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秀珍

作品数:61 被引量:25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篇麻醉
  • 11篇肝移植
  • 8篇血流
  • 8篇血流动力学
  • 8篇乌司他丁
  • 7篇手术
  • 7篇术后
  • 7篇创伤
  • 6篇异丙酚
  • 6篇丙酚
  • 5篇凝血
  • 5篇二异丙酚
  • 4篇移植术
  • 4篇重症
  • 4篇重症肌无力
  • 4篇重症肌无力患...
  • 4篇癫痫
  • 4篇无力
  • 4篇肌无力
  • 3篇血液

机构

  • 34篇解放军第30...
  • 30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华医学会
  • 2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濮阳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309...
  • 1篇江苏省麻醉学...
  • 1篇天津市宝坻区...

作者

  • 61篇刘秀珍
  • 41篇王卓强
  • 33篇王恒林
  • 22篇张斌
  • 18篇魏昌伟
  • 11篇米卫东
  • 8篇徐震
  • 8篇范里莉
  • 7篇陈绪贵
  • 6篇陈剑
  • 6篇王永安
  • 5篇葛彦虎
  • 4篇赵从
  • 4篇徐震
  • 4篇石炳毅
  • 4篇马远征
  • 4篇吕宝胜
  • 3篇杨天德
  • 3篇王宏月
  • 3篇王显望

传媒

  • 17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中国急救医学
  • 4篇海南医学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北京医学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现代护理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 8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1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理干预辅助药物治疗对150例地震后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对地震后严重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以指导对地震后严重失眠患者的治疗。方法:选择150例震后严重失眠患者,根据震前是否患有失眠分为两组,组Ⅰ为震前无失眠症而震后失眠患者组,组Ⅱ为震前有失眠症而震后失眠患者组,每组75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别分为单纯心理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及心理治疗辅助药物治疗组。半月后随访,记录治疗前后睡眠时间以及白天的精神状态,以患者的主观感觉为依据判断疗效。结果:组Ⅰ、组Ⅱ通过一定时间心理治疗或单纯药物治疗,失眠症均有一定程度缓解,而心理治疗同时辅以药物治疗则效果更佳,不仅明显增加睡眠时间,而且睡眠质量也显著提高,显著改善第2天的精神状态(与单纯心理或药物治疗组相比,P<0.05)。结论:无论地震前是否患有失眠症,心理干预辅以药物治疗对地震后严重失眠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王恒林米卫东王卓强刘秀珍张斌王显望吕宝胜
关键词:睡眠障碍心理干预药用制剂地震
乌司他丁改善原位肝移植术中胃黏膜灌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改善原位肝移植患者手术过程中胃黏膜灌注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接受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5)和乌司他丁组(U组,n=15)。U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即给予乌司他丁4000U/kg缓慢静脉推注,然后以2000U/(kg.h)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C组患者则等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记录两组术前(T0)、无肝期前20min(T1)、无肝期5min(T2)、无肝期30min(T3)、新肝期5min(T4)、新肝期30min(T5)及术毕(T6)时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心输出量(CO)、胃黏膜pH值(i-pH)及胃黏膜-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g-aCO2)。结果两组患者在T2时,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及CO较T0明显降低(P<0.01),且HR明显增快(P<0.01);至T4时CVP及CO恢复至正常。但上述改变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两组患者在T3、T4、T5、T6时i-pH均降低(P<0.01),Pg-aCO2均升高(P<0.01);但U组患者在T4、T5、T6时i-pH降低的幅度、Pg-aCO2升高的幅度均明显低于C组患者(P<0.05,P<0.01)。结论血流动力学剧烈变化以及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发肝移植术中胃黏膜灌注不足。术中持续静脉给予乌司他丁有利于改善胃黏膜灌注。
刘秀珍王卓强魏昌伟王恒林张斌陈绪贵
关键词:乌司他丁肝移植胃黏膜氢离子浓度
小儿手术异丙酚泵入全凭静脉麻醉对患儿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比观察小儿手术全凭静脉泵入麻醉对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外科手术患儿42例,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TIVA)组(n=21)和静吸复合麻醉(IIVA)组(n=21)。TIVA组给予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IIVA组给予吸入1.5%~3.0%的异氟醚复合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麻醉前(T0)、给药后10min(T1)、切皮时(T2)、术中20min(T3)、拔管时(T4)各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停药至简单的指令性语言反应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术后复睡发生率。结果与T0时相比,两组患儿在T1、T2、T3时心率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流动力学均稳定;停药至简单的指令性语言反应时间、拔管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TIVA组明显短于IIVA组(P<0.05);术后躁动发生率,TIVA组显著低于IIVA组(P<0.01),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复睡发生率两组患儿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手术全凭静脉泵入麻醉,生命体征平稳、苏醒快、躁动发生率低,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优于静吸复合的麻醉方法 。
魏昌伟刘秀珍王卓强葛彦虎王军丁捷陈剑张彦
关键词:儿童苏醒质量
丙泊酚对匹鲁卡品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NMDA受体2A、2B亚型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建立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匹鲁卡品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模型,观察丙泊酚对SE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型(NR2A、NR2B)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10):空白对照(BLK)组、SE组、丙泊酚50mg/kg(PPF)组、安定10mg/kg(DZP)组、东莨菪碱10mg/kg(SCOP)组及MK-801(2mg/kg)组。匹鲁卡品30mg/kg诱发SE模型,惊厥发作程度以Racine分级法判断,反复发作达到4~5级的大鼠纳入实验。待SE发作后30min,各实验组动物分别腹腔注射相应药物,而BLK组和SE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4h后取各组大鼠大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E大鼠海马NR2A、NR2B的表达情况。结果SE发作后24h,与BLK组相比,SE组大鼠海马NR2A、NR2B亚型的阳性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SE组相比,PPF组海马NR2B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NR2A亚型表达无明显变化。与SE组相比,MK-801组皮层NR2A、NR2B亚型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DZP组、SCOP组的NR2A、NR2B亚型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丙泊酚对匹鲁卡品诱发大鼠SE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下调NR2B亚型的表达有关。
王恒林米卫东王卓强刘秀珍张斌刘艳芹赵从王永安
关键词:二异丙酚癫痫持续状态
心理干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OssermannⅠ~Ⅱb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术后均使用PCEA镇痛,心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围术期心理干预。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1)、插管时(T2)、拔管时(T3)及术后60min(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不良发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T2、T3、T4与T1比较,HR和MAP均升高;两组患者在T1、T4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比较,心理干预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保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提高术后镇痛的效果,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王亚丽刘秀珍王炬
关键词:心理干预重症肌无力血流动力学术后镇痛
加强系统规范化培训,打造高素质麻醉医生队伍
目前我国麻醉医生人才素质和队伍建设总体上是好的.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基础学历普遍较低麻醉医生的学历结构参差不齐,经过系统的麻醉专科培训的人员较少,缺乏处理疑难、...
刘秀珍
关键词:麻醉医生
文献传递
肝脏移植围麻醉期凝血功能的监测与调控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脏移植围麻醉期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和检验治疗效果。方法 对 10名患者围麻醉期不同阶段的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 (FIB)、血小板 (PLT)、血红蛋白(Hb)、凝血和血小板功能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围麻醉期在充分补充新鲜冰冻血浆的基础上 ,根据检测结果有选择性地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止血剂 ,至手术结束时患者的凝血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 ,但仍在正常低限 ,全部患者无一例因出血和血栓再次手术。结论 手术中应对凝血功能进行适时监测与调控 ,围麻醉期要处理好新肝吻合口局部的高凝与全身低凝的关系 ,预防术后出血、肝动脉和 (或)门静脉血栓。
王卓强石炳毅刘秀珍张斌陈绪贵王恒林吕宝胜王子剑
关键词:肝移植凝血功能麻醉围麻醉期凝血功能
咪达唑仑对四亚甲基二酰四胺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的抑制作用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药咪达唑仑(MID)对四亚甲基二酰四胺(毒鼠强,TETs)诱发癫痫持续状态(SE)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皮质和海马GABAA受体α1亚单位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癫痫发作组及咪达唑仑10、20、30mg/kg组,每组10只。建立TETs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以脑电图上典型癫痫波的变化及动物24h存活数为观察指标,比较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咪达唑仑(10、20、30mg/kg)的抗惊疗效,以地西泮(安定)作为阳性对照药。同时以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ting)观察20mg/kg咪达唑仑对SE大鼠发作24h后皮质和海马GABAA受体α1亚单位表达的影响。结果1.2mg/kgTETs能诱发大鼠明显的SE发作,EEG显示持续的高幅高频惊厥波,20及30mg/kg咪达唑仑均可有效控制惊厥发生,给药10min后EEG上的高幅惊厥棘波幅度及频率均明显降低,1h后高幅惊厥棘波完全消失,持续观察5h未见高幅惊厥棘波出现。咪达唑仑20及30mg/kg组动物24h存活数明显高于癫痫发作组(P<0.01)。咪达唑仑10mg/kg组在EEG上仍可见高幅惊厥棘波出现,且动物24h存活数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E发作后24h大鼠皮质和海马GABAA受体α1亚单位表达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而咪达唑仑20mg/kg组其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及SE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咪达唑仑对TETs诱发的SE具有确切治疗作用,可用作临床的一线或二线用药,其抗惊厥作用可能与GABAA受体α1亚单位表达增加有关。
王恒林米卫东赵从王卓强刘秀珍张斌王永安
关键词:咪达唑仑癫痫持续状态脑电描记术
大量失血对老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大量失血对SD老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6只SD老年大鼠分为空白组(B组,n=8)、对照组(C组,n=24)和大量失血组(H组,n=24)。B组不做任何处理,C组对老年大鼠麻醉后,游离股动脉并结扎、缝合。H组对老年大鼠麻醉后,先游离股动脉然后行股动脉穿刺、放血,再行股动脉结扎、缝合。用Morris水迷宫检测3组老年大鼠不同时段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H组术后1、3、7d的逃避潜伏期分别为:(29.93±7.93)、(34.56±6.74)、(15.47±6.42)s。与B组逃避潜伏期(12.56±3.08)s比较,H组老年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在大量失血后1、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失血后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老年大鼠在术后1、3、7d的逃避潜伏期分别为:(15.74±5.86)、(15.61±2.56)、(13.56±4.61)s,与B组逃避潜伏期(12.56±3.08)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量失血导致了老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损害。
吕一冬刘秀珍王宏月魏昌伟王卓强陈剑
关键词:出血记忆老年大鼠MORRIS水迷宫
三种常用晶胶体体外不同程度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三种常用晶胶体林格液(Ringer’s solution)、万汶(Voluven)及佳乐施(Gelofusine)体外不同程度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15名成年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在体外用三种晶胶体分别稀释成30%(体积比,代用品:血液=3:7)、40%(代用品:血液=4:6)、50%(代用品:血液=5:5)、60%(代用品:血液=6:4)等四个浓度,并用未经稀释的全血作为对照。用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进行凝血功能检测,观察包括激活的凝血时间(ACT)、凝结速率(CR)、达峰时间(TP)、血小板功能(PF)等。结果ACT:30%稀释时,林格组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万汶及佳乐施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50%稀释时,三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0%稀释时,三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CR:50%稀释时,林格组及佳乐施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万汶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40%稀释时,林格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均显著降低(P〈0.05);50%、60%稀释时,三组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TP:30%稀释时,三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稀释时,林格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均显著延长(P〈0.05);50%、60%稀释时,三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PF:30%稀释时,林格组及万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佳乐施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40%、50%、60%稀释时,林格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液稀释后凝血功能与稀释液种类及血液稀释程度相关。在三种常用晶胶体中,林格液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最小,当其稀释度不超过50%时就不致引�
王卓强徐震刘秀珍范里莉
关键词:血液稀释凝血功能林格液佳乐施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