膦中毒
- 某精密铸造企业粉尘接触人员健康状况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了解精密铸造企业接触锆英砂、矽尘等作业人员健康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市精铸企业176名男性工人(接触含锆尘组18人、非锆尘组109人、无接尘组49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个人问卷以及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精铸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和噪声。176人体检异常率为71.02%。接触含锆尘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免疫球蛋白IgE增高、丙氨酸转移酶(ALT)增高、碱性磷酸酶(ALP)增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锆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LP增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无接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尘肺样改变15例(尘肺病11例,观察对象4例)。其中接触含锆尘组4例(尘肺病3例,观察对象1例),接触非锆尘组11例(尘肺病8例,观察对象3例)。两组尘肺样改变的检出率(20.22%、10.09%)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该企业粉尘危害严重。吸入含锆粉尘与呼吸系统损害,尤其是尘肺病的发生有关,可能引起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肝功能损害。
- 余彬丁帮梅范存华刘庆东丁璐王博深王俊张恒东张锋
- 关键词:锆粉尘
- 离子色谱-质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被引量:8
- 2020年
- 草甘膦(GLY)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1-2],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GB 5749-2006中规定,草甘膦的限值为0.7mg·L-1。草甘膦的主要代谢产物为氨甲基磷酸(AMPA)[3],因为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亲水性极强,不易挥发,所以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4-5]进行测定时,必须进行衍生,但是衍生法操作条件苛刻、重现性差。另外,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在C18柱上没有保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时,极易受到干扰[6-11]。
- 霍宗利曹猛张锋杨红
-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主要代谢产物草甘膦亲水性
- CO与噪声联合暴露对钢铁企业工人听力危害的调查研究
- 2017年
- 目的研究CO对钢铁企业噪声接触工人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以江苏省某大型钢铁企业1 642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A组)、单纯接触噪声组(B组)、同时接触噪声和CO(C组)、单纯接触CO组(D组),进行听力检查。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CO浓度、噪声声级、年龄、工龄、性别等相关因素对噪声诱导的听力损失的影响。结果研究对象总体听力损失率为11.6%,随着年龄、工龄的增加,工人听力损失率升高,但在C组内各年龄、工龄段之间听力损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听力损失率在B组和C组出现相反的趋势;C组接触高浓度的CO工人,听力损失率比接触较低浓度CO的工人高,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研究影响听力损失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噪声声级、工龄、性别。结论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接触CO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低于49.6mg/m3时,CO对噪声诱导的听力损失基本无影响。
- 张锋赵亮亮朱宝立
- 关键词:LOGISTIC回归CO噪声听力损失
- 职业接触草甘膦对肝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职业性接触草甘膦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2014年4—11月,选取江苏、山东5家草甘膦生产企业的接触草甘膦工人作为接触组,共526名;以管理、后勤等非接触草甘膦工作人群作为对照组,共442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草甘膦浓度,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比较接触组和对照组肝肾功能的差异.结果 接触组和对照组的年龄分别为(35.6±10.3)、(34.3±9.7)岁,工龄分别为(6.5±5.7)、(7.7±6.8)年.接触组接触空气中草甘膦TWA值在〈0.03-48.91 mg/m3之间,几何均数为3.78 mg/m3.接触组肝肾功能损伤率分别为14.4%(76例)、16.2%(85例),对照组分别为5.0%(22例)、4.8%(2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当接触组接触草甘膦TWA值达到〈0.03-6.00 mg/m3时,对照组与接触组对象肝肾功能异常差异出现统计学意义,肝、肾功能异常率分别为8.0%(36/447)、9.8%(44/447);当接触组草甘膦累积暴露剂量达到〈1.56-68.64 g时,对照组与接触组对象肝肾功能异常差异出现统计学意义,肝、肾功能异常率分别为9.2%(37/404)、10.4%(42/404).结论 职业接触草甘膦对人群肝肾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且损伤与接触剂量存在关联.
- 张锋潘丽萍丁恩民葛琴娟张志虎许建宁张力来宝立
- 关键词:草甘膦
- 草甘膦对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草甘膦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单一接触草甘膦原药的男性作业工人27名为接触组,同地域非职业接触工作人员27人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工人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7,P<0.01);红细胞分布宽度CV(Z=1.99,P=0.04)、平均血小板体积(Z=2.33,P=0.02)、血小板分布宽度(Z=2.03,P=0.04)、大型血小板比率(Z=2.28,P=0.0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工人直接胆红素(Z=2.91,P<0.01)、白球比(Z=2.06,P=0.04)、天冬氨酸转氨酶(Z=2.35,P=0.02)、葡萄糖(Z=2.31,P=0.0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工人肌酐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6,P=0.02);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甘膦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机体的造血功能,长期接触有可能导致贫血。草甘膦可能会对肝细胞产生损害作用。
- 窦建瑞毛一扬孙兰芳蔡翔朱宝立张锋
- 关键词:草甘膦贫血肝功能
- 扫描电镜-能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石棉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建立扫描电镜-能谱法(SEM-EDS)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6种石棉方法,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1—2019)石棉限量标准配套使用。方法通过标准品获得6种石棉电镜下的形貌图和能谱图,分析不同石棉种类形貌和能谱的差异;通过检测极细温石棉纤维,确定该方法定性能力极限。配置含10%(w/w)温石棉模拟样在模拟工作场所中进行采集和检测。结果建立了扫描电镜-能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6种石棉的方法,通过电镜图形貌分析可基本将温石棉、青石棉与其他4种石棉区分开,通过能谱分析进一步区分6种石棉。该方法可对宽度>0.12μm的温石棉定性。仪器单视场面积为0.03mm^2、滤膜面积1256mm^2、观察50个视场,采样体积为30L、计数6份样品,平均值为94f,95%CI为(76.8~116.1)f,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8%;计算石棉计数浓度(c)为2.62f/cm^3,95%CI为(2.15~3.23)f/cm^3,方法检出限为0.08f/cm3。结论该方法可定性定量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6种石棉,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 刘德晔常青张锋刘华良吉文亮朱宝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