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静
-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治疗晚期恶性肿瘤Ⅰ期临床耐受性研究
- 目的:观察肿瘤病人对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rh-Apo2L)静脉滴注后的耐受性;初步观察其抗肿瘤疗效;结合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提出Ⅱ期临床研究合理的剂量及方案。方法:按抗癌药物Ⅰ期临床研究要求,选择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
- 周生余陈闪闪刘鹏罗扬邢谱元何静冯奉仪
- 关键词:晚期恶性肿瘤静脉滴注MTD凋亡素最大耐受剂量耐受性
- 文献传递
- 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治疗晚期恶性肿瘤Ⅰ期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肿瘤病人对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rh-Apo2L)静脉滴注后的耐受性;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测定该药在人体的药代动力学主要参数;初步观察其抗肿瘤疗效;提出II期临床研究合理的剂量及方案。方法:按抗癌药物I期临床...
- 周生余陈闪闪刘鹏罗扬邢谱元何静刘骁李端冯奉仪
- 关键词:I期临床研究剂量限制性毒性最大耐受剂量
- 文献传递
- 乳腺癌脑转移6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背景与目的:随着乳腺癌全身治疗疗效的提高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乳腺癌脑转移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本研究通过分析乳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式及预后因素。方法:67例患者出现脑转移距离确诊乳腺癌的时间为0~15年,中位时间为2.5年。治疗方式为手术加放疗3例,单纯放疗30例,单纯化疗3例,放疗加化疗26例,未治疗5例。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预后分析。结果:乳腺癌脑转移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脑实质为最常受累部位。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4年,出现脑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月经状况、脑转移数目、合并全身转移情况及治疗方式对患者的生存时间均无明显影响。结论:乳腺癌脑转移预后差,目前治疗仍以全脑放疗为主,化疗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 何静冯奉仪邢镨元王兴元张频
- 关键词:乳腺肿瘤放射疗法化学疗法
- 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206例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6例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应用log-rank检验各组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3.5%,总生存率为95.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137)、肿块大小(P=0.0002)、术后放疗(P=0.0176)、化疗(P=0.0104)、内分泌治疗(P=0.0091)是影响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的因素;年龄(P=0.0113)、肿块大小(P=0.0375)、ER(P=0.0046)、PR(P=0.0275)是影响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块大小(P=0.002)是影响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块大小是影响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 邢镨元罗扬何静冯奉仪
-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单因素分析
- 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5年
- 血管生成是指通过已有血管网络的增殖和重建产生新血管的过程.在成人正常生理状态下,血管生成见于创伤修复、女性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生和妊娠.病理状态下,见于肿瘤的增殖与转移,以及一些非肿瘤性疾病,如银屑病、风湿性关节炎等[1].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至关重要.1971年Folkmen就提出,如果没有新生血管的支持,肿瘤的直径不会超过2~3mm[2],其后的许多研究均发现,如果抑制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就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 何静冯奉仪
- 关键词:肿瘤研究抗血管生成治疗创伤修复血管网非肿瘤性
- 紫杉醇/草酸铂/5-FU联合方案治疗31例晚期或转移性胃癌的临床报告
- 胃癌在我国是常见多发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较低,一旦诊断时,多为难以手术根治或转移的病变。这些病人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全身化疗,过去的化疗药物有效率较低,未能延长病人的生存,而且毒副作用较大,病人对治疗依从性较差。我们从20...
- 王兴元冯奉仪张频董梅何静罗扬周生余罗志国邢铺元
- 关键词:胃癌化疗药物紫杉醇草酸铂
- 乳腺癌脑转移67例临床分析
- 脑转移在乳腺癌中的发生率约为10~20%,而乳腺则是仅次于肺的最常见脑转移癌的原发部位,尸检报告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高达30%。本文对我院1990年1月~2003年4月收治的67例乳腺癌脑转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
- 何静冯奉仪
- 关键词:乳腺肿瘤脑转移病例分析预后因素
- 沙尔威辛治疗恶性肿瘤Ⅰ期耐受性试验
- 目的:观察沙尔威辛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毒副反应与剂量的关系,确定推荐Ⅱ期临床研究的剂量。方法:入选标准: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或经影像学(CT,MRI)及可靠的肿瘤标记物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一般状况 Karnofs...
- 罗志国周生余张频王兴元何静邢镨元刘鹏李进冯奉仪
- 关键词:沙尔威辛恶性肿瘤毒副反应耐受性试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