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先军
- 作品数:8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海淀区科技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例EGFR驱动基因阳性晚期肺癌患者的综合治疗被引量:1
- 2021年
- 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全球恶性肿瘤首位,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严重影响生存期及生活质量。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发展,肺癌治疗方式发生变革,精准医疗模式应用临床,不但延长了患者生存期,而且提高了生活质量。本文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胸外科5年前收治的1例晚期肺癌患者,依据基因检测及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 DNA)变化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并对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患者女性,5年前确诊为Ⅳ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驱动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通过靶向药物、靶向药物联合化疗、靶向药物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以及转移灶的放疗,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本文中EGFR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基于精准基因分型以及动态监测,进行个体化治疗,在控制肿瘤的同时,毒副作用反应较为温和。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生活质量得到保证。
- 王帅闵先军杨影顺裴国田刘强刘军黄宇清
- 关键词:肺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胸腔镜T_2交感神经干阻断术治疗头面部多汗症随访与疗效评估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行双侧胸交感神经链T2节段阻断术治疗头面部多汗的远期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方法2002-01至2007-12,通过阻断T2交感神经干的手术方式治疗头面部多汗症20例,每年进行定期电话随访,最近一次随访时间为2014-06,术后最短随访时间均超过5年。结果20例头面部多汗患者,手术持续时间30~45 min,平均(37.5±7) min。术后头汗消失率为100%,代偿性出汗总发生率为100%。代偿性出汗主要集中在后背和前胸,分别为96.7%,100%。其他部位如腹部、大腿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代偿性出汗。随访结果对于手术效果“满意”10人(50%),“一般”7人(35%),“不满意”3人(15%)。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9人(45%),改善8人(40%),无改善3人(15%)。结论胸腔镜下阻断T2交感神经干治疗头汗症效果确实,但术后出现代偿性多汗不可避免,对术后生活质量和心理影响较大,应谨慎实施这类手术。
- 金璐明刘军陈应泰崔健黄宇清刘强闵先军杨影顺
- 关键词:胸腔镜远期随访
- 首次发作自发性气胸青年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临床首次发作自发性气胸的青年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探讨行胸腔镜手术的适应证.方法 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初次自发性气胸患者,按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研究对象后进行回顾性随访调查,随访终点为复发.平均每3个月随访记录1次.回顾分析复发与未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161例随访病例中,有完整记录139例,其中65例未复发,74例复发,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肺边缘大疱(P=0.012)和肺边缘毛糙+大疱(P=0.010)对于气胸复发危险性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风险比分别为1.226(95% CI1.070~1.725)和1.769(95% CI1.158~2.292).肺边缘具有特殊的影像学特征是预测气胸复发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首次发作自发性气胸的青年患者,如果数字X线胸片(DR)提示肺边缘毛糙或伴有大疱,气胸线呈锯齿状或“Ω”形,单纯行胸腔闭式引流保守治疗后复发率增大,建议患者首次发病即行胸腔镜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可明显降低气胸复发风险.
- 金璐明黄宇清陈应泰闵先军杨影顺崔健刘强刘军
- 关键词:气胸胸腔镜检查复发青年
- 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就诊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120例纳入研究组,另选取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6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受试者的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PLT)、网织红细胞参数,以及研究组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3 d、1周、2周和3周的WBC、PLT、网织红细胞参数。结果研究组患者化疗前的高荧光强度的网织红细胞百分率(HFR%)和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分别为(2.63±0.81)%和(1.44±0.41)%,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13±0.23)%和(1.10±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的中荧光强度的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FR%)、WBC和PL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3 d,研究组患者的网织红细胞绝对数(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值分别为(0.51±0.04)×1012/L和(7.18±2.62)%,明显小于化疗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1周,研究组患者的RET和IRF值最低,分别为(0.16±0.02)×1012/L和(4.13±1.25)%,化疗后2周RET、IRF值回升,分别为(0.83±0.11)×1012/L和(8.69±2.37)%,化疗后1周和2周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化疗后3周,RET、IRF值恢复至化疗前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周,研究组患者的PLT、WBC值达到最低,分别为(125.06±32.14)×109/L和(3.99±0.86)×109/L,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3周有所回升,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织红细胞参数可用来监测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化疗后的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作用,其中网织红细胞参数中RET和IRF在化疗后检测骨髓造血功能抑制以及恢复方面的敏感度更高,因此,在恶性肿瘤临床化疗治疗过程中,RET和IRF对治疗方案的调整、用药时机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 宁军龚浩白月奎朱莉丽闵先军
- 关键词:恶性肿瘤网织红细胞参数化疗白细胞血小板
- 肺部肿瘤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症状共病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9
- 2016年
- 目的:比较手术治疗的肺部良性肿瘤与早期、中期肺癌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的检出比率,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就诊于某三级综合医院的283例接受手术的肺部肿瘤患者,其中肺部良性肿瘤或病变患者107例,早期肺癌患者58例,中期肺癌患者118例。采用自编调查表收集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相关信息,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评价肿瘤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SDS标准分>53分记为有抑郁症状,SAS标准分>50分记为有焦虑症状。结果:肺部良性肿瘤或病变患者无明显焦虑及抑郁症状,早期和中期肺癌患者中53.40%存在焦虑症状,43.44%存在抑郁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中期肺癌(β=29.70,P<0.001)及年龄65岁以上(β=2.58,P=0.018)是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相对于良性肿瘤及早期肺癌患者,中期肺癌患者焦虑症状更重(β=27.22,P<0.001)。结论:中期肺癌较良性肿瘤及早期肺癌更加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等负面心理应激;且老年肿瘤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 王骁黄宇清黄悦勤王俊刘军金璐明崔健刘强杨影顺闵先军刘肇瑞陈红光
- 关键词: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共病
- 微弹簧圈在肺部不同深度微小病变定位中的方法选择
- 崔健黄宇清裴国田金璐明刘强杨影顺闵先军刘军王俊
- 基于RNA干扰CMTM7对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基于RNA干扰CMTM7对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肺腺癌A549细胞株分为si RNA组、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在对数生长的A549细胞中转染RNA干扰CMTM7载体、脂质体空载体和不进行转染,观察A549细胞的生长、凋亡与细胞周期状况。结果:MTT实验显示si RNA转染组的抑制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实验表明si RNA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实验表明si RNA转染组的G0/G1期细胞数目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增多明显(P<0.05),同时si RNA转染组的S、G2/M期细胞数目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NA干扰CMTM7能够促进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干扰细胞周期而实现。
- 刘强苏玉裴国田王帅杨影顺闵先军黄宇清王维
- 关键词:RNA干扰细胞凋亡肺腺癌A549细胞细胞周期
- 35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再次手术治疗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使用胸腔镜对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者的再治疗.方法 回顾2004年1月至2013年11月的35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或开胸术后复发者再次行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应用x2检验、t检验和Kaplan-Meier曲线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中男30例,女5例;年龄16~ 50岁,平均(22±6)岁.两次手术间隔1~106个月,平均(15±24)个月.胸腔镜下完成手术用时40~ 190 min,平均(100±34)min;术中出血5~ 200 ml,平均(50±48) ml;住院3~13天,平均(7±2)天.其中34例胸腔内有不同程度的粘连;26例胸腔内可见到肺大疱,其中9例位于原手术切缘附近.9例胸腔内未见肺大疱者再次手术均距首次手术18个月内.35例全部进行了随访,随访12~133个月,中位随访(49±33)个月,随访期内无气胸复发.结论 新生肺大疱是导致气胸复发的主要原因.对于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可选择手术.对于术后18个月以上复发者可能存在新生肺大疱,建议手术治疗.胸腔镜手术对再手术安全有效,是以切除新生成的肺大疱、松解影响肺组织复张的粘连带和消除胸腔内残腔为目的.
- 崔健黄宇清陈应泰刘彦国金璐明刘强杨影顺闵先军刘军王俊
- 关键词:原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电视胸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