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劲松

作品数:29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江西省卫生厅普通科技计划课题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5篇儿童
  • 7篇弱视
  • 7篇青光
  • 7篇青光眼
  • 6篇斜视
  • 4篇弱视儿童
  • 4篇手术
  • 4篇疗效
  • 4篇回顾性调查
  • 4篇继发性
  • 4篇继发性青光眼
  • 3篇手术治疗
  • 3篇术后
  • 3篇双眼
  • 3篇双眼视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患儿
  • 3篇病因
  • 2篇低度

机构

  • 28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丰城市人民医...

作者

  • 28篇吴劲松
  • 19篇殷小龙
  • 16篇彭小维
  • 13篇邓燕
  • 8篇杨洋
  • 7篇毛欢文
  • 6篇于春红
  • 5篇熊伟伟
  • 4篇鲁纯葆
  • 4篇廖瑜俊
  • 3篇龚晓玲
  • 3篇姜丽莉
  • 3篇胡君
  • 2篇余茜
  • 2篇杨玉兰
  • 1篇鄢涛
  • 1篇陈立
  • 1篇熊清源

传媒

  • 5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2014年斜...
  • 1篇江西省第十三...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弱视儿童双眼总和视觉诱发电位变化的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弱视儿童双眼视功能及总和VEP反应特点,评估总和VEP反应对双眼视觉功能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正常儿童80名、远视性弱视儿童151例,进行双眼总和VEP检查,统计学分析总和VEP反应特点。结果弱视组儿童总和VEP反应低于正常对照组;无同时视者与有同时视者之间总和VEP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总和VEP反应作为一种客观指标,可以反映弱视儿童的双眼视功能状况,对其双眼视功能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
殷小龙于春红邓燕杨洋彭小维廖瑜俊鄢涛吴劲松
关键词:弱视双眼视觉视觉诱发电位
儿童期非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特征及治疗方式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儿童期非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secondary glaucoma associated with non-traumatic diseases,SCG-NT)的发病特征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16岁以下继发性青光眼患儿的病例资料。参考儿童期青光眼网络分类(childhood glaucoma research network classification,CGRN)标准及临床实际,将患儿分为SCG-NT和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secondary glaucoma associated with traumatic diseases,SCG-T)2大类。分析患儿性别、发病年龄、累及眼别等一般资料以及SCG-NT患儿的就诊原因、原发病病种、治疗方式等情况。结果纳入儿童期SCG-NT患儿67例70只眼。男性38例,女性29例,平均发病年龄(7.0±4.3)岁,累及单眼64例,累及双眼3例。常见就诊原因是“眼睛红肿”(24例,35.8%)、“发现眼球异常反光”(15例,22.4%)、“视力下降”(13例,19.4%)等。以眼部先天性异常(18例,26.9%)、内眼手术术后(12例,17.9%)、葡萄膜炎(12例,17.9%)等为主要原发病病种。39只眼采取手术治疗,16只眼使用药物治疗,15只眼放弃治疗。结论儿童期SCG-NT患儿发病年龄较小,起病症状不典型。其原发病病种复杂繁多,以眼部先天性异常为最常见。手术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原发病特点及病程早晚是治疗方式选择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吴劲松熊伟伟张悦之
关键词:继发性青光眼非外伤性儿童期病因
弱视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一例
2010年
患儿,男,9岁。主诉右眼视力“突然下降”1年,“逐渐下降”3个月。5年前曾因左眼外伤在本院行手术治疗,具体情况不详。查体:右眼视力为光感/50cm,光定位存在,眼前、后段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颅脑及眼眶CT均未示明显异常。左眼视力为无光感,眼球萎缩。
吴劲松殷小龙毛欢文
关键词:球后视神经炎误诊弱视右眼视力眼眶CT眼球萎缩
外斜视V征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外斜视V征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69例外斜视V征手术,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眼位的变化和双眼单视功能的情况。结果:69例病例中40例(76只眼)行下斜肌减弱术;29例(58只眼)行外直肌后退术并肌止端向
殷小龙鲁纯葆彭小维余茜毛欢文吴劲松邓燕杨洋于春红
关键词:外斜视肌止端移位术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综合干预对大龄弱视儿童疗效的影响
弱视是一种严重损害儿童视功能的常见病。据统计,患病率为学龄前儿童的1.3%~3.0%一般人群的2.0%~2.5%。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视觉发育,造成终生视力低下,影响学习、工作和职业的选择。儿童弱视的早期发现、早期合...
姜丽莉吴劲松胡君龚晓玲
关键词:弱视患儿弱视儿童
131例儿童继发性青光眼病因及转归的回顾性调查
<正>目的:探讨儿童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治疗转归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住院并以'继发性青光眼'为主要或次要诊断的128例(...
吴劲松彭小维殷小龙
关键词:继发性青光眼治疗转归回顾性调查前房冲洗前房积血眼球挫伤
文献传递
儿童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术后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儿童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探讨影响术后效果的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斜视矫正手术的378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病历资料,记录比较手术前后患儿的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情况,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378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中有302例斜视度在25△~55△,术式为双眼外直肌后徙或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后正位率为91.06%,两种术式手术效果无统计学差异;76例患儿斜视度≥60△,手术方式选择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单眼内直肌截除术,术后正位率为85.53%。患儿手术前后的视近、视远斜视度以及其差值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双眼视功能亦较术前有明显提升。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或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均为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有效手术方式。
熊伟伟邓燕彭小维吴劲松殷小龙
关键词: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疗效
132例儿童继发性青光眼病因、治疗方式及预后分析的回顾性调查
目的:探讨儿童继发青光眼的病因、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了2012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间,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住院治疗的13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均以继发青光眼为主要诊断或次要诊断,对其...
吴劲松
关键词:继发性青光眼继发青光眼回顾性调查预后分析
文献传递
伴眼部先天异常的复杂性斜视一例
2007年
吴劲松殷小龙邓燕
关键词:先天异常斜视眼部入院查体先天性异常全身疾病
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6例先天性眼球震颤采用pakrs氏(加部分调整)法手术,合并水平斜视者同时进行手术。结果:26例中代偿头位消失21 例,明显改善5例,建立双眼单视功能19例。结论:采用 p...
鲁纯葆殷小龙彭小维余茜毛欢文吴劲松杨洋于春红
关键词:先天性眼球震颤代偿头位手术疗效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