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秋 作品数:11 被引量:18 H指数:3 供职机构: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脂肪浸润程度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采用肾周及肾旁超声脂肪厚度(UFT)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脂肪浸润程度。方法根据肝脂肪浸润程度将NAFLD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脂肪肝组,采用多普勒超声测量108例NAFLD患者肾周及肾旁脂肪厚度(UFT)。比较轻度、中度和重度脂肪肝组患者肾周及肾旁UFT,分析肾周及肾旁UFT与肝脂肪浸润程度、腰围及BMI(体重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脂肪肝组患者的肾周及肾旁UFT分别为(4.7±1.9)mm、(16.2±2.3)mm和(28.3±3.4)mm,三组间肾周及肾旁UF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患者肾周及肾旁UFT与肝脂肪浸润程度呈正相关(r=0.88,P=0.009),NAFLD患者肾周及肾旁UFT与腰围呈正相关(r=0.76,P=0.005),NAFLD患者肾周及肾旁UFT与BMI呈正相关(r=0.63,P=0.007)。结论超声测量肾周及肾旁UFT可以准确评估NAFLD患者肝脂肪浸润程度。 刘彦丽 韩秋 邹松平 李万荣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 2011年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DM)下肢血管病变(LEAD)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DM患者100例与96例同期健康志愿者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结果:糖尿病组100例患者,发现96例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粥样硬化改变,检出率为94.3%。糖尿病组的血管内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血流量亦较对照组减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检查的有效手段,对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韩秋 刘彦丽 荣俊芳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动脉病变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依有无临床症状及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将110例老龄患者分为3组:非梗死组、无症状性脑梗死组和症状性脑梗死组,各组病人均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显像检查。结果:SI组和AI组斑块指数增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MT)增加、颈内动脉(CIA)及颈总动脉(CCA)内径均较低,与NI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SI组斑块指数、IMT较AI组亦有显著增高结论:IC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预测及评价ICD的重要指标之一。 韩秋 刘彦丽 李万荣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分析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在肝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量化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分析其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61例HCC患者超声造影结果进行时间-强度量化分析;观察超声造影时间-强度量化分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微血管密度(MVD)以及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31例HCC患者组织中VEGF呈阳性表达(50.8%)。MVD与VEGF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VEGF阳性表达组中增强时间、消退时间及曲线下面积与阴性表达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声造影时间-强度分析参数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汇管区癌栓组超声造影增强时间与汇管区无癌栓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大小、VEGF阳性表达、汇管区癌栓与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有关。结论超声造影可帮助临床明确病变性质,时间-强度量化分析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 刘彦丽 韩秋 乔继伟 高姗关键词:超声造影 复发率 生存率 肝细胞肝癌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6 2012年 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然而对于颅外段血管未见异常的急性脑梗死研究较少。对此类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报道如下。 李素梅 宁彬 李广霞 韩秋关键词:脑梗死 超声检查 血流动力学 超声回声跟踪技术联合高频超声评价血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总动脉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超声回声跟踪(ET)技术联合高频超声评价不同血脂水平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颈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47例符合2010年ACR/EULAR新分类标准的RA患者,根据血脂水平分为高血脂组20例和血脂正常组27例。应用高频超声及ET技术对RA高血脂组、RA正常组及47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脉斑块情况及动脉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ρ)及硬度指数(β)僵硬度参数的测量。结果 RA高血脂组颈总动脉IMT异常及斑块发生率均高于RA血脂正常组及对照组(均P<0.05);而RA血脂正常组与对照组间IMT异常及斑块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RA高血脂组颈总动脉僵硬度参数Eρ及β均高于RA血脂正常组及对照组(均P<0.05),而RA血脂正常组颈总动脉Eρ及β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ρ、β均与IMT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679及0.706(均P<0.001)。结论高频超声及ET技术均能够准确反映不同血脂水平对RA患者颈总动脉IMT、斑块发生率及僵硬度的影响,为临床中RA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李广霞 李素梅 韩秋 伏冬梅 符颖关键词:超声检查 多普勒 类风湿性关节炎 颈总动脉 肝癌超声声像图与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的关系 2014年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彩色能量血流显像(color power Dopper imagi n g a n g l o,C PA)与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2例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 C C)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二维超声观察肝脏内肿块的形态、大小、边界、回声强度及内部回声情况,应用CDFI、CPA观察肿瘤区域及周边血供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情况,并且测定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影像学参数与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二维超声结果显示,MVD均值在形态、个数、回声、边界、均匀值、坏死程度分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体多发、瘤体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内部伴坏死、伴门静脉癌栓者的p53蛋白及PCNA阳性表达均高于瘤体单发、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者(P<0.05).有转移组的MVD值、p53蛋白及PCNA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不同CDFI分型中,Ⅲ型与Ⅰ型相比,MVD值、p53蛋白及PCNA表达均较高(MVD:55.26±18.47 vs 34.59±11.18,p53蛋白:9/9 vs 6/18,PCNA:9/9 vs 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PA分型中,与Ⅲ型的MVD值相比,Ⅰ型的MVD值与Ⅱ型的MVD值均低于Ⅲ型(Ⅰ型,MVD:26.58±8.42vs 51.52±16.36,Ⅱ型:35.43±13.04 vs 51.52±16.36)(P<0.05).与Ⅰ型的p53、PCNA表达相比,Ⅱ型和Ⅲ型的p53蛋白、PCNA表达均高于Ⅰ型(Ⅱ型,p53蛋白:21/32 vs 3/18,Ⅲ型:12/12 vs 3/18)(Ⅱ型,PCNA:29/32 vs 6/18,Ⅲ型:12/12 vs 6/18)(均P<0.05).CDFI、CPA与MVD值、p53蛋白及PCNA表达间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维超声、CDFI、CPA及与MVD、p53蛋白及PCNA有密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肝癌初筛方法,对临床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刘彦丽 靳元 付雪丹 韩秋关键词:肝癌 肝脏超声检查 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TCD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应用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TCD)对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分析。方法:30例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用TCD对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评价。结果:严重颈动脉狭窄患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流速和搏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的正常人,颈动脉闭塞患者最低(p<0.05)。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前交通动脉开放占58.14%,后交通动脉开放占48.84%,颈内外动脉开放占44.19%。结论: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后同侧半球血流量下降,侧支循环开放。TCD为本病提供全面客观依据。 韩秋 刘彦丽 荣俊芳关键词: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 TCD B超和CT在诊断腹型过敏性紫癜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5年 目的进一步对B超和CT在诊断腹型过敏性紫癜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23例,首先,患者先用B超进行检查,随后,患者在采用CT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通过两种方法检查后,B超的检查结果为单处肠管损害13例,多节段肠管损害4例,腹腔积液17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0例;CT的检查结果为单处肠管损害15例,多节段肠管损害5例,腹腔积液18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1例,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诊断过程中,B超和CT两种诊断方法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是CT诊断略优于B超诊断,当患者采用B超进行诊断后,为了能够提高患者的诊断率,降低误诊率,可以采用CT再次进行诊断,提高诊断结果的有效性,促进患者今后的治疗。 刘彦丽 韩秋 乔继伟关键词:B超 CT 腹型过敏性紫癜 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的颅内前、后侧支循环开放的分析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是对以明确诊断的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对通过TCD检查来观察颅内前、后侧支循环开放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26例患者,用TCD常规方法检查颅内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结果在26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TCD表现患侧ACA2血流方向逆转,在双侧病变中有2例双侧ACA1方向正常。结论TCD已经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的临床检查,并且它的意义不仅是单纯血流速度的减慢或增快,而是通过全面检查颅内血管的血流并综合分析,对颅内侧支循环有一种即方便又经济的方法。 符颖 宁彬 李广霞 陈晓旭 韩秋关键词:颈内动脉 平均血流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