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玉
- 作品数:1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腹腔镜高位肛门闭锁二期肛门成形术后并发症分析
- 2019年
-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下高位肛门闭锁二期肛门成形术后并发症。方法:对2014年1月~2017年12月8例高位肛门闭锁二期肛门成形采取腹腔镜手术,并总结分析其术后并发症。结果:1例术后反复出现便秘,2例术后发生直肠粘膜脱垂,5例排便功能好,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高位肛门闭锁二期肛门成形术采取腹腔镜手术疗效确切,但需重视术后相关并发症,尽力避免以期提高手术疗效。
- 陈伟玉刘华明杨海陈子义
- 关键词:腹腔镜高位肛门闭锁并发症
- 腹腔镜下治疗各型小儿鞘膜积液的新方法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2年8月应用小儿腹腔镜结扎腹股沟内环口方法治疗小儿鞘膜积液106例,年龄1~13岁(平均5岁)。其中术前诊断交通型77例,非交通性29例,其中双侧交通性鞘膜积液10例。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5min,术中发现术前各型鞘膜积液均存在鞘状突未闭合。患儿术后症状消失,局部水肿轻,无瘢痕,无复发。结论小儿腹腔镜下结扎腹股沟内环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可同时发现及处理对侧隐性未闭内环口,值得临床推广。
- 林晓斌郑练陈伟玉
- 关键词:鞘膜积液腹腔镜小儿
- 急性阑尾炎患儿穿孔情况调查及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穿孔情况及分析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选自182例急性阑尾炎患儿,根据术后阑尾穿孔与否这一病理结果分组,分别为穿孔组(n=84)和未穿孔组(n=98),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穿孔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的182例患儿阑尾穿孔率为46.15%(84/182)。穿孔组和未穿孔组两组患儿在年龄、发病时间(OR=1.508,95%CI=1.028~2.213)、有粪石(OR=6.720,95%CI=2.324~19.434)、有反跳痛(OR=8.561,95%CI=1.953~37.533)、CRP水平(OR=11.631,95%CI=3.578~37.812)、NLR比值(OR=0.864,95%CI=0.770~0.970)淋巴细胞水平、CRP水平、降钙素原水平(PCT)、纤维蛋白水平上有显著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时间、有粪石、有反跳痛、CRP水平、NLR比值是急性阑尾炎患儿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儿发病时间长、有粪石、有反跳痛、CRP水平≥41.38 mg/L、NLR比值均是导致阑尾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早期诊断中观察上述因素有助于判断阑尾穿孔发生风险,以便临床确定治疗方案。
- 温露华邓富强陈伟玉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患儿
- 小儿外伤致消化道穿孔的诊治体会
- 2016年
- 目的:提高对小儿外伤后致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15例小儿外伤致消化道穿孔的病例,总结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方式及愈后。结果:15例患儿中14例治愈出院,1例因合并重型颅脑损伤死亡,2例出院后数月出现粘连性肠梗阻,予保守治疗治愈,随访半年至2年,存活病例均无腹腔感染、肠瘘、肠狭窄等相关并发症,无餐后腹痛、呕吐及消化不良等不适。结论:小儿外伤致消化道穿孔病例临床少见,延误治疗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需进一步提高对其的认识及诊治,提高患儿的愈后。
- 陈伟玉刘华明杨海
- 关键词:小儿外伤消化道穿孔
- 儿童消化道穿孔39例临床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道穿孔的病因、诊断、治疗,提高救治存活率。方法对200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9例儿童消化道穿孔病例进行临床分析,38例通过手术探查予以修补穿孔、坏死肠管切除吻合和肠管造瘘等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结果胃穿孔7例,十二指肠穿孔5例,小肠穿孔15例,结肠穿孔11例;手术治疗38例,1例明确诊断后未行手术放弃治疗,救治存活30例,死亡4例(胃穿孔1例,中肠扭转坏死穿孔2例,结肠穿孔1例),4例术后因病情危重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儿童消化道穿孔病因复杂,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提高救治存活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快捷的手术治疗、术后监护和支持治疗。
- 刘华明杨海郑斌陈伟玉
- 关键词:儿童消化道穿孔病因
- 腹腔镜下改良短肌鞘Soave术治疗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术后排便功能及疗效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Soave短肌鞘术治疗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H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60例常见型H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行腹腔镜改良Soave短肌鞘术(n=20,改良组)与传统腹腔镜Soave术(n=40,传统组)。对比分析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早期排便功能、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肛门排便控制效果。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肛门操作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术后白蛋白水平高于传统组,术后1个月每天排便次数少于传统组,术后恢复正常排便时间短于传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术后6个月的肛门功能优良率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下传统Soave术相比,腹腔镜下改良Soave短肌鞘术治疗小儿常见型HD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排便功能。
- 陈伟玉刘华明温露华邓富强
- 关键词:HIRSCHSPRUNG病排便
- 腹腔镜治疗隐睾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隐睾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72例隐睾患儿采取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结果:72例病例均由腹腔镜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为(1.3±0.3)ml,腹腔镜手术时间为(38±4.6)min,术中探查发现对侧内环口未闭合病例25例(35%)术后1例发生睾丸回缩,经二次手术治愈,未发生睾丸萎缩、扭转。结论:腹腔镜治疗隐睾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探索及应用。
- 陈伟玉刘华明杨海
- 关键词:腹腔镜隐睾疗效
- 新生儿小肠梗阻的诊治体会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总结新生儿小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3例新生儿小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93例行手术探查,均发现有先天性器质性病变,予以矫正,成功84例,放弃治疗7例,死亡2例。结论新生儿小肠梗阻因先天性畸形引起,对本病的认识、针对性检查、及时手术探查、术后的正确治疗和护理能明显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 刘华明杨海郑斌陈伟玉
- 关键词:新生儿小肠梗阻
- 腹腔镜下高位肛门闭锁二期肛门成形术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下高位肛门闭锁二期肛门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8例高位肛门闭锁二期肛门成形采取腹腔镜手术,并观察术后排便、控便功能。结果6例成功用腹腔镜完成手术,2例中转开腹,随访6个月~2年,排便、控便功能均满意,疗效满意。结论高位肛门闭锁二期肛门成形术采取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排便功能好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陈伟玉刘华明杨海
- 关键词:腹腔镜高位肛门闭锁肛门成形术
- 临床医学“3+2”医生培养在“八共建”模式下的研究
- 2024年
- 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基层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培养兼具扎实医学理论基础与卓越临床实践能力的医生已成为医学教育领域的关键任务。近年来,临床医学领域引入创新的“3+2”培养模式,巧妙融合前3年的专科教育与后2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实施“早临床、多临床”的教学策略。同时,通过实施“八共建”模式,即与医院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团队、课程标准、教学评价体系、产教融合教材编写、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合作攻关项目8个关键领域展开深度协同合作。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培养方法,不可避免地存在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的局限性。文章将对“八共建”模式下的“3+2”医生培养概念进行探讨,并通过与传统及现代医生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为优化医学教育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 温露华邓富强陈伟玉
- 关键词: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