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金胜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升压反应
  • 2篇血压
  • 2篇下丘
  • 2篇下丘脑
  • 2篇腹内侧
  • 2篇腹内侧核
  • 2篇P物质
  • 1篇杏仁核
  • 1篇应激
  • 1篇生理
  • 1篇生理学
  • 1篇升压
  • 1篇情绪
  • 1篇丘脑腹内侧核
  • 1篇中央杏仁核
  • 1篇下丘脑腹内侧...
  • 1篇理学
  • 1篇脑内
  • 1篇控制情绪
  • 1篇高血压

机构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篇吴金胜
  • 4篇顾蕴辉
  • 2篇丁欣
  • 1篇王益光
  • 1篇吕贻春
  • 1篇谭璐

传媒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年份

  • 2篇2001
  • 2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谷氨酸注入下丘脑的背内侧核引起升压反应的机制被引量:4
1999年
分析下丘脑背内侧核升压反应的机制。方法;大鼠脑内或静脉注射不同药物,记录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1)谷氨酸注入NDM,P物质注入室旁核或延髓头端腹个侧区均引起升压反应;(2)NDM升压反应可被双侧NPV或RVL内注入P物质拮抗剂衰减,但RVL内注入阿托品无此效应;(3)静脉注射酚妥拉明也能使NDM升压反应减小,而心得安或甲基阿托品静静脉注射对该反应影响。
丁欣吴金胜顾蕴辉王益光谭璐
关键词:P物质下丘脑血压谷氨酸
脑内P物质在谷氨酸兴奋腹内侧核引起的升压反应中之作用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分析谷氨酸兴奋下丘脑腹内侧核 (NVM)引起升压反应的机制。方法 :大鼠脑内或静脉注射不同药物 ,记录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①L 谷氨酸 (Glu)兴奋NVM、P物质 (SP)注入背内侧核 (NDM)室旁核 (NPV)或延髓头端腹外侧区 (RVL)均引起升压反应 ;②NVM升压反应可被双侧NDM、NPV或RVL内预先注射 [D Pro2 ,D Phe7,D Trp9] P物质 (SP拮抗剂 )衰减 ,但RVL内注射阿托品无此效应 ;③酚妥拉明 (i v )也能使NVM升压反应减小 ,而心得安或甲基阿托品 (i.v .)对该升压反应无影响。结论 :兴奋NVM可通过NDM (SP受体 ) ,作用于NPV(SP受体 )升压区和RVL(SP受体 ) 交感缩血管神经系统产生升压反应。
吴金胜丁欣顾蕴辉王益光谭璐
关键词:腹内侧核升压反应P物质
脑内众多控制情绪和应激的核团构成升压回路的研究及其意义
顾蕴辉吴金胜
主要内容:1、证明脑内很多控制情绪、应激或防御反应之脑区内神经元兴奋时都能产生升压效应。2、这些脑区中,中央杏仁核(AC)有纤维投射到很多其他脑区;该工作显示:兴奋AC可广泛激活其他核团,构成一个复杂的情绪应激性升压回路...
关键词:
关键词:高血压病
腹内侧核升压机制参与中央杏仁核升压反应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分析中央杏仁核(nucleusamygdaloideuscentralis,AC) 升压反应的中枢机制。方法:大鼠脑内注射不同药物,记录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谷氨酸兴奋AC 引起的升压反应可被αHelical CRF[941] ( αH CRF,CRF拮抗剂) 或[ DPro2 ,DPhe7 ,DTrp9]P物质(DPDPDT,SP 拮抗剂) 分别注入双侧腹内侧核(nucleus ventromedialis,NVM) ,室旁核(nucleus paraventricularis,NPV)或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ostralventrolateral medulla,RVL)衰减。结论:结合作者其他工作已证明腹内侧核升压反应是通过背内侧核作用于NPV 和RVL 实现的,各环节都有CRF和SP参与,此工作结果进一步表明腹内侧核背内侧核升压机制是AC 升压反应中枢机制的一部分,CRF和SP是该神经通路中的递质。
吴金胜顾蕴辉李利生吕贻春
关键词:杏仁核生理学下丘脑腹内侧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