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璐明

作品数:19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海淀区科技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胸腔
  • 7篇胸腔镜
  • 6篇气胸
  • 6篇自发性气胸
  • 6篇细胞
  • 4篇肿瘤
  • 4篇肺癌
  • 3篇术后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非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电视胸腔镜
  • 2篇预后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自发性...
  • 2篇症状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机构

  • 17篇北京大学
  • 15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作者

  • 19篇金璐明
  • 17篇刘军
  • 14篇崔健
  • 12篇黄宇清
  • 12篇陈应泰
  • 11篇王俊
  • 7篇刘强
  • 6篇杨影顺
  • 5篇闵先军
  • 4篇李运
  • 3篇赵辉
  • 2篇姜冠潮
  • 2篇杨影顺
  • 1篇刘肇瑞
  • 1篇黄悦勤
  • 1篇李剑锋
  • 1篇周足力
  • 1篇李国
  • 1篇刘彦国
  • 1篇陈应秦

传媒

  • 4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广西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小细胞肺癌中特异性富AT序列结合蛋白1(SATB1)的差异性表达及其与临床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特异性富AT序列结合蛋白1(SATB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正常肺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间于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NSCLC患者的60对NSCLC和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以实时定量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RT-PCR)验证SATB1在肺癌和正常肺组织间是否存在差异性表达。按SATB1基因表达量是否高于均值而将患者分为SATB1高、低表达两组,分析SATB1表达程度高低与NSCLC的病理类型、pTNM分期、无瘤生存时间(DFS)、总生存时间(OS)之间的关系。结果:SATB1基因在NSCLC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01)。该基因的表达程度与肺癌患者性别(P=0.155)、病理类型(P=0.809)、肿瘤分化程度(P=0.937)以及病理分期(P=0.704)之间无明显相关性。2例患者失访,余5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4个月(4-58个月)。SATB1高、低表达组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3.7%和42.9%;中位DFS分别为18个月和28个月;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8.8%和71.4%,高表达组中位OS 21个月,低表达组中位OS未达到。结论:SATB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肺组织,肺癌组织中SATB1高表达组患者的预后较低表达组为差。
陈应泰黄宇清金璐明崔健刘强刘军王俊
关键词:SATB1非小细胞肺癌多聚酶链反应预后
单操作孔法与传统双操作孔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单操作孔方法行肺大疱切除术治疗气胸的可行性。方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胸膜摩擦固定术患者327例,分成单操作孔治疗组194例和传统双操作孔法对照组133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漏气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复发情况、术中钉仓使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术中使用钉仓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双操作孔组比较,单操作孔组术后伤口疼痛、麻木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单操作孔治疗法与传统双操作孔法VATS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相当,但单操作孔术后患者疼痛更轻、麻木感出现较少。
金璐明黄宇清陈应泰崔健刘军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镜
胸膜摩擦固定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 探讨胸膜摩擦固定术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pnermothorax,PSP)中的作用和必要性.方法 本研究中心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自2010年1月1日...
闵先军黄宇清金璐明杨影顺陈应泰崔健王冲黄悦勤刘军王俊
术后病理N2(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疗效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术后发现病理N2(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10.1%,35/348例)、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前临床分期Ⅰ期而术后意外发现病理N2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术后短期疗效、复发模式以及中期预后。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26例直接行肺叶切除,9例先行楔形切除、后行肺叶切除。所有患者完成RO切除,中位手术时间190min,中位术中出血量200ml。术中清扫N2站纵隔淋巴结中位4站和10个淋巴结,其中转移阳性中位1站和2个淋巴结,有18例为单站N2淋巴结转移。术后中位胸腔引流8天,中位住院11天。12例出现并发症15例次,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按规范接受4个疗程含铂双药方案辅助化疗。患者均随访1—55个月,中位值23个月。至随访期末(2011年4月),25例生存,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9%和67.9%,未达到中位OS。16例患者术后复发,其中局部复发5例,远处转移11例。1年和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9%和44.2%。中位无瘤生存时间(DFS)20个月(95%可信区间8.1~31.9个月)。将患者按单站或多站N2转移分为两个亚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单站N2阳性和多站N2阳性患者的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7%、78.9%和67.6%、59.1%。1年、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9%、49.4%和55.3%、39.5%。中位DFS分别为23个月(95%可信区间8.1~31.9个月)和16个月(95%可信区间2.9~29.0个月),单站N2阳性患者的预后好于多站N2阳性患者。结论对于术前经仔细分期无N2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只要技术可行,应积极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即使术后病理证实存在纵隔N2淋巴结转移,多数也是微小转移或者单站转移,亦可以达到根治手术要求,�
陈应泰黄宇清李运金璐明崔健刘军王俊
关键词:肺癌预后
胸壁平滑肌瘤一例被引量:1
2008年
患者女性.41岁,主因“左侧肩背部疼痛、麻木4个月”于2006年11月6日入院。患者首发症状为左侧肩背部疼痛、麻木,为持续性隐痛,偶有间断发作,疼痛及麻木局限在左侧肩部及肩胛间区,与活动和体位无明显关系。无发热、喘憋、胸痛、咳嗽等症状。
陈应泰李国金璐明刘军王俊
关键词:平滑肌瘤肩背部疼痛胸壁首发症状持续性
临床ⅠA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临床ⅠA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早期周围型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治疗临床ⅠA期的周围型NSCLC281例,男152例,女129例;年龄19~86岁,平均(60.31±12.13)岁。行肺叶切除或肺局限性切除加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收集病人的年龄、性别、症状、吸烟史及吸烟量、既往肿瘤史、肿瘤家族史、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有无钙化、毛刺、分叶、胸膜牵拉征、边界清楚、血管集束征、空洞等16项临床资料,通过逻辑回归分析筛选与N2淋巴结转移相关的独立因素。结果经过Ldgistic回归模型筛选NSCLC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共有7个指标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关联,是否消瘦(比值比22.262)、既往是否有肿瘤史(比值比5.485)、结节大小(比值比3.788)、是否密度均匀(比值比5.850)、是否胸膜牵拉征(比值比1.371)、界限是否清楚(比值比8.259)和是否有空泡征(比值比7.124)。结论对于临床ⅠA期的周围型NSCLC,肿瘤直径越大,其淋巴结转移风险性越高;而既往有肿瘤病史,影像上出现密度不均匀,周围毛刺症,空泡症,界限不清,胸膜牵拉,体征出现消瘦者尽管肿瘤较小,但出现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明显增加,应加强淋巴结的手术清扫。
金璐明姜冠潮李运赵辉李剑锋刘军王俊
关键词:淋巴结肿瘤转移
电视硬质气管镜治疗复杂大气道疾病及其基本策略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硬质气管镜治疗纤维支气管镜无法完成的复杂大气道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2002年9月~2011年8月的9年间,共计110例复杂大气道疾病接受140次电视硬质气管镜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系统随访。术前均接受过至少一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因效果欠佳或治疗失败而选择接受硬质气管镜手术,均属于复杂大气道疾病。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病变位于气管55例,右主支气管29例,左主支气管20例,隆突6例。病理诊断良性病变42例,恶性病变68例。手术方式为内镜下病变剜除75次,病变完全切除30次,气道内瘢痕清除15次,异物取出11次,支架放置或取出9次。8例恶性肿瘤和1例平滑肌瘤患者在硬质气管镜清除气道病变后即刻同期行开胸行根治性手术。内镜操作时间32~120 min,(52.5±23.9)min,术后住院时间1~12 d,(3.3±3.0)d。术中出现少量出血(150 ml)1例,一过性低氧血症2例,牙齿脱落2例,经对症治疗好转。截至2012年9月,8例良性和5例恶性患者失访,随访率88.2%(97/110)。34例良性病变随访时间13~110个月,平均51.5月,3例外伤后气管瘢痕患者(3/10)于术后1个月出现再狭窄并接受多次手术治疗,其余均无复发。63例恶性病变随访时间14~75个月,平均25.9月;其中8例开胸根治性切除者无瘤生存时间(DFS)均超过12个月,生存期最短13个月(神经内分泌癌),最长75个月(类癌);51例肿瘤清除术后带瘤生存者生存期最短3个月(腺癌),最长达71个月(腺样囊性癌);9例支架置入者中2例于术后1个月因其他疾病猝死,1例外伤后气道瘢痕形成患者存活至今(84个月),其余6例恶性患者生存3~10个月。结论经选择合适的适应证以及治疗策略,电视硬质气管镜手术可适用于多数复杂大气道疾病,并可作为特定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
陈应泰李运黄宇清赵辉金璐明崔健刘军王俊
关键词:硬质气管镜外科治疗
纵隔镜在仅以纵隔占位为表现的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纵隔镜在仅以纵隔占位为表现的胸部疾病的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该类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诊断的关系。方法2000年7月-2006年3月为97例诊断不明的仅以纵隔占位为表现的胸部疾病患者行纵隔镜检查,其中颈部纵隔镜69例,...
黄宇清刘军姜冠潮赵辉金璐明王俊
文献传递
首次发作的自发性气胸治疗适应证探讨
目的 探讨首次发作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方法 我院自2007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首次发作气胸的青年患者483例(肺组织压缩比例均超过30%而接受外科治疗;全部病例经影像学检查,符合原发性自发...
金璐明黄宇清陈应泰闵先军杨影顺崔健刘军
CKLF样MARVEL跨膜结构域超家族7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过表达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CKLF样MARVEL跨膜结构域超家族7(CMTM7)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过表达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97例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标本,包括食管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MTM7在食管癌与癌旁组织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别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Western Blot检测人食管癌细胞系CE81T和正常人食管鳞状上皮细胞Het-1A中CMTM7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将食管癌细胞系CE81T分为两组,实验组加入转染过表达CMTM7的腺病毒表达载体(Ad-CMTM7),对照组加入空载体腺病毒,在培养24 h、48 h、72 h和96 h时,采用细胞活性检测法(CCK-8)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MTM7在食管癌中低表达,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中的CMTM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食管癌细胞CE81T。CCK-8结果显示,各时间点CE81T细胞实验组的吸光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的CMTM7表达水平下调,过表达CMTM7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刘强刘宝财金璐明崔健杨影顺周足力黄宇清
关键词:食管癌增殖过表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