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添立

作品数:16 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肾病
  • 3篇肾炎
  • 3篇狼疮
  • 2篇蛋白
  • 2篇透析患者
  • 2篇系统性红斑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膜性
  • 2篇膜性肾病
  • 2篇来氟米特
  • 2篇狼疮性
  • 2篇狼疮性肾炎
  • 2篇红斑
  • 2篇红斑狼疮
  • 2篇腹膜
  • 2篇腹膜透析
  • 2篇病理
  • 1篇蛋白定量
  • 1篇低钙
  • 1篇低钙透析

机构

  • 13篇海口市人民医...
  • 4篇中山市博爱医...
  • 2篇中南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市第...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15篇史添立
  • 11篇罗贞
  • 4篇周君
  • 4篇焦石
  • 1篇潘妙霞
  • 1篇邱平
  • 1篇林桦
  • 1篇王永卿
  • 1篇羊永梅
  • 1篇徐柏平
  • 1篇陈希
  • 1篇罗贞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血肌酐升高的IgA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疗法治疗血肌酐升高的IgA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我院2002年01月~2015年11月血肌酐升高的IgA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44例,其中激素+环磷酰胺+贝那普利组,连续1年;贝那普利组,连续1年,比较治疗前后2组的有效率,并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病率及不良反应。结果:重复实验方差显示,实验组24 h尿蛋白效果、血清白蛋白及血肌酐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0.45%和86.36%,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Z=2.833,P<0.05);实验组发生感染及肝功能损害患者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恶心、厌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素+环磷酰胺+贝那普利较单用贝那普利对于IgA肾病的临床缓解率更高,尿蛋白及血肌酐下降程度更明显,而继发感染例数稍多,但无严重感染,肝功能损害多。
罗贞史添立许秋竹
关键词:环磷酰胺激素血肌酐升高IGA肾病安全性
肾康注射液联合包醛氧淀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包醛氧淀粉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包醛氧淀粉胶囊,8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肾康注射液,100 mL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300 mL中,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24 h尿蛋白(24 h Pro)、尿素氮(BUN)、血肌酐(Scr)、β_2-微球蛋白(β_2-MG)、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 Pro、BUN、Scr和β_2-MG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GF-β_1、TNF-α、sICAM-1、IL-1β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包醛氧淀粉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史添立罗贞
关键词:肾康注射液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功能细胞因子
狼疮性肾炎患者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对狼疮性肾炎(LN)患者发生感染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临床经验,为今后该类患者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医院2008-2014年收治的41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研究6种病理类型的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感染率、感染时期、感染部位及病原体种类。结果 415例患者中发生感染151例,感染率36.4%;其中85例发生在诱导治疗期,感染率为56.3%;66例发生在维持治疗期,感染率为43.7%;不同感染部位的感染率诱导期、维持期依次为皮肤软组织49.4%、31.8%,肺部34.1%、15.2%,泌尿系统9.4%、36.4%,消化系统4.7%、10.6%,生殖系统1.2%、4.5%;病原体检测细菌感染86例、病毒感染52例、真菌感染13例,诱导期、维持期分布率依次为细菌45.9%、71.2%,病毒41.2%、25.8%,真菌12.9%、3.0%;诱导期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细菌感染维持期高于诱导期(P<0.01),病毒以及真菌感染诱导期高于维持期(P<0.05)。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并发感染,在诱导治疗期与维持治疗期均可发生,以细菌感染为主,主要发生于肺部、皮肤软组织、泌尿以及消化系统,对使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应严格监控其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
罗贞史添立徐柏平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细菌
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对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海口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确诊为终末期肾病并且已经透析治疗的SHPT患者84例,其中男41例,女43例,年龄61~89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例。对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终末期肾病的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降压、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决定对治疗药物加量或减量或维持现有剂量,每2~4周调整1次剂量。对照组采用进食时口服盐酸西那卡塞片,初始剂量为25 mg/d,最大剂量75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骨化三醇胶丸,初始剂量为0.25μg/d,每2~4周调整1次剂量,若能耐受则调节剂量至最大剂量0.5μg/d。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mmunoreactive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结束后,2组的iPTH及血磷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血钙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的血钙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下降(P<0.05)。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iPTH下降的更明显下降(P<0.05)。结论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能够降低终末期肾脏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且并可降低血磷水平,对高转运型肾性骨病起到安全有效的治疗作用。
罗贞史添立周君潘妙霞
关键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化三醇终末期肾病
以肾小管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肾淋巴瘤一例
2012年
患者,男,51岁,因发现肾损害十多天,气促1d入院。患者于2011年2月6日因饮水多,尿多,每日饮水量及尿量约3000ml以上,至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就诊,查血常规:Hb170g/L,尿常规:蛋白(+),生化:肌酐164Ixmol/L,
史添立邱平罗贞周君
关键词:酸中毒
益肾化湿颗粒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益肾化湿颗粒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甲状旁腺素(iPTH)、C反应蛋白(CRP)和钙磷乘积改善效果。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益肾化湿颗粒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患者血磷、血钙以及磷钙乘积、LDL、iPTH、CRP等相关检测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磷、血钙、磷钙乘积、LDL、iPTH和CRP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DL、iPTH、CRP和钙磷乘积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湿颗粒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LDL、iPTH、CRP和钙磷乘积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史添立罗贞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患者长期使用低钙透析液安全性探讨
2010年
目的观察非卧床连续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长期使用低钙透析液(LCD)的安全性。方法在规律性随访的患者中选择28名CAPD患者,在使用标准钙透析液(SCD)3个月后改为使用LCD3年,以SCD为对照组,分别在使用LCD后的第1、3、6、12个月和第2、3年每年两次检测血清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和血白蛋白水平;计算发生瘙痒的人数和发生腹膜透析感染并发症的人数。结果使用LCD治疗第1个月开始血清钙上升,至第12个月显著升高(P〈0.05),iPTH值在治疗第12个月显著降低(P〈0.05),平均值〉300pg/ml。整个治疗过程中,瘙痒人数明显增加(P〈0.05),发生感染的并发症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长期使用低钙透析液应严密检测血钙、磷和iPTH水平,同时注意钙的补充。
周君史添立
关键词:腹膜透析
强化免疫抑制方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观察强化免疫抑制方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2家医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RNS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醋酸泼尼松片50mg,qd;待尿蛋白恢复至正常后减量至15 mg,qd维持。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来氟米特片50 mg,qd;3 d后减量至20 mg,qd维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750 mg,bid;3个月后减量至500 mg,qd维持。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复发率、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和炎症细胞因子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随访复发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23.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和炎症细胞因子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清白蛋白含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21%和44.7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免疫抑制方案治疗RNS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水平和远期复发风险,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史添立罗贞焦石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来氟米特吗替麦考酚酯复发风险
复方肾炎片联合来氟米特和泼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探讨复方肾炎片联合来氟米特和泼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LN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 mg/(kg·d),2个月后逐渐减至10 mg/d;同时口服来氟米特片,20 mg/d。治疗组在对照基础上口服复方肾炎片,3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红细胞(RBC)、β2-微球蛋白(β2-MG)、血浆白蛋白(Alb)、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补体C3情况以及SLEDAI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90.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cr、24 h Upro、RBC计数、β2-MG、ES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lb和C3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LEDAI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SLEDAI积分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19%、9.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肾炎片联合来氟米特、泼尼松治疗LN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临床缓解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罗贞史添立肖蕊
关键词:复方肾炎片来氟米特片泼尼松片狼疮性肾炎24H尿蛋白定量
视黄醇结合蛋白与CAPD患者炎症-营养不良及死亡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炎症-营养不良和死亡预后的关系。方法 查海口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病房收治的83名CAPD6个月以上的患者,记录患者一般资料...
史添立
关键词:视黄醇结合蛋白腹膜透析炎症因子营养不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