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昕 作品数:11 被引量:42 H指数:4 供职机构: 福建省立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零点活检冷冻组织改良PAS、Masson和PASM染色技术 2023年 随着国际标准化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DCD)工作的广泛开展,DCD来源的供肾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增多。DCD供肾移植术后并发症亦呈逐渐增加趋势,如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机会性病毒感染、排斥反应等,这就要求临床医师评估供肾质量,除了临床评分及肉眼评估外,肾移植术中零点穿刺标本是评估移植肾功能、预测器官分配或远期存活的金标准[1]。 陈昕 黄海建 王晨 陈新 陈惠玉关键词:肾移植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PAS MASSON 恶组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病理观察(附5例分析) 2007年 目的对5例恶组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MHAHPS)的临床、髓象及骨髓病理活检进行分析以期提高病理诊断水平。方法均查血常规、生化及凝血全套、铁蛋白、影像学、骨髓涂片和活检及免疫染色。结果患者均有发热、外周血三系减少、肝功异常、凝血功能障碍、高铁蛋白、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有形态异常组织细胞增生,免疫组化染色CD68阳性。结论本病少见,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和血象及髓象表现,病死率高,应提高认识,避免漏诊或误诊。 王仪 陈昕 陈源来关键词: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噬血细胞综合征 一种具有搅拌和加热功能的组织样本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搅拌和加热功能的组织样本固定装置,包括盒体、盒盖以及加热机构;盒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盒体分成上腔体和下腔体,下腔体内填充有固定液,加热机构设置在固定液内,以对固定液进行加热;下腔体内还设有搅拌器,... 陈昕 陈新 游立圣 谢游宁 吕闪闪 吴芳Galectin-3、CK19和MC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Galectin-3、CK19(Cytokcratin 19)和MC(Mesothelial Cell)蛋白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Galectin-3、CK19和MC在84例良、恶性甲状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Galectin-3、CK19和MC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中强表达,在良性病变中不表达或弱表达,其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Galectin-3、CK19和MC蛋白是甲状腺癌较好的标记物,对提高甲状腺癌诊断准确性及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均具有重要意义。3种抗体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王仪 魏霖 陈昕关键词:CK19 MC 甲状腺癌 骨髓活检组织脱钙终止时间的确定及分析(附112例分析) 被引量:2 2007年 陈昕 王仪关键词:骨髓活检组织 造血系统疾病 制片质量 骨髓切片 骨髓组织 弹力纤维染色在皮肤毛母细胞瘤与基底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弹力纤维染色对鉴别皮肤毛母细胞瘤与基底细胞癌的意义。方法应用醛品红染色法检测皮肤毛母细胞瘤、基底细胞癌中弹力纤维的分布及数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20例皮肤毛母细胞瘤标本见较多弹力纤维;25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标本中,22例未见弹力纤维着色,仅3例标本中有少量弹力纤维。弹力纤维条数在皮肤毛母细胞瘤组为(36.85±9.72)条,在皮肤基底细胞癌组为(4.33±1.53)条,皮肤毛母细胞瘤组弹力纤维数量显著高于皮肤基底细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34,P<0.05)。结论弹力纤维染色对皮肤毛母细胞瘤与皮肤基底细胞癌具有鉴别意义。 陈昕 陈小岩 王晨 李燕辉关键词:皮肤基底细胞癌 弹力纤维染色 HER2、EGFR、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小叶癌患者HER2、EGFR、ER、PR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HER2、EGFR、ER、P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6.8%、42.3%、53.8%、50.5%。HER2的表达与EGFR呈正相关性(P<0.05),与ER和PR呈负相关(P<0.05)。HER2、EGFR、ER、PR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HER2、EGFR、E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ER2、EGFR、ER、PR与乳腺癌的病理学类型、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中HER2、EGFR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ER、PR表达提示患者预后良好,HER2、EGFR、ER、PR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并可作为临床选择内分泌治疗或基因靶向治疗的指南。 王仪 何毅辉 陈昕 唐秀如关键词:乳腺癌 免疫组化 EGFR ER PR HER-2、P170、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HER-2、P170、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ER-2、P170、GST-π在124例乳腺癌病理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ER-2、P170和GST-π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30%、45.16%、58.06%,三种标记有共表达性,HER-2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170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相关,GST-π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中HER-2、P170和GST-π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HER-2、P170、GST-π是判断乳腺癌预后有效指标,对指导临床选择化疗方案及生物靶向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王仪 陈昕 唐秀如关键词:乳腺癌 HER-2 P170 GST-Π 一种新型抗酸染色阳性对照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22年 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传染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常规病理确诊结核病,除了观察其特征性肉芽肿性病理改变外,还需找到结核分枝杆菌。病理科常规开展齐-尼抗酸染色寻找病原菌,由于其染色阳性率低,为确保质量控制,必须建立阳性对照,以确保染色结果的可靠性,然而高质量的阳性对照组织不易获得。 陈昕 王晨 陈琦 胡辛兰 陈小岩关键词:结核 分枝杆菌 抗酸染色 qPCR检测结核杆菌在肺和胸膜上皮样肉芽肿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法在诊断及鉴别诊断肺和胸膜结核病和其他肉芽肿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病理学检查发现上皮样肉芽肿性病变的肺和胸膜活检的石蜡包埋组织142例,应用q 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同时行抗酸染色,并与临床资料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42例肺胸膜活检标本中,60例临床诊断确诊为结核病。采用q 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者58例,敏感性为96.67%,特异性为100%;抗酸染色阳性者17例,敏感性为28.33%,特异性为9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7,P<0.001)。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有助于在石蜡包埋的肺和胸膜小活检组织中快速、准确的诊断结核病,可用于疑似结核的肉芽肿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陈昕 陈灵锋 黄颖关键词:结核 分枝杆菌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